活动掠影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评课报告2
2025-10-10
网站类目:活动掠影
(二)教师:逻辑分层 + 探究活动,深化知识理解
1. 亮点:重难点突破方法精准
教师 以 “免疫系统如何‘守护’我们的身体?” 为主线,采用 “分层设计 + 探究活动” 突破重难点:
- 突破 “免疫系统组成” 难点:先展示 “人体免疫器官分布图”(标注骨髓、胸腺、淋巴结等),让学生识别并记忆;再发放 “免疫细胞分类卡片”(T 细胞、B 细胞、吞噬细胞等),让小组合作 “将细胞与对应的免疫器官、功能匹配”,通过动手操作强化记忆;最后,补充 “溶菌酶、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的作用”,形成 “器官→细胞→物质” 的完整知识链。
- 突破 “免疫功能” 难点:设计 “资料分析” 探究活动,提供三组资料:①“皮肤阻挡细菌入侵”“唾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细菌”(非特异性免疫);②“接种疫苗后产生抗体,抵抗特定病毒”(特异性免疫);③“人体清除衰老红细胞”“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癌细胞”(监控与清除功能)。学生分组分析资料,讨论 “每组资料体现了免疫的什么功能?属于哪种免疫类型?”,教师引导总结,培养学生的分析与归纳能力。
2. 亮点:拓展 “免疫失调”,延伸素养目标
教师 在课堂结尾,补充 “免疫失调” 的内容:播放 “过敏体质者接触花粉后打喷嚏、皮肤瘙痒” 的视频,发放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的科普资料,让学生讨论 “这些现象说明免疫功能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预防或缓解?”。通过这一拓展,学生不仅理解 “免疫功能并非越强越好”,还能结合生活实际提出 “避免接触过敏原”“合理作息增强免疫力” 等建议,深化 “稳态与平衡” 的生命观念,同时提升社会责任素养。
3. 不足:知识衔接稍显生硬
在从 “免疫系统组成” 过渡到 “免疫功能” 时,教师 未设计过渡环节,直接切换主题,部分学生反应 “思维跟不上”。例如,讲解完 “免疫细胞的功能” 后,未铺垫 “这些细胞如何协同工作实现免疫功能?”,直接进入 “免疫功能” 的讲解,导致知识断层。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