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老师分享《茶点小憩——我的点心我做主》 2019-07-10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幼教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幼儿园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

茶点小憩——我的点心我做主

记自主点心环节的调整

幼儿餐点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最基本的环节之一。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幼儿生活课程也在不断丰富和调整,点心活动也成为了幼儿园生活环节中一重要的环节。结合自己班点心环节普遍存在的“不自主”、“浪费”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和孩子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和探索。

、按需调整,突出双向自主。

1.温馨“点心”站

中班后,我们在小班自主点心环节基础上,专门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了用餐的环境,他们都喜欢在温馨的、美丽的地方用餐,那会让用餐时间成为他们内心最喜欢、最放松的时刻。于是,我们一起商量,创设了温馨的“点心站——茶点小憩”这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生活区,由于幼儿园的先天条件,班级较小,如果幼儿全部在教室活动,就会杂乱而吵闹,因此,我们今年有效利用走廊,将点心站设置在走廊,我们每天都在走廊一角和孩子一起布置“点心站”,铺上美美的桌布,放上香香的花束,温馨又美好的“茶点小憩”是孩子们最欢的地方。在这里,合理地为幼儿提供适合营养需要的点心,让幼儿在愉悦用点心的同时又能获得身体所需要的营养。

2.点心“心愿”单

但两周下来,我们的问题出现了:取点心时,常常是幼儿抢夺最喜欢的“奶油夹心饼干”的时间,场面常常混乱不堪,温馨小站一点也不温馨。于是,我们的讨论大会便开始了:为什么要争夺?怎样避免?在大家热烈讨论、收集调查的结果下,诞生了属于我们班的特殊“需求”——点心心愿单。即幼儿根据营养需求、喜好,改变原先“至上而下”的配送方式,采用“自下而上”方式进行。幼儿园点心由原先的每周统配,变成了每周自选。在每一周的周五,由我们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喜好,将下一周想要配送的点心报送给后勤组,后勤组的教师根据我们的需要,并结合相关的幼儿营养健康要求,在尽量满足幼儿要求的同时,配备多种类型的点心。在每周一的上午,到后勤处根据需要自主选择点心。

这次我们的自主性点心活动,打破以往由后勤老师统一配送分发点心的模式,让幼儿自己制定需求进行自我服务;在活动中创设温馨的点心站环境,激发幼儿自主进行点心的愿望。自主性能使幼儿的巨大潜能得到自由释放和充分开发,调动全部的智慧,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在自主的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与经验。

、提供方式,满足个体需要。

1.点心菜单,由我做主

在点心的种类上,我们进行了精心的调配。通过征询孩子们的意见,并结合营养分析,我们在幼儿点心的种类上予以了丰富,幼儿每周点心的配备通常包括:饼干、西点(面包、蛋糕等)、牛奶。从原来由保育员阿姨进行的搭配,我们调整为由孩子讨论制定每天的提供方式和种类。周一,他们提出在家休息了两天,很想念幼儿园的点心,表示要多吃一点饼干。周二,我们按着营养需求要多一些坚果;周五到了,是不是可以满足一下我们小小的心愿,大家一起吃一次不太健康的“美食”——奶油饼干。于是,在大家一致地统一下,我们的点心菜单又诞生了,提供的种类、数量都由孩子们说了算。这一举措,正好契合了《指南》中指出的:数学的学习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是有效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我们的点心活动中,幼儿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制定、绘制提供点心数量的标识,引导大家按简单的标识图自己取点心,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了数量。

2.节气茶饮,照顾个体

又因为现在过敏体质的孩子越来越多,好多孩子不能享受牛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孩子们又展开了积极的讨论,由原来的只能喝白开水,变成按节气时令不断调整变化的茶饮(夏日多准备柠檬茶、大麦茶、酸梅汤;秋季干燥,我们研究发现菊花、枸杞、雪梨能很好地滋阴润肺,于是和孩子们一起探讨怎么制作这些茶饮),每天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换牌和制作不同的茶饮。在我们不断地学习探究中,也正好与我们班的主题相融合,为幼儿提供多种选择的同时,我们也将其衍生成班级特色课程。

、自助用餐,促进自我服务。

采用自助取餐、自选同伴、自我服务的方式,将被动改为主动,将“点心”的权利还给幼儿。采用整合式管理,规避时间浪费。将区域环节、点心环节巧妙结合在一起进行,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教给孩子自己选择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方法,让他们自主的安排自己的活动,学会错峰和整合利用。有效结合生活环节,缓解了拥挤和等待环节。

1.规则条约,共同约定

由于将点心站设置在了走廊上,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孩子们每次和好朋友一起享受美食的兴奋喧嚣声影响了隔壁的小四班,他们的老师孩子苦不堪言,向我们提出了抗议。我将这个问题又抛给了孩子们,让我惊喜的是,“点心时的规则”就这样呈现在我眼前,他们能够遵循自己制定的规则,自主的进行一系列活动。

2. 餐具提供,动手动脑

我们的点心环节中和区域活动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每天都会有两位服务员为大家服务,但他们的服务紧紧只限于一:提醒不同区域孩子的就餐顺序;二、提醒过敏的孩子选择茶饮;三、对点心进行创造性的摆盘工作;四、记录孩子们用餐情况。其他的事情都必须由孩子们自己完成。除了提供多样的点心外,我们班还为孩子们提供夹子、勺子、筷子和小茶壶等工具,引导幼儿自己使用不同工具取用点心。吃完点心自己整理餐具、自己清洗杯子等自我服务工作,不仅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3.问题解决,思维多元

升入中班,不再采用统一的点心时间,从原来的集体教学活动前进餐调整为融入班级区域活动中,允许幼儿在这个时间段内按需完成点心。由于整个点心时间贯穿于区域活动时间,幼儿都是按需用点心,那么用餐的先后顺序又有了矛盾,在大家的讨论思考中发现,选择户外活动的孩子准备工作比较多,比如穿装备服等,大家一致认为他们可以先去用点心,这样会节约更多的时间。将点心环节融入区域活动中,让幼儿按需选择点心顺序实现自我调控。

同时我们的空间有限,一次性不能容纳那么多孩子用餐。便利用点心区域的椅子或数字等来控制用点心的人数,如点心区只放置6把小椅子说明这里一次最多只能进入6名幼儿用点心,其他幼儿可在有空余座位的情况下按需错时用点心,减少拥挤等待等现象。

如今,在我们班的自主点心活动中,孩子们已经是从原来的“成人隐性控制”中,朝真正自主化、享受、体验点心的整个过程演变。在这当中,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快乐点心的情绪,提高其自理能力,也体现了其主动性和自主性,满足了不同孩子的不同需求,这样自主完成、人本化的环境,更好地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去学会生活。

杜威的经典理论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既生活。《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在一日生活中进行的,在生活中学习与发展也是幼儿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可见在幼儿自主性点心活动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契机,我们教师要多思考、多动脑,在自主性点心活动中促进幼儿多领域的发展。

“幼儿一日生活是幼儿在幼儿园一天的全部经历,是幼儿生命充实与展现的历程,是个体在参与、体验与创造中,利用环境自我更新的历程。”各个幼儿园对幼儿生活环节也更加珍视。点心环节的管理是我们在一日活动优化的路上所走的重要的一步,改变点心现状,让点心环节变成孩子爱的、喜欢的,从此深入到幼儿的心里的活动,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生活亦是有一定意义的。

  • 阅读(358)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