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霞老师分享读书心得《做有一个有情怀的幼儿教师》 2019-07-19
网站类目:专题讲座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赵春霞 所在单位:江阴市华士中心幼儿园 执教时间:2019-03-19 执教地点:华士中心幼儿园 执教内容:做有一个有情怀的幼儿教师 参加对象:全园老师

做有一个有情怀的幼儿教师

                               ——读《幼儿教育的原点》一书有感

假期里看了一本书,让我感动至今,有种强烈的愿望,想和大家聊聊这本书。这本书名叫《幼儿教育的原点》,作者是高杉自子,讲得是二三十年前日本幼儿教育的那些事,可是我在其中找到了与现如今我们的幼儿教育如此多的共鸣,更强烈的感受到高杉老师的教育情怀。

99年从教,至今20年,好像从来没认真思考过“教师”这个职业的意义。也从来没好好想过我希望我的孩子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之所以和别的职业不同,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是具有创造性,有责任将幼儿塑造得愈加美好。如果没有方向,没有思考,那么每天的工作等同于重复劳动。所以从此刻起,给自己的教育确定几个关键词:比如礼貌、创造、自主、富有爱心等等,把他们刻在心里,就会融化在你的行动中、言语中、思想中,渐渐的,你的孩子们就会拥有这些品质,这便是你的成就与骄傲。高杉老师特别提到了被淡忘了的“忍耐”,她认为“孩子的成长,并非仅仅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和轻松、愉快就能实现的。成人应该使孩子学会忍耐,学会开动脑筋,学会与他人交往和沟通。”实际上不仅是孩子缺失忍耐,成人又何尝不是。当下社会存在大量问题,缺乏培育道德心、增强思考力与自我教育力的土壤。从个体角度来看,唯利是图,享乐主义,浮躁、急功近利已是当下国民性的标签。而希望唯有教育。不要觉得自己渺小,在座的每一位一年就能影响至少30个孩子。

所以我们还要自问: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基于儿童的立场,我们先要想孩子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喜欢什么样的班级?毫无疑问,孩子需要存在感、安定感和幸福感。我们有必要从《指南》贯彻落实的实际情况出发,来思考幼儿教育的原点问题,如幼儿园的生活对于孩子来说是幸福的吗?我们给孩子以快乐充实的生活了吗?幼儿园的生活能让孩子怦然心动吗。幼儿每天以什么样的心情来上幼儿园呢?对于不喜欢上幼儿园的孩子,我们有没有分析过原因呢?从孩子的视角来看,他们会敏感地识别是否有接纳自己的场。每个幼儿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场,当他们感觉到像家一样能够无拘无束表露自我、开展活动的时候,就会产生存在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他们就会愿意来幼儿园。在这样的班级里,毫无例外地存在着良好的师幼关系,教师会侧耳倾听幼儿的心声,用心揣摩幼儿每一个细小的举动,全身心地接纳幼儿,并把自己的接纳感传递给幼儿,犹如家庭成员间的自由闲谈,与幼儿共同生活,同悲共喜。记住,幼儿十分敏感,他们能够敏锐地觉察到成人在多大程度上接纳自己。

我们都知道幼儿身边的成人的生活方式对幼儿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不能只想到孩子的家人而忘了自己,在幼儿园里,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状态如同镜子般地映射在幼儿身上。教师的观念决定一切。举个最浅显的例子,我们要求幼儿关爱环境。可是当我们带着幼儿在园内散步时,看到地上有垃圾时,我们想到去捡了吗?看到花草干枯了,我们想到去浇水了吗?假设地上有一张废纸,如果你能自己弯下腰捡起来,对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看见你这一举动的孩子会以你为榜样。因为,教师的言行本身就是教育。

我们还应该再追问一个问题:我是专业的老师吗?

幼儿教师需要专业吗?没走入这一行的人都觉得不需要,直至现在外界对我们的印象是很不容易,要带这么多孩子,挺辛苦的。我们听了是不是应该感动?挺理解我们的,理智点,人家只是说我们辛苦,没意识到我们专业。什么叫专业?专业就是你生病了去看专家门诊,医生给你开了药,你不敢有丝毫马虎,谨遵医嘱。专业对应的是信任。

再回到刚才的问题,幼儿教师需要专业吗?我一直认为:幼儿教师是最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幼儿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看得懂孩子的行为,听得懂孩子的言语。”可毫不客气的说,我们对什么是幼儿,什么是幼儿期的理解还是过于肤浅。让自己更专业一点很难吗?大家还记得那部《小人国》的纪实片吗?所谓纪实片,不是写脚本和根据脚本进行的表演,全是现场抓拍。导演与摄像师虽然不是教育行家,但是,他们敏锐地捕捉画面,从极其平常的保教活动中,提取出了很有冲击力的、震撼人心的、耐人寻味的场面。这些在我看来,如果没有明确的儿童观与发展观的话是做不到的。为什么我们看似很普通平常的场面,却被他们发现了呢?我们应该来了解一下背后的故事,摄制组在不惜时间与精力来了解幼儿、教师与幼儿园环境,每天在教师上班前就来到幼儿园,以观察和拍摄教师和幼儿的日常生活状态,并反复观察与讨论,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他们与教师、幼儿建立起了亲密融洽的关系,也摸透了教师、幼儿的性格特征及行为。他们的工作速度与效率不必说,其细致程度也令人瞠目结舌,例如,录音师一听录下的声音就能叫出孩子的名字来。

我们在日常保教活动中多花费的精力与他们拍摄一部片子所花的精力能够相比吗?无论是对幼儿的观察关注,对幼儿的发展状况的把握,还是对教材的研究?我们付出了他们的那种努力了吗?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相差的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而是是否肯用心与花时间真正走进每一个孩子。专业的成长与我们的年龄无关、与我们曾经的专业也无关,只要我们一天为师,我们就有责任为了孩子提升自己的专业,

因为,我们是教师。让我们记住,教师的资格证是孩子给予的。

  • 阅读(384)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