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新开端·新面貌·新气象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史实的基本要素。
2.能够通过经典史料,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
3.能够建构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民革命之间的关联,并作出历史解释。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基本史实
1.五四运动
(1)史实:①导火线: 中国外交失败;②口号:“ ”“废除二十一条”“ ”。③过程: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初。中心: ;主力: ;第二阶段:6月5日起。中心:上海。主力: (标志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④结果:取得 初步胜利:释放 ,免除 职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 影响:是以先进 为先锋、 参加的彻底地不妥协的 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农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中国 的开端。
2. 中共一大
(1) 时间: 1921 年7月23日;地点:上海-嘉兴。
(2) 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②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③中心工作:领导 运动;④成立中央局,选举 为书记。
(3)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3. 国民革命(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兴起:1924年1月, (会议)在广州召开的。标志国共合作形成。
(2)高潮:北伐战争。开始时间: ;对象: 、 、 等军阀势力。(3)影响: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 流域。
(4)失败: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 四一二”和“ 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
二、史料实证:聚焦新开端·新面貌·新气象
材料1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五四运动以前……中国无产阶级还没有当作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政治的舞台。五四运动时,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长成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
●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 月9日)
请回答:材料1中的哪些历史信息,告诉我们“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材料2
二、本党的纲领如下:
1.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2.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
三、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1921年)
材料3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毛泽东《纪念十月革命三十一周年》(1948年11月)
据材料2、3,从革命指导思想、领导力量、革命前途、革命方法,说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前) |
领导阶级 |
|
|
指导思想 |
|
|
革命前途 |
|
|
革命方法 |
|
|
材料4 这是20世纪内继辛亥革命后第二次全国规模的革命高潮。两者相比,时间只差十多年,却有很大的不同:辛亥革命是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领导的,那是中国还没有共产党;到20年代,中国有了共产党,大革命是国共两党合作发展起来的。
材料5 如果……没有北伐战争和伴随而来的工农运动高涨,还不足以把它称作中国的大革命。它的影响十分深远。毛泽东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写道:“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是在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年……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据材料4、5,概括说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出现的“新气象”?这些“新气象”说明了什么?。
三、历史解释:贯通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