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荐】温儒敏:让阅读真正走进学生生活 2020-10-16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温儒敏 让阅读真正走进学生生活

201282《中国教育报》刊载本人的文章,题为《让阅读真正走进学生生活》


《中国教育报》按语:暑期是阅读的好时节,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好机会。本期除了为大家推荐新书之外,我们还特别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的新著《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二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月版)中,摘编了《忽视课外阅读,语文课就只是半截子的》一文,力求为教师提供一种反思的新视角。


通常讲阅读教学,往往偏重课堂上围绕课文的教学,这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不能忘了,还有同样重要的就是课外阅读的教学。现在普遍的情况是,对课外阅读并不重视,甚至放弃了,那么这样的阅读教学只能是半截子的,不完整的。

从课程理念到阶段教学目标,课标有多处涉及课外阅读问题,凡是论及阅读教学,几乎都包括了课外阅读。在前言部分,就已经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又提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里所说综合性实践性语文实践,自然都不限于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阅读,课标是从语文生活的角度来讲课程性质的。这让我们想起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一句流传甚广的话: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其实,我们国内的语文学界也有类似的表述,例如大语文语文生活化等,课标指导下的语文课程是开放的、面向生活实践的,这种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应当伸展到课外,伸展到整个生活。以课标精神理解阅读教学,应当有新的思路,那就是:让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课堂阅读教学往课外阅读伸展,让课堂内外的阅读教学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联成一体。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课标的实施建议中关于阅读教学一节,有一句话流传甚广,大家要格外重视,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这里说的主要也是课外阅读。

现在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最近有关调查表明,中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情况尚好,特别是初一和初二是课外阅读的峰值阶段。不过,小学与初中的阅读大都是老师要求和指定的,学生并没有多少自己的选择。到了初三,特别是高中,就每况愈下。因为要应对中考与高考,课外阅读会受到限制,学生终日面对应考,读书全都是功利性的,兴趣就大幅衰减,除了教材与教辅,很少有学生能完整地读过几本课外书。不可否认,现今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仍然面临很大困扰,在这个大环境中,老师们有时也很无奈。但大家不能忘了,语文教学完全指向中考与高考,是很枯燥、很累人、很摧残人的。很多学生中学毕业了,却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没有读过几本书,阅读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优雅有趣的事情。我们尽管花了大量心血,但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即使从功利角度考虑,让我们的语文课有些活力,学生考得好又不至于失去学习兴趣,那我们也必须想办法平衡一下,让学生多一点自主选择读书的机会。

阅读教学评价是关键

课外阅读都说重要,但在教学中却难于落实,因此,必须有一些措施,关键是教学评价方面要有体现。课标就在教学评价上提出这样一种思路: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不只是看课内或考试,很大程度上要看课外,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与习惯。

课标中提出的阅读教学评价的建议,不只课堂教学,也适合课外阅读。如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发展的资料,可采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这里所说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就包括课外阅读。课标还特别提到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这几点涉及课外阅读的几个基本方面是教学中应当关注,同时也可以再细化为阅读评价的几个维度。那么,到底应当如何来落实这些评价?课标建议应根据课程标准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活动,考查其阅读量、阅读面以及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这只是一般的建议,具体到教学中,还需根据各自情况,制定更具体可行的办法。

值得注意的是,现今有些地区中考或者高考,也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阅读面与知识面,有些题出得较活,光是读教材、教辅是难于完成的,这对课外阅读教学的推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别让题海战术败坏了胃口

为了落实课外阅读的要求,课标9年的课外阅读量专门作了规定: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240篇(段)不算多,9年平均每学期也就十多篇(段)。400万字阅读量也不算多,一本《安徒生童话》就十多万字,一本《红岩》就40万字。这是一个基本的阅读量,所有学校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不应当减少。

课外阅读要给学生自主选择,但不是放任自流,必须有所指导。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计划,根据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安排适当的课外阅读,注意循序渐进,逐级增加阅读量与阅读难度,体现教学的梯度。

对语文教学来说,阅读量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阅读量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会决定语文素养的高低。光靠做题是不可能提升语文素养的,题海战术只会败坏学习语文的胃口,让学生失去对语文的兴趣,甚至讨厌语文,不喜欢阅读。

学生有他们的语文生活,有他们的语文圈子与表达形式,包括他们的课外闲书的阅读交流、上网、博客、QQ等,其实这些都是他们语文能力成长的重要方面,又关系到语文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形成。我们也许不能完全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但应当给予尊重和必要的关照,尽可能在语文课和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那肯定会加倍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起读书的习惯。

一个人成年后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无论贫穷富贵,如果没有读书的习惯,甚至基本上不怎么读书,就很难实现终身教育,也很难提升素养。课标所要求与建议的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重在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是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的。如果能从培养一种完善的生活方式这一角度去理解,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教学的改革就可能获得新的高度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