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研讨
以文化人,悦读润心 2020-10-17
网站类目:在线研讨

以文化人,悦读润心

江阴初级中学  陈磊

2020年4月23日,恰逢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在这最美人间四月天,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研究院新阅读研究所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了“世界读书日外语名家谈阅读云论坛”活动,以阅读滋养心灵,借书香传递温暖。感谢屈老师的精心安排,让我们培训班的学员们得以聆听名家之言,胜读十年圣贤书。作为一名一线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内外推动学生的全员阅读、如何实现课堂内外英语阅读的有机融合,我从四位专家身上收获到了以下几点启发。

一、攻心——相信阅读的力量

IBBY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的主席张明舟先生演讲的导入主题为“一粒种子引发的梦想”,结合自身经历分享所得所获,令我颇为震撼。张先生从东北山村的穷小子,经过阅读不断提升自我,从阅读中汲取了无尽的知识的力量,最终实现了儿时由一本绘本故事《小种子旅行记》所萌生的到达地角天边的梦想。如今,张先生的足迹遍及世界,大力推进儿童阅读,架起了儿童与图书的桥梁。作为教师,我想我们也应该跟张先生一样,努力架起学生与图书的桥梁。阅读这件事,对有些学生来说,甘之如饴,而对其他学生来说,则是食之无味。因此,我们要做的第一步便是攻心,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动机,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平时,我们可以多与学生谈论阅读的好处,于潜移默化中调动学生对于阅读的积极性。要让学生从内心爱上阅读,并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或者,可以跟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以及从阅读中获取的益处。比如,我会跟学生分享自己在薄荷英语坚持英文阅读的一些经历,也可以带动一些学生进行积极阅读。

二、促行——推进阅读的开展

江苏省盐城中学的朱俊校长简明扼要地分析了课内外阅读的融合之“困”,这些困难也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具有共性。那么,该如何跳出这个困境呢?且听朱校长为我们娓娓道来融合之“道”。首先,教师应做好课外阅读的详细指导工作,为学生精选精编课外阅读材料,推荐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这是促使学生行动的第一步。接着,教师应着重策略指导,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批判性阅读的习惯,逐步学会理解写作目的、进行合理推论、评价阅读材料。此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强化元认知策略,指导并训练学生形成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自我监控技能,进而提升阅读能力。正如朱校长所言:借得西湖一池水,绘出南国三重春!

三、激趣——落实阅读的实践

上海外国语大学郑新民教授及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王彩琴教授为我们带来的演讲则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奏响了英语课堂阅读的二重唱。郑新民教授的全英文演讲,令我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顺便磨了一下耳朵,锻炼了听力。郑教授从理论层面诠释了阅读教学的内涵,并提供了读前、读后、读中的参考性活动,对我们的课堂实际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只有通过有任务的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投入到阅读中。王彩琴教授从新课标出发,详细解读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心智;并基于英语活动观的概念抽丝剥茧,层层解读了教师备课的五个方面:活动类型、调查了解、结构分析、发现问题、学科育人及立德树人。两位教授都提到了布鲁姆的认识理论,这对于我们的课堂活动设计具有指导性意义。王教授特别指出,阅读课堂的英语活动来自教师的文本解读,并结合具体课堂实例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如何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以及如何着力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让我们牢记:读后常续写,写前海量读;读与写互助,相通亦相辅!

生活是一场旅行,四季是爱的衬景;愿车辆驶过的声音,日光照耀的痕迹,都能包含读书的心灵!阅人阅己阅品格,读语读文读生活。让我们一起以文化人,悦读润心!


  • 阅读(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