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荣《 如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2020-10-17
网站类目:专题讲座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李文荣 所在单位:江阴市西石桥中心小学 执教时间:2020-06-12 执教地点:江阴市西石桥中心小学 执教内容: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参加对象:江阴市西石桥中心小学老师

如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江阴市西石桥中心小学 李文荣(小教一级)

“自主探究学习”缺乏基础性、缺乏互动性、缺乏挑战性、缺乏创造性、缺乏开放性。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探究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时尚”,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课堂也因此而更加灵动、富有活力。但纵观实际教学与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主探究学习”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缺乏基础性、缺乏互动性、缺乏挑战性、缺乏创造性、缺乏开放性。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效率,教学活动中应采取怎样的策略提高其有效性,是值得我们第一线的老师认真研究的。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探究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时尚”,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课堂也因此而更加灵动、富有活力。但纵观实际教学与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主探究学习”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1、基础性缺失。自主探究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但这种学习方式是需要必要的基础与前提条件的。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后,马上组织学生自主探究。虽然学生的探究活动也显得比较活跃,但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这种活跃只是表面形式,多数学生根本不知做什么、探究什么、如何探究,只是简单的、毫无目的的摆弄着学具,教师也不得以穿梭于学生中间逐个指导。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初期,还不完全具备独立探究的能力,因此他们的探究活动需要前期的必要准备做基础,为有效的探究活动提供保障。

2、互动性流失。《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活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说学习活动应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没有互动就不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并且多数的探究活动也只是小组内个别学生的“个人表演”,其他学生只能盲从于这些学生的活动,探究活动肤浅而无实效。

3、挑战性遗失。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欲望,使其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增强探究活动中主动参与的动力。学生不是学具的“操作工”,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的目的,在于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促进思维的发展。如在教学活动中,经常听到教师提出:“大家想不想学?”学生声音响亮地回答:“想”。学生的回答显然是一种毫无目的的“应付行为”,这种引导有挑战性吗?

4、创造性丢失。有些教师为了增强自主探究的成分,不论什么问题都要求学生去“探索”。如学习“5的乘法口诀”时,在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后,教师提出:“我们可以编口诀来快速计算这些算式。”话音刚落,学生不由自主地背诵乘法口诀。这时教师看了一下学生,继续提出:“大家讨论一下,编出这几句口诀好吗?”学生没办法,在小组内互相说了说,这样的探究怎么能激发起学生的创新火花呢?

5、开放性丧失。自主探究的本质在于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材、走向生活,从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增强信心。然而有些教师虽说让学生进行了必要的操作活动,但之后还是不停的打断学生的思路,试图引导学生回到教师预设的答案中,不让学生“越雷池一步”。这种活动显然不利于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向、多途径地去打开思维的大门,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创新与发展。

造成以上诸多问题的原因,在于广大教师对“自主探究学习”认识上的偏激,在传统 “教师中心论”的封闭教学受到人们抨击的同时,人们好像一下子又走向另一极端—“学生中心”。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进一步思考:自主探究学习就一定要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做吗?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一味的盲目追求形式,也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模式,而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结合新课标的理念,不断提高探究活动的实效性,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真正的自主参与、主动发现。本人觉得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效率,教学活动中应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值得我们第一线的老师认真研究的。下面我就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拙见。

一、充分的准备是学生进行有效探究前提

现在的小学生,受年龄限制,知识水平低,还不具备完全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的“自主探究学习”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是在于探究活动前的准备是否充分,即心理和物质方面的准备,这是人们最容易轻视的一个环节。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结合学习内容有目的、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做好自主探究活动前的充分准备,为学生有效的探究活动奠定必要的基础保障。

第一,良好的心理准备。罗杰斯认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因此说良好的心理环境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我们不仅要有针对性的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平等、尊重、宽松的氛围中建立心理安全,还应有目的性的利用故事、游戏、悬念等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问题的存在,明确需探究的问题核心,产生探究的心理欲望。

第二,探究材料的准备。操作材料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媒体,是帮助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必不可少的载体。在操作材料准备过程中,并非简单的提供几件学具就可以了,我们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特点,尽可能的避免非本质因素对学生的干扰,进而克服在探究过程中注意力游离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到学生会遇到哪些问题,在那些需要教师“扶一把”的地方,如何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帮助,进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推导公式时,如果让学生自己去准备圆形纸片,真正在课堂上分成16等份或32等份然后再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时,教师很难在课堂腾出时间让学生进行操作。必须要求老师事先给小组提供专门设计的学具,提供相关的材料,学生的探究活动才能顺利开展。

二、创设各种条件进行有效探究

探究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研究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进行学习,对自主、合作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有效的探究学习就是指学生在进行探究学习活动中,在对知识的理解、数学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上都能达到一定的程度,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那么如何创设条件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索呢?

1、    创设有效情境,提供互动需要

(1).实用的情境就是好的数学情境。

①.情境的创设是为数学知识的本质而服务的,数学课就是教数学的基本知识,如果创设的情境脱离了这一点,那就不是数学课了。

②.情境的创设能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思考过程,一个数学教学情境要包含一个数学模型,学生能够借助它抽象出学习的内容,这样的情境就可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思考过程。反之,就只是课堂的装饰品,不能为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而服务。

(2).创设的情境要合理.

创设的情境目的要明确,情境中的信息应符合现实生活和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它应是最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所包含的问题也是最适合知识教学的需要,最能激起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例如在苏教国标版的第一学年段的教科书中,注意把鲜活的题材引入课堂,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从而使他们从容不迫地探索新知,既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激起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很适合低年段学生的学情!如教学一年级的“统计”时,(多媒体动画演示)大象爷爷的生日到了,很多客人领着全家、带着礼物来到大象家给他过生日。你听,他们一起为大象爷爷唱起了生日歌……Happy birthday to you……(播放音乐)大家跟着一起唱吧!(学生欢快地唱起了生日歌)

师:看了这张图,你想知道些什么?

1:我想知道大象家来了哪些小动物?

2:我想知道小猴家来了几只?

3:我想知道小狗家来了几只?

4:我想知道小猪家来了几只?

师:这张图上,来大象家的客人排列得比较乱,你能想一个什么好办法,让别人一下子就知道刚才提的问题呢?

“大象爷爷过生日这一儿童熟悉的社会画面,具有鲜明的色彩,精美的动画,悦耳的音乐,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教师适时地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2.引导争辩 提高探究的层次

心理学研究认为,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当这样的创造力得到了合适的环境,就能激活思维的火花,创新意识才能在探究过程中得以发展。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后,如果与教师的预想不同,教师往往是面无表情,目光转向其他学生:“谁再说说?”而当学生的意见与教师的预想一致时,教师则不管其他学生是否有想法,就大家赞赏,鼓掌、发红花的奖励接踵而至。长此以往,学生还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吗?学生只会为了迎合老师,为了获得奖励而去“照本宣科”。

创设适当环境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能各抒己见,敢想、敢说、敢做,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争辩的同时获取多方面的信息,通过不同的途径解除心中的疑虑。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后,应鼓励学生谈自己对这个意见的看法。如学习“平行与垂直”时,有的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提出“有的直线不相交也不平行(如图 )” “两条直线没有相交,也不平行”这显然是学生对直线的概念模糊造成的。这时教师没有急于去验证学生的说法,而是把这个问题抛向学生:“你们认为呢?”学生激烈的进行争辩:“虽然现在不相交,但延长之后就相交了。”“现在就不相交,还延长干什么?”“直线是无限长的,所以会相交的。”通过激烈的争辩,学生会进一步把探究的结论进行整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不同角度的探究 提高探究的创造性

以往在探究过程中许多同学常常禁锢于一种解法、一种思路,因此在探究时要求学生注意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例如:有一张长方形纸,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大部分学生回答还剩3个角。这时我并没有急于表态最后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动手剪一剪,想一想会不会出现其他情况,许多学生马上又开动脑筋,动手得出了其他答案,并上台演示他的剪法,得出也有可能还剩4个角或5个角。






通过开放题的设计,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由于是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得出的结论,同学们印象很深刻,并且培养了他们探究的能力,从中体验成功,有效地提高了探究的实效性。

4、点燃好奇之火,引入意境

在探究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很多探究活动不能独立完成,有些同学兴趣不高,探索不积极,不主动,这样就需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块儿来思考,把每个人的发现转化为共同的财富,从互相交流中提高每一位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在讨论探索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设置悬念,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将学生引入探索的意境当中来。笔者曾按一位老师的设计加以改编进行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在教学“圆锥体积”时首先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给学具:圆柱、圆锥和沙子。

师:请同学们用圆锥装满沙子往圆柱里倒,直至满为止你们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边操作边讨论,积极性特别高,不一会儿就有学生抢先得出结论:三次正好倒满,说明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不动声色,也拿出学具)用圆锥装满沙子往圆柱里倒,装了四次才满。

这时,同学们可想不通了,瞪大了眼睛,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教师装的不标准,结果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讲台演示还是原来的结果。这时学生的探索情绪完全被教师调动起来了,其实这正是教师的精心设计,通过矛盾把探索新知推向高潮,同学们通过小组的研讨,教师加以点拨,终于发现:原来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等底等高。

5、给予充分时间,从容探索

往往一堂课自主探究的时间太短,不利于学生真正地参与探索,容易犯“走过场”的老毛病,无法真正发挥学生主动探索的作用。很多学生的意见得不到发表,听不到不同意见的争论,就不能出现生动积极的探索局面。因此,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探索时间。比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一节时,除了引导学生按照书本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旋转平移成一个平形四边形的方法外,提问:同学们能不能只用一个梯形用割补法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并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师生共同做实验,出现以下几个方法:



可见,学生有了充分探索的时间,就会迸发出令教师赞叹的“创举”,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提高了探究的有效性。

三、联系数学生活扩大探究的空间

单纯的探究活动往往比较枯燥乏味,较多的时候给学生的印象是抽象难学,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旧课本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有一定距离,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因此要大胆对生活素材进行利用,向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课程资源,引发学生由课堂向课外、向生活延伸。如人民币对于学生,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学生有切身的体会,对于学生会更有探索的价值。教完“元、角、分”后让学生合作设计一个“租房”方案:13名男生和11名女生一起去旅游,他们决定在一家旅店休息,房间的价格如下:4人间50元,3人间40元,2人间30元,怎样租房最合算?“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的问题一提出立即调动同学的探索热情,不一会儿便有人提出各种方案。有的同学还考虑到“男女同学要分开租才行呀”。最后同学们在交流探索中设计出了最合理的租房方案。将探索延伸到生活中,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探索空间。

以上一些教学策略是个人的一些拙见,也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往往又是交互着多种策略。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还应适时地对这些策略进行调整,合理安排各部分所用时间,才能创设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总之,通过几年的实践,结合课改实验年段的教学与非实验年段的对比,我认为要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活动,就应该用心去备课,精心创设情境、营造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热热闹闹走过场”,真正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