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钟启泉《课堂转型》 2024-09-04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我想这样慢慢地教语文

                 --------读《课堂转型》有感

申港中学 徐玉娟

工作近二十年,还是一如既往的保有初心,期待自己的课堂,可以不疾不徐,浅浅地读,深深地品,自然地打开学生融入文本的通道,触摸作者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可以跟随作者的笔调步伐,荡起课堂深层思维涟漪。

只是实际的课堂生成,并不如希望的那般美好。

每一节课下来,总会有莫名的懊恼:如果这一环节的节奏放慢一些,等一等,是不是学生的思维会更开阔一些?如果这一处的设计梯度有些层进,是不是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也会逐级拔节?如果课堂上的引导语再明晰一点,提问的切入口再小一些,是不是可以避免课堂的琐问?如果……可惜,一切只能是如果,回不去的如果。

我不敢奢望课堂设计趋向完美,但我期待课堂上学生能有所得,课堂提问指向性更明确,课堂语言更凝练,点评语更精准……于是乎,我开始从专家的书中找路径,从名师的课堂找方法,从实际的课堂找突破。一路走,一路学,也一路改,慢慢发觉,让课堂发生转型,当课堂慢下来,似乎一切才有了可能。

慢下来,让课堂“稳”一些

我们都有过类似的体验,以前蹬自行车的时候,拼了命似的蹬车轮,直到后来,车轮子都开始不受控制,转速跟实际的蹬轮步调出现了极大的不和谐,直到我们已经没有办法控制车子,也不可再使劲,哪怕你还有着浑身的气力。

那一刻的感受,在教学实际中我就有过类似的体验。我期待的课堂转速与实际达成极度不吻合,我感觉自己在赶着、推着学生往前走赶,找不到教学的舒适区域,于我也好,学生也罢,有点“牛吃草”的粗糙感。教学上的不精致是可以后期弥补修正的,但是“不走心”的教学哪怕后期再花时间和精力都于事无补。我不知道哪里环节出问题了,似乎很难找回重心原点。直到同组前辈无意中对语文教学做了如下评价,觉得很有启发。他说:语文学习就像喝中药,过程很漫长,但是疗效很明显。细细想来,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语文学习,何时有过一蹴而就?既然不能急于求成,那为何不在课堂做出转变?既然问题发生了,那就去分析了解原因的形成:是预习的不充分,文本的陌生化状态?还是讲解中节奏过快?亦或设置的课堂教学活动不够精准?……此类种种,都是课堂效率生成过低的可能因素。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觉是我课堂上太急躁,留给学生的思维时间过少,那就让一切慢下来吧,带着学生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走,去揣摩文字背后的意义,去勾连文段之间的联系,去体悟作者的行文情感。走的慢一些,让课堂“稳”一点。既然不能够时时处处有所得,那就慢慢来,一课一得也是好的。

就这样,在教育教学的实际中,我感受到了“慢”下来的魅力,一切变得美好而有期待。每一节课,让切入点浅近而巧妙一些,立足点清晰一点,环节设置简练有梯度一些,帮助学生逐步实现认知和情感的升华。教会学生品读和运用语言,借助语文的人文性特质涵养学生的品格情操,帮助学生成长为温暖智慧的人,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语文人的初心与追求。

让课堂“慢”下来,持有一份语文的初心,撑一支长蒿,拨开文字的清波,向语文的深处稳稳地走。

慢下来,让课堂“满”一些

随着部编版教材的全面推行,语文课堂也在逐渐转型。大阅读背景下,语文教学中文化拓展的痕迹处处可寻,这是当下学生思维深度训练和知识延伸的需要,也是“社会认知”的延伸,这样的拓展需要学生个体丰富人文体验和开阔的社会文化视野,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通过“语文一人文一文化”拓展模式的合理设计,为实际课堂教学提供整体思路,而这也成为了当下语文教学的一个重难点。

如若按照以往的教学节奏,我是极其不愿意在课堂上出现太多留白时间的,在我看来,有一定思维深度的课堂探究,如果学生答不出或者仅有几个学生可以理解,这样的情况实属正常,既然“不理解、不清楚”,那作为教师的我理应该 “一讲到底”,用我的理解去灌输给学生,不失为一种教学手段。

只是读到了这段话,让我深有启发: “教育的内涵不在于灌输而在于催化,教育的魅力不在于接受而在于汲取,教育的目标不在于复制而在于更新。”作为教师,课堂上我们就要学会等待、学会守护、学会倾听。学生的另一种声音,或许不成熟但是真诚,或许不完美但是真实。如果我们还是太急于课堂的预设,不放慢节奏,那么就绝不能期待课堂的“繁花似锦”。

记得我在教学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时,文章中有一处写到:“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散步过程中出现了分歧需要解决,究竟让谁做这个决定?”问题一出来,学生各抒己见,如:

小李说:“我”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我”作为一家之主,大家自然而然都会听“我”的。

小张说:母亲来解决,因为母亲年事已高,她能够出来散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时候当然得尽量满足母亲的要求。

小明说:儿子来决定,因为“我”和母亲、妻子都很疼爱儿子,会尽一切可能满足儿子的愿望。

小赵说:做主的不是文中的任何一个人物,而是“爱”,让“爱”来做主。

学生在给出了诸多答案而无法权衡的情况下,彼此之间互不退让,争的面红耳赤。换作以前,我一定不愿意浪费这样争执不下的时间,一定急吼吼地就直接揭晓答案。不过这一节课,我转变了方式:“别急,我们等等。大家先完成以下任务,再来看谁说最合理。”我开始引导学生进行答案的比读,提醒他们结合文本主题,并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就这样静下来,慢下来,走进文本,细细品读。

通过“慢慢地”鉴赏,“慢慢地”品读,“慢慢地”比较,原本争的不相上下的同学们一致认为,小赵刚刚的解答更为合宜,因为它既有人物品质的渗透,还有文章主题的传达。这样的课堂等待,让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的同时,更能够深入文本实质,体悟文本传递的文化价值。

因为“慢”了,时间充裕了,学生才得以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走,才能对内容的选择、人物的联系、行文的思路、文本的主题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样的课堂,是思维的开阔、学习的共生。

让节奏“慢下来”,才能让课堂“满起来”。

慢下来,让课堂“美”一些

很多时候,理想总是输给现实,但坚持就像一条悠长的山路,走着走着,无限荒凉,又无限繁华。教学中,总会遇见那么一些学生,课堂上似乎总是“不走心”,你讲的他永远听不见、听不进也听不懂。

因为这些挫败的教学现状,我的课堂时时充斥“疾风骤雨”。教师的权威感不允许我的课堂出现异样的身影,无动于衷的存在是对教育的亵渎。课堂的情绪往往也会随之而低落、沮丧、愤怒、绝望……

我一度认为,我精心的备课换来的应该是将心比心的虔诚求学,只是我忽略了这样的现实:不是所有的花都会在同一时间美丽绽放。不同的学情,接受能力的强弱,课堂注意力集中程度的不一等,都会导致不齐整的课堂现状。作为教师,我不能够主观地认定“不附和”就是“不认真”、“不努力”、“不作为”。扪心自问,我的课堂,有否给过他们消化反刍思考的时间?有否给予他们适时的调拨鼓励?有否换位理解过他苦苦思索却不得的无奈?一切,还是作为教师的我太急躁、太功利、太应试。

这样想来,如若课堂节奏慢一些,是不是学生也会学的更从容一点,走的更稳健一些?于是,我开始了全新的课堂转型尝试,学会了耐心等待、温馨启发、真诚鼓励,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在这样的节奏中愈来愈稳健、从容。

小华同学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学生,通过他平时的作文练笔,我觉得他思考的角度不同于一般学生,有深度,很理性。但是语文课堂上我从来没有见他举过一次手,有时候我无意中喊他起来回答问题,他总是支支吾吾半天不吐露一个字,而我和同学们也不再愿意将宝贵的课堂时间就这样浪费,所以我总是很无奈地让他落座,换成另一个孩子解答。就这样,慢慢地他成了语文课堂的边缘人,我也理所当然的忽略了他的课堂存在状态。直到有一次,我布置了一个作文练笔,写一写“我的校园生活”。

小华在文中提到“我最喜欢的是语文学科,但是我觉得对不起老师和同学们,每一次给我的机会我都不能够很好的把握住,让大家失望了。其实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说,只是每一次被喊起来的时候大脑中间就一片空白,这时候看到老师期待的眼神,同学们着急却又跃跃欲试的神情时,我的心里就更慌乱了,我也特别讨厌那时候的自己,那么的不争气。如果我可以像小李那样流畅的表达该多好……”

我突然觉得,作为教师的我那么迟钝,居然无法真切的感受到学生课堂的无助感,就算不能够给予多次的历练,为什么连一点点等待的空间都不给他?连一点点温暖的提示都不给他?我想,我的课堂远远不止“小华”这样一个个例。课堂的初衷是什么?就让几个孩子参与听明白么?这不应该是少数人的狂欢,应该是每一个学生思想生成与绽放的平台。

课堂等待刻不容缓!

不再火急火燎、按部就班,我给予了“小华们”充足的时间,我鼓励他们“别急,你再想想”、“不着急,你思考的方向很对,你再好好读一读”、“慢慢来,我们相信你可以”……慢下来的节奏让他们逐渐有了改变,从“不会说”到“能说一点”再到“流畅地说”,静待花开的课堂,原来也可以那么美!

我开始相信:只要是花,给予一定的阳光雨露,给予一定的时间等待,总归会醒来,总归能绽放,总归能花开满树!

我想这样慢慢地教语文,“慢”是对语文纯粹执着的初心追求,“慢”是对教学矢志不渝的实践体悟,“慢”是对学生情真意切的希冀期许。

转变课堂模式,慢慢地教语文,以清雅之心潜入语文的碧波,捡拾文字中的珍奇,让我和我们一起,在语文的世界里朴质而温暖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