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江阴市顾海英德育名师工作室第二十四次主题研修活动于云端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以“夏日启研途 智答显师能”为核心主题,聚焦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与暑期课题研究部署,在导师顾海英的引领下,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线上,共赴一场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的育人盛宴。
智慧碰撞 育人砺功
活动伊始,成员们共同观摩了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中的情景答辩案例,围绕复杂教育情境下的智慧应对策略展开深入研讨。这一环节既锤炼了大家的“智答”功底,更为日常德育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式。
成员们在观摩中深思,在研讨中碰撞,纷纷结合自身育人实践分享感悟。
张茹嘉
观看此次班主任基本功比赛的情景答辩环节,给我带来了深刻的触动与启发。
选手们的专业素养令人由衷钦佩。面对预设的教育情境,他们总能迅速洞悉问题核心,精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武器进行分析,并提出极具实操性的解决方案。更值得学习的是他们展现的教育智慧,选手们不满足于表象,总能多维度深挖根源,提出系统性的干预策略,展现出全局视野。
这场高水平的较量让我深刻意识到日常案例积累的不可或缺。情境中的难题皆源于真实教育场域,唯有在平日工作中持续观察、反思、总结,方能在关键时刻迅速反应、有效施策。同时,选手们扎实的理论根基警醒我必须持续加强理论学习,将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提升解决问题的专业高度。
孙琼
观看班主任基本功比赛的情景答辩环节,我深受触动。比赛中,老师们在极短准备时间下,迅速理清思路,条理清晰地阐述观点。有的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用生动案例让观点更具说服力;有的老师语言极具感染力,情感真挚,深深吸引听众。
这让我意识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储备至关重要。面对各种突发教育场景,只有知识储备深厚,才能冷静应对。同时,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可或缺,这样才能将教育理念准确传达给学生。
这次观看是一场宝贵的学习经历,为我指明了努力方向。在今后工作中,我要不断积累知识,多参与实践,提升自己应对复杂教育场景的能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
张茜蔚
本次线上研修聚焦班主任专业成长,观摩情景答辩令我收获颇丰:
1.家校协同重“合力”:案例中通过家访、沙龙明确“家庭是教育主阵地”,启发我需引导家长摒弃唯分数论,运用非暴力沟通,将典籍智慧融入亲子活动,变单向指导为双向赋能,共筑育人联盟。
2.行为干预讲“科学”:针对人际障碍、撒谎等问题,“认知调整→能力培养→行为强化”的递进路径极具操作性。
3.“双减”落地需“智慧”:一方面通过家教沙龙解读政策优势,另一方面以多元课后活动填补空白,并嵌入课堂小练习保障质量。这要求我们善用典籍智慧转化政策要求,实现减负增能。
课题攻坚 结题冲刺
暑期作为课题研究的关键攻坚期,三个课题的三位组长分别围绕2025年12月结题目标,从研究目标拆解、任务清单细化、时间节点倒排三方面展开精准部署。目标锚定:明确各小组需在暑期完成核心数据采集、课例验证及理论框架优化,确保与结题要求无缝对接;任务落地:以周为单位制定研究日程,涵盖文献补充研读、案例库迭代更新、阶段性报告撰写等具体事项。
此次部署以结题倒计时为指挥棒,将抽象的研究目标转化为可量化、可追踪的行动路径,推动课题研究从“拔节生长”向“开花结果”加速迈进。
凝智聚力 领航新程
活动最后,工作室领衔人顾海英导师总结了2025年上半年研修活动。团队成员共读19本书,产出7.7万字读后感,发表6篇市级论文和3篇省级论文;省级课题通过中期评估;4位教师获新秀称号……
在辐射引领层面,顾海英导师通过线上平台为新疆霍城同仁开展道德与法治专题讲座,并亲授江阴市级“课题进课堂”展示课,以“实践示范+理论输出”的双轨模式扩大研究影响力。
她还强调“读思写悟”对专业成长的重要性,鼓励成员将读书心得转化为课题研究素材,持续实践“课题进课堂”,并寄语:“德育是做的哲学,当书本智慧真正转化为教育行动力,方能在深耕中遇见更专业的自己。”
“夏日启研途”的号角已吹响,“智答显师能”的实践永无止境。本次研修不仅是一次专业能力的淬炼,更是对教育初心的重温。愿全体成员带着收获与思考,在暑期研途中深耕不辍,以智慧浇灌德育沃土,用行动书写教育新篇!
夏日悠长,研途可期;智答育人,未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