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玲君:读肖培东《紫藤萝瀑布》课例,看新课标理念落地 2025-09-07
网站类目:点评分析 活动级别:国家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教育局 执教时间:2025-09-07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读肖培东《紫藤萝瀑布》课例,看新课标理念落地

华东师范大学江阴实验学校 曹玲君

在语文教学的探索之路上,肖培东老师《紫藤萝瀑布》的教学课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理解与践行新课标的方向。这堂课,不仅仅是对一篇经典散文的解读,更是一次对新课标理念的深度诠释与精彩演绎。

一、情境创设,搭建学习桥梁

新课标强调情境化学习,肖培东老师深悟其道。在《紫藤萝瀑布》的课堂伊始,肖老师没有机械性地使用所谓的大情境,生硬地创设一个活动情境,他却运用不断地朗读的方式,反复地朗读,有方法指导下的朗读,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如临其境的紫藤萝花海情境。这一朗读情境的创设,瞬间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紫藤萝花的美,激发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浓厚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问题引导,驱动深度探究

问题是思维的引擎,肖老师紧扣新课标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精心设计了富有启发性和层次性的问题。从“文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紫藤萝花的繁茂?”这样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品味语言的基础问题,到“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花产生如此深刻的感悟?”这类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探讨作者情感与哲理的高阶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肖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们独特的阅读体验,同时适时给予引导和追问,帮助学生完善思维过程,提升思维品质。这种以问题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读写结合,提升综合素养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策略,肖老师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注重将阅读与写作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特色、领悟作者情感和哲理之后,肖老师用这样一句话叩开了学生的写作心扉:“散文当中反复出现的细节,一定是散文当中值得着重阅读的地方。”肖老师不断层层推进,用学生的学教会了学生写作生动的密码:细节描写、比喻通感等修辞。

肖培东老师《紫藤萝瀑布》的教学课例,以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深刻的教学理念,为我们展现了新课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生动实践。他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导、读写结合等多种教学策略,全方位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范例和启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深入学习和借鉴肖老师的教学经验,不断探索创新,让新课标理念在语文课堂中落地生根,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