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材料的名称、特征及用途。
2.观察、比较、描述制作物品的材料,在材料的特征与其用途之间建立联系。
3.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材料,认识常见材料的特征。
4.如实记录身边材料的使用情况,并乐于分享。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材料,观察常见材料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在材料的特征与其用途之间建立联系。
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常见材料
1.提问:观察学校体育馆,里面有哪些物品?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观察、辨别、交流。
2.小结:像橡胶、金属、布料、木材这样可以用来制作物品的东西就叫材料。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做成的。刚才提到的这些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经常能见到,都是常见材料。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常见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直接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导学生从中识别出材料,进而初步认识材料,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二、探究常见材料的特征与用途
1.活动:你认识这7种常见材料吗?辨一辨,说一说它们的名称。
2.提问: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你准备怎样研究?
交流、梳理观察方法:用眼睛看颜色、透明度;用鼻子闻气味;用手摸,感受光滑程度、软硬程度;手掂一掂,感受轻重;手捏一捏、折一折,观察是否容易变形;滴一些水,观察是否防水……
3.活动:小组分工合作,仔细观察,用心比较,交流发现,每人重点选择1—2种材料,把材料信息填写在对应的材料卡上。
4.学生展示材料和材料卡,汇报观察结果。
5.活动:选择体育馆中的一件物品,尝试解释为什么这件物品要用这些材料制作。
6.提问:不同材料的用途和它们的特点是紧密相关的,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也是用这些材料做的?
学生交流,进一步补充完善材料卡。
7.活动:观察4种不同材料的手套,看一看、摸一摸、戴一戴,说一说这些手套分别在什么时候使用,它们是什么材料做的,用这样的材料制作手套有什么好处。
8.小结:不同材料做成的手套有各自的优点,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有时候,还需要把好几种不同特点的材料结合起来制作一件物品。
9.活动:观察帆布鞋,说一说鞋子有哪几个部分,分别是用哪种材料做的。
10.提问:对比自己脚上的鞋子,帆布鞋为什么使用那么多种材料?只用一种材料行吗?为什么?鞋子的每种材料都有什么好处?
11.小结:不同的材料用在鞋子不同的部位,能够发挥不同材料的优点。
12.交流:仿照观察鞋子的方法观察其他的物品,比如:自行车、椅子等。想一想同一件物品上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材料,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物品入手,通过观察、对比,结合生活经验,建立材料名称、特征和用途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研究材料的方式。】
三、生活中有些材料使用很广泛
1.活动:观察自己的文具盒和文具,说说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统计哪种材料用得最多。
2.学生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3.提问:根据统计,哪种材料用得最多?为什么生产商选择这种材料制作文具?
4.小结:塑料轻便、耐用且成本低廉,所以它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从文具到文具盒,再到我们身边的各种物品,塑料的广泛使用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设计材料应用的调查和统计活动,意在引导学生认识某些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材料与生活联系紧密。】
四、总结拓展
1.提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认识常见材料》,你有哪些收获呢?
2.小结:我们不仅认识了多种常见材料,还会运用多种方法研究材料的特征,发现了不同材料的用途和优点。
3.活动:在评价表中评价一下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4.作业布置:课后请同学们调查自己的卧室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分析一下这种材料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回顾总结自己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课后调查卧室物品的材料,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培养良好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