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教案 2025-09-17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音乐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高一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中职艺术 音乐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

——江南民歌

课题:

茉莉花

授课教师

陈徽

授课课时

1课时

授课班级

21182

上课时间

2021.10.28

上午第二节

上课地点

105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听、动、赏、唱等多种形式,体会民间歌曲的旋律之美,从而引导学生对民间音乐产生喜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活动,学生能用优美的声音、准确的节奏,演唱歌曲《茉莉花》,并表现出江南小调的婉转细腻。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学生更准确的掌握装饰音及高音演唱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茉莉花

难点:准确把握江南韵味 跟东北茉莉花做对比

教具

PPT 钢琴

步骤

名称

教学内容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师:同学们,今天啊,老师带来的一首中国民歌,它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会唱的同学可以一起唱

表演歌舞《茉莉花》 提问歌名

师:经典旋律,历久弥新。茉莉花洁白无暇的形象,早已在人们心中留下美好的记忆,如今也成为了中国的一张名片,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把它编写进了亚太地区的音乐教材里,向全世界推荐

师:《茉莉花》流传版本众多,最初是起源于清朝,南京六合传唱的“鲜花调”,后随时代发展,产生了很多的曲调变体,流传范围也非常广泛,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作品,首先走进江苏民歌—《茉莉花》

分析引导

思考回答

交流想法

初次聆听

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并思考,你眼中的茉莉花是怎样的?歌曲又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呢?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生答

师:用心聆听,我们眼前仿佛真的可以看到这纯洁无暇的茉莉花,闻到这清香四溢的茉莉香气。歌曲写出了一位少女对于茉莉花欲摘不忍,欲弃不舍的复杂心情。过渡:带着这样的向往,我们一起去学唱这首优美动听的《茉莉花》

师:请同学们跟随伴奏,用“lu”字代替歌词,轻声哼唱,边唱边思考,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具有怎样的特点,歌曲的风格是怎样的?

师:同学们聆听的非常认真,风格把握得非常准确,那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中国民歌的体裁分类,结合各体裁的特点,思考一下我们今天所学的歌曲《茉莉花》属于其中的哪一类呢?

师:深情优美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委婉细腻,演绎出小调民歌的曲折雅致。下面我们一起来演唱歌谱,边唱边思考歌曲的结构,可分为几句?

师:歌曲结构为单乐段的分节歌,结构对称,第一、二乐句各四小节,第三、四乐句浓缩为六小节,起承转合、一气呵成。

师:哪一句最难唱?

师指导拖腔 一字多音 声音靠前 多用鼻音 注意气息的连贯

师:那么同学们是否留意到,歌曲的骨干音有哪些?(提示反复出现了哪几个音?)追问:更加具有什么韵味?

师:借由传统的五声调式,歌曲更加具有浓浓的中国韵味,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茉莉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我们演唱一下歌曲。

跟伴奏 师指挥 学生演唱

师:在你们的歌声中,老师也感受到了咱们江南女子含蓄细腻的形象,下面我们一起把目光投放到祖国的北方,共同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继续边听边思考歌曲的节奏、旋律及风格

生答 教师点评

师:同学们聆听得非常认真,那么说到东北,就不得不提到东北最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师:对啦,就是二人转,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来学习二人转的挽花动作。条件限制,同学们可以拿纸巾代替手绢

学习二人转挽花

前面 体侧 一前一后 胸前交叉 体侧打开

师边唱边合动作

合伴奏 完成

分析提问

教师教唱

分析提问

分析引导

教师示范

思考回答

学生模唱

思考回答

独立演唱

学生模仿

独立表演

提问:同学们刚刚体验了热情豪放的东北茉莉花,演唱了委婉细腻的江苏茉莉花那么,同样是茉莉花 一南一北的差异为何如此巨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前后4人一组,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

师: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有着非常丰富、灿烂的文化。正因为有各个方面的南北差异,所以即便是同一首歌曲,在中国经过不同地域的流传,都散发着各自独特的音乐魅力。

师:下面我们来观看现代音乐大师——龚琳娜老师对不同地区民歌茉莉花的解读

学生观看视频

师:相信看完这段视频,大家都被龚琳娜老师那句:我会一辈子都努力所深深打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不能失去其本土性。百变茉莉,百听不厌。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去搜集不同场合,不同形式的茉莉花。下节课我们来共同分享。

教师总结

分析提问

分析整理

思考回答

师:古老的茉莉花,就像一位文化使者,它是开放的,流动的。百变茉莉,百听不厌,《茉莉花》虽来自下里巴人的民间,却走入世界最顶尖的舞台。它代表的是中国人浓浓的乡愁,一花一世界,孩子们,有你们今天的传唱,会让这朵古老的东方茉莉永远年轻,清香四溢

教师总结

反思

世上所有的教育手段都不如“自我教育”来得真切、实在、透彻、有效。总的来说,本次公开课真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以情致胜,情感育人,。当然,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尤其是考虑到时间问题,没有让更多的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课后可以通过一些多媒体手段继续拓展学生的知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