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拧螺丝的学问
江阴高新区山观实验小学 徐文星
【核心概念】
12.技术、工程与社会
【学习内容与要求】
12.2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5~6年级③知道技术对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的影响,举例说明应用适当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应用所学科学原理设计并制作出可以提高效率的作品。
【学情分析】
通过二年级下册第4单元《打开工具箱》的学习,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螺丝刀,了解螺丝刀的外观及其刀杆分为“一”字型和“十”字型,也基本能够正确的使用螺丝刀。学生不会有意识地去观察和归纳螺丝刀的基本模型是轮轴,他们对轮轴的结构特点和原理是陌生的。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 知道轮轴装置的结构特点及组成。
2. 知道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
科学思维: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分析出其原理。
探究实践:能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保持轮轴的轴不变,在轮上用力时,轮越大越省力。
态度责任:认识到机械能够省力,机械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
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
【教学难点】
分析在轴上用力的轮轴的好处。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
(1)三种大小不同的螺丝刀9套,带孔木板9块,螺丝18个
(2)轮轴实验装置9套
教师演示材料:三种大小不同的螺丝刀,带孔木板,螺丝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
模块一:体验拧螺丝,抽离轮轴模型(18分钟)
1.活动:教师提供不同螺丝刀,学生尝试拧螺丝。
2.提问:有没有完成?有什么样的感受?
3.追问:你们选择了那一把?为什么?
4.小结:看来简单的拧螺丝里还有不小的学问!
5.提问:明白了结构,螺丝刀是如何工作的?
6.小结:其实这样的有一个轮固定在一个可以转动的轴上的结构叫做轮轴结构,外面这个刀把我们称之为轮,里面这个刀杆我们称之为轴。轮转的,轴同样转动。轮轴是一个简单机械。
模块二:利用轮轴模型,验证轮轴省力(15分钟)
1.交流:螺丝刀本质上是一个轮轴结构
2.提问:我们该如何验证?
3.交流实验发现。
4.提问:同样是轮轴,同样的悬挂方式,轴上同样挂了四个钩码,轮上钩码数目却不同,这是为什么?
交流发现。
模块三:结合实验结论,解释螺丝刀省力原因(4分钟)
1.提问:你可以解释螺丝刀为什么省力了吗?为什么?
2.提问:如果让你来改一改,让螺丝刀更省力,你会如何改?
3.提问:螺丝可以选择刀把合适的螺丝刀拧,这样的螺栓,它又该如何拧?
追问:内六角扳手是如何工作的?
4.小结:其实轮不一定要真实存在的轮,只要运动轨迹是一个轮即可。
模块四:生活中轮轴结构(4分钟)
1. 谈话:其实从古到今,人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轮轴结构,你能找找生活中的轮轴结构吗?
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强化轮动带动轴动)
2. 看一看下列图片,他们是轮轴结构吗?为什么?
3. 找一找当中的轮轴结构,思考是在轴上用力还是轮上用力,各有什么好处?
【板书设计】
拧螺丝的学问
刀把(轮)
刀杆(轴)
轮动轴动
在轮上用力比在轴上用力省力
轴相同,轮越大越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