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压力同行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自己的压力来源,了解缓解压力的常用方式。
能力目标:提升觉察力,能够有意识地觉察自己在压力下的反应;掌握并运用合适的方法纾解压力。
情感目标:能接纳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做到和压力和平共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觉察自己在压力下的反应,辨别压力程度,做好应对压力的准备。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掌握并学会运用合适的方法缓解压力。
三、教学对象
初三年级学生
四、教学资源
PPT、教学活动单、水彩笔或彩色铅笔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阶段(5分钟)
1.情境导入,教师请学生立刻进行一场考试,考试内容为写下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
2.考试结束后采访学生:当你听到“考试”时的感受如何?当你完成了这场考试,你又有何感想?
3.引出压力的话题。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可以激活学生面对压力源的状态,一定程度上也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面对考试这一压力源的身心反应。
(二)转换阶段(15分钟)
1.请同学们自评一下期末考试的压力指数,0-10分(0分为毫无压力,10分为重度压力),用手势表示。并请学生思考:在这样的压力下你有哪些感受和想法?有哪些身体反应?
2.教师总结:心理压力是我们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源于环境要求与自身能力的不平衡。压力会引起我们生理和心理的一系列反应,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感受。
3.结合材料依雯的日记,学生思考依雯的压力来自何处,这些压力给她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4.教师总结生活中的压力源:学习考试、亲子沟通、同学交往、自我形象、自我期待、师生关系与社会环境。
5.学生完成教学活动单的第一个任务“压力升温之源”,辨别自己的压力源,并在不同项目处用线条和色彩形象地表示压力,线条表示压力反应,色彩表示压力程度(深色系表示压力)。教师组织学生分享。
6.请同学们根据每个项目的色彩形成自己的压力温度计(将色彩由浅到深从下到上排列)。
设计意图:该过程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压力来源,有意识地觉察自己在压力下的反应,提升觉察力。
(三)工作阶段(15分钟)
1.请学生给依雯提一些建议,帮助她缓解亲子沟通和同学交往方面的压力。
2.小组讨论不同压力的应对方法,每位同学记录下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填写在活动表第二个任务“压力降温之道”处。组织学生分享。
3.教师总结应对压力的五种常用方法:客观认识自己、学会释放压力、积极心理暗示、学会自我调节、适当进行求助。
4.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填写的方法,每有一个方法,之前的压力颜色就降一度,请同学们再完成自己降温过后的压力温度计。
设计意图:该活动能帮助学生掌握合适的方法纾解压力。
(四)总结阶段(5分钟)
1.展示老船长的故事,请同学们思考启示。
2.教师总结“压力效应”。
3.请同学们完成活动单第三个任务“与压力同行”,快速绘制自己面对压力的表情包,鼓励自己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4.课后拓展:请同学们采访自己的家人,看看近期家人是否存在压力,了解他们缓解压力的方法。
设计意图:该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压力效应,强化缓解压力的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