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荐:在小“馆”家幼儿园博物馆活动中站稳儿童立场 2025-09-22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推荐人:江阴市芙蓉幼儿园 周丽

推荐文章:在小“馆”家幼儿园博物馆活动中站稳儿童立场

文章作者:管莲

文章来源: 中国知网

文章发表杂志:《幼儿100教师版 2020.06



【文章简介】

本文围绕 “儿童立场” 这一核心,系统阐述了无锡江阴市西郊中心幼儿园在 “十三五” 课题《小 “馆” 家幼儿园博物馆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中的探索与实践。文章首先从儿童博物馆的定义和建构主义理论出发,论证了教育活动中坚持儿童立场的必要性。随后,详细介绍了 “小馆家” 理念,即通过 “馆由我建、馆由我管、馆为我用” 三大活动阶段,让幼儿全程、全身心地投入到博物馆的建设与运营中。文章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幼儿在藏品收集、策展布展和互动体验中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探究精神。最后,文章从教师支持、鼓励表达和开展有效评价三个维度,提出了教师如何在实践中站稳儿童立场的具体策略,强调将儿童立场内化为教育者的自觉追求,以捍卫和发展幼儿宝贵的自主学习能力。

【推荐理由】

1.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文章并非空泛地谈论儿童立场,而是以建构主义等理论为坚实基础,将其巧妙地融入幼儿园 “小馆家” 项目的具体实践中。理论为实践提供了方向,而大量鲜活的案例(如 “洞洞博物馆”、“机器人博物馆”)又反过来验证和丰富了理论,这种 “理论 - 实践 - 反思” 的闭环结构,使得文章内容充实,说服力强。

2.儿童主体性的深度彰显。本文最核心的亮点在于,它真正将 “儿童立场” 落到了实处。从博物馆主题的选择、藏品的收集与探究,到展览的设计、门票的制作、讲解员的竞聘,再到跨馆的互动体验,幼儿始终扮演着 “主人” 的角色。文章通过细致的过程描述,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幼儿如何在自主探究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品格,生动诠释了 “让幼儿像玩游戏一样学科学” 的教育理念。

3.对教师角色的科学定位。文章没有将教师置于 “导演” 或 “权威” 的位置,而是将其定位为幼儿活动的 “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文中提供了具体的策略,如通过提问激发幼儿思考、为幼儿搭建 “鹰架” 支持其深入探究、鼓励多样化的表达等,展示了教师如何在不干预幼儿自主性的前提下,巧妙地推动活动向更深层次发展。这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专业指导。

4.评价体系的全面与创新。文章提出的评价体系突破了传统的结果导向,强调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更重要的是,它将幼儿纳入评价的主体,通过 “博物秀”、“博物投票”、“博物辩论” 等方式,让幼儿在评价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关注知识技能,更关注幼儿的学习品质和情感态度,体现了对儿童全面发展的关怀。

综上所述,本文对于深化幼儿园科学教育改革、推动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建设、以及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推广意义。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