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明清名师工作室2025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研究的平台、展示的基地、名师的加工厂”定位,聚焦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科研创新,推动AI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发挥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区域教育质量提升。
二、核心目标
- 团队建设:培养3-4名县市级骨干教师,形成“领衔名师-骨干成员-青年教师”成长梯队。
2.教研深化:完成1项省级课题立项,开发10节AI融合精品课,形成可推广的教学范式。
3. 辐射引领:开展公开课、专题讲座不少于10节,建成工作室资源共享平台。
三、主要任务与实施措施
(一)分层研修:夯实教师专业基础
- 理论铸魂工程
每月开展1次政策理论学习,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每季度撰写1篇学习反思。
推行“双书共读”计划:推荐《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手册》,年末举办读书报告会。
2. 技能精进行动
组织 “同课异构”活动,每月1次集体备课,每季度1次跨校公开课,年末评选优质课例。
(二)专项研究:破解教学核心难题
- 课题攻坚计划
3月确定核心课题(“高效课堂”),5月完成省级课题申报,每月召开课题推进会。
成员每人承担1个子课题,结合教学实践形成阶段性成果(如教学案例、调查报告)。
2. 资源建设项目
建立工作室资源库,收录优秀教案、微课、试题等资源,每季度更新不少于20项。
开发“活页式教材”“跨学科实践项目”,融入学科前沿与科研成果,10月完成资源汇编并推广。
(三)辐射引领:放大示范带动效应
- 精准送教行动
4月、9月分赴南北教育共建学校-灌云中专,开展“AI教学示范课+评课研讨”活动。
建立“1+N”帮扶机制,每位骨干成员结对2名乡村青年教师,定期进行线上指导。
2. 成果传播矩阵
运营工作室公众号,每月推送教学案例、研究心得;联合区域教研平台开设“名师专栏”。
12月举办年度成果展,展示课题报告、精品课例及学生竞赛获奖作品。
四、保障机制
- 制度保障:实行例会制(每月1次)、考勤制、成果共享制,规范活动记录与资料留存。
2. 经费保障:预算2万元,用于专家劳务费、培训差旅费、资源开发费等(参照标准)。
3. 考核评价:建立成员成长档案,从研修参与、课题研究、辐射贡献三方面量化评分,结果与评优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