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佳2025.5.9校级公开教学实录 2025-09-25
网站类目:课堂实录 活动级别:国家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教育局 执教时间:2025-09-25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阴中专办学点

 

课题名称

商品走私

授课教师

庞佳

所属课程

市场营销

授课班级

22120

授课时间

5/9

授课时数

2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商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她们已学习了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等课程,对渠道策略相关已有基本认知。学生实践能力较强,对商品流通渠道有好奇心。

教学目标

明确什么是走私,掌握走私行为的表现形式,知晓违规行为的特征,掌握不同分类下走私罪的内涵,能根据实际情况判定走私行为、违规行为和走私罪,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报关员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

走私行为的表现形式,走私罪的两种类型

教学难点

走私行为、违规行为和走私罪的判定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探究法

特色创新

科学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探索的空间;结合热门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报关员职业素养。

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任务

1、看电影《我不是药神》

2、在校园中收集老师、同学对走私的理解

3、完成泛雅平台课前练习

完成课前任务

摸底

打基础

课堂导入

视频:海关缉私局追缉走私

教师:大家眼里的走私是否就是如此?是否觉得我这么乖巧怎么会走私呢?

情境选择:你觉得有问题吗?

每组学生举牌“会”或“不会”,根据结果教师在表格中累计偷逃税款数额,并最终给出法律后果。

学生:我怎么就坐牢啦?!

教师:因为“走私”!

观看视频

游戏互动

设置疑问

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

一、什么是走私?

1、走私定义。

2、思考:为什么小游戏中有同学坐牢,有同学只是行政处罚呢?

相关法律法规:违规行为、走私行为、走私罪。

要全面了解走私的行为特征,我们先来解读走私行为。

二、走私行为

1、定义:《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

2、走私行为的表现形式(6)

1)未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机关批准,从未设立海关的地点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经出境的。

关键要素:未设关地+未经批准+禁、限制/应税的

2)经过设立海关的地点,以藏匿、伪装、瞒报、伪报或者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

关键要素:经过海关+欺骗方式+禁、限制/应税的

3)使用伪造、变造的手册、单证、印章、账  册、电子数据或者以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管擅自将海关监管货物、物品、进境的境外运输工具,在境内销售的。

关键要素:海关监管货物:“无证、未税”状态

4)使用伪造、变造的手册、单证、印章、账册、电子数据或者以伪报加工贸易制成品单位耗量等方式,致使海关监管货物、物品脱离监管的。

关键要素:海关监管货物:脱离监管、逃税

5)以藏匿、伪装、瞒报、伪报或者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管,擅自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海关监管货物、物品,运出区外的。

关键要素:海关监管货物:脱离监管、逃税

6)有逃避海关监管,构成走私的其他行为的。

 托底条款

总结:走私行为基本表现形式:

故意欺骗+逃税、逃证、逃监管

法律后果:行政处罚:罚款(最高可处货物等值或应缴税款3倍罚款,或人民币5万元)、没收、补缴

如果主观和客观只犯一个呢?——违规行为

三、违规行为

1、违规行为的含义

2、违规行为的特征

1)客观:逃税、逃证、逃避监管、监管货物擅自内销、不该带的带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主观:无意的、过失性的;

2)主观:故意欺骗的手段,客观:没有产生逃税、逃证、逃监管等实质性危害结果。

案例:个人行李箱

法律后果:行政处罚:罚款(最高可处货物等值或应缴税款2倍罚款,或人民币5万元以下)、没收、补缴

四、走私罪

走私罪——在走私行为基础上情节更严重。

走私罪分为“走私特殊对象”和“走私普通货物”两类:

1、走私禁止进口或出口的物品

武器弹药、核材料、假币、贵重金属、珍贵动物制品、文物、珍稀物及制品,淫秽物品、废物、毒品等

案例:走私高仿玩具枪

2、走私普通货物、物品

1)自然人累计偷逃应缴税款(包括关税,增值税,消费税)≥10万元

单位偷逃应缴税额≥20万元

案例:空姐代购判刑

2)为走私提供运输资金等方便——共犯

3)非法直接向走私人收购走私物品

教师问:可否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呢?

(4)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全国通关一体化+大数据

3、法律后果:

刑事处罚:

普通货物、物品罪:

偷逃税额10-50万元: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1-5倍罚金;

50-250万元:3-10年有期徒刑,并处1-5倍罚金;

250万元:10年以上至无期徒刑,并处1-5倍罚金或没收财产。

禁止类物品罪(如毒品、武器):

最低5年有期徒刑,最高可判无期徒刑或死刑(如走私毒品情节特别严重)。

课堂练习:

校园采访视频:“你对走私的认知?”

老师:大家的看法是否正确呢?

学生:不向海关报关——禁、限制/应税的

  个人偷逃税款——≥10万元

  海外代购——在合理范围内的自用物品可以免税或者征收较低税率的行邮关税;涉及虚假申报,属于走私行为

  水货数码产品——当然是走私,大量直接向走私人收购的“以走私论处”,只买了1部,就不算“走私”

教师讲授

学生思考

课前让学生在学案上圈出关键词,教师形成词云,展示词云

教师讲授

提炼要点

学生总结

教师提问

学生讨论

回顾案例

得出答案

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

进行判定

教师讲解

学生讨论

教师引领

摸底展示

设置悬念

明确国家行政条例

锻炼总结归纳能力

结合走私行为,提升学习迁移能力

回应导入

职业情境

融入思政

结合生活实际,学生能讨论

回应悬念

练习巩固

解决难点

课堂回顾



师生

共同总结

巩固所学

课后作业

1、完成学案纸

2、上网了解刘大蔚走私武器案、空姐代购案、陆勇代购假药案等更多细节,寻找更多走私相关案例,上传泛雅平台进行讨论。

布置任务

练习巩固

备注:教案字体统一为小4号宋体。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