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专题讲座

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发布日期:2016-08-22 21:34:07     来源:zhangmingjiang

浅谈高中英语课程中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时时处处都能明显地感受到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针对科学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初步尝试。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   科学教育资源   开发与利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因而,在高中课程教学中开发利用科学教育资源势在必行。

那么,什么是科学教育呢?

科学教育即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教育,起源于美国。科学教育是以全体青少年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自然科学学科教育为主要内容,并涉及技术、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整体教育,以期使青少年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把握科学本质,养成科学精神,全面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并通过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合格公民,发展社会生产力,改良社会文化,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

     在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介绍科学知识的内容,例如,基因复制知识,人类与自然知识,电子产品知识,环保知识,医学技术知识,网络研究知识,等等,合理的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掌握,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一.目前学校科学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

1.许多教师认为缺乏配套的教材,却对英语教材中包含的科学教育资源资源视而不见。

2.许多教师认为科学教育资源开发的主体是科学家,却忽视了教师本身应起的作用。

    因而,调动广大的一线教师,充分运用英语课程开发利用科学教育资源,使得班级课堂成为利用课程资源最重要的载体。它能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如亲临其境,能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增进与社会的密切关系,这正是目前中学生所缺乏的。

二.高中英语课程中的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尝试

 高中英语课程中科学教育资源无处不在,且涉及领域广泛。笔者简单列举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章节:

模块

单元

内容

模块一

U3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

Weight-loss pills and health

模块二

U1 Tales of the unexplained

The UFO,the YETIS

 

U3 Amazing people

he curse of the mummy ,Yang Liwei

模块三

U3 Back to the past

The lost civilizations

模块四

U3 Tommorrow’s world

Realcine-virtural reality

模块五

U2 The environment

Economy or environment,must we choose? The Yangtze river

 

U3 Science and nature

Cloneman and nature;GM food

模块六

U1 Laughter is good for you

Laughter is the best medicine

 

U3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Cultural differences

模块七

Unit 1 Living with technology

TV and audio devices;Are  mobile phones safe?

 

Unit2Two life-saving medicines

Medicinepenicillin;aspirin;

Chinese accuuncture

 

U3 The world online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fe

 

U4 Public transport

The first underground;traffic accidents and Road safety

模块八

U4 Film and film events

Harry Porter and Philosopher’s stone

模块九

U2 Witnessing time

The Acropolis now

模块十

U3 Protecting ourselves

Just say no to drugs/aids

模块十一

U3 The secret of success

Sir Clive Sinclair-the man who brought technology to the man in the street

 

中学生科学素养现状调查表明,目前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存在很大问题,主要表现在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大的偏差,科学态度,责任心不强,对科学研究方法过程不甚了解,将知识运用于生活的能力不强。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习方式单一,缺乏创新精神和自主精神。因而,在高中英语课程中开发利用科学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显得尤其重要。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课程中的科学资源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加强科学方法的引导,引领学生自行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精神。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出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科学情感可以帮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克服困难,深入开展探究活动。例如:在教学模块二第三单元Amazing people中 Project里我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杨利伟时,要求学生先查找杨利伟的成长经历,并找出中国航天史相关的信息。学生对登月第一人的兴趣浓厚,特别加上我国近年来航天史发展迅速,从神舟一号到十号甚至天宫一号的对接成功等,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及爱国情感,并使得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浓厚的科学兴趣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地思考问题,学习主动参与,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如:在教学模块二U3The curse of the mummy 中,学生对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及其中的干尸的保存极为感兴趣,适当的图片及VIDEO的引导,更激起了学生对干尸保存及其诅咒的探究热情。通过学生对盗墓者离奇死亡原因的辩论,得出科学的结论:是病菌而非诅咒导致其死亡。在这些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对课文的学习热情高涨,主动参与探究,学习效果也有很大的提高。

2、不断拓展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养成深入探究的科学态度。

科学知识是人们提高认识水平开展科学活动的基础。英语教材中有很多介绍科学知识的内容,例如,基因复制知识,环保知识,医学技术知识,网络研究知识,人类与自然知识,电子产品知识,等等,这些均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例如:模块四U3 Tommorrow’s world中Realcine-virtural reality一文中,讲到在高科技Realcine这一模拟现实中,可以通过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实现到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愿望,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神奇,引导他们深入的探究这一科学事实。课前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科学知识,特别是联系到现在好多3D,4D,5D电影等,不断拓展相关教学资源,使学生兴趣大增。课上用辩论的形式使学生再次认真审视 RealCine 的优缺点,引发了学生对Realcine及其相关科技的探究,使其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使全班学生都积极地思考,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了深入探究的科学态度。又如:在教学模块六U3 Cultural differences一文时,以电影《刮痧》导入,让学生感受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引起对文化差异的重视。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后,布置学生课后查阅各地有趣的文化差异,并分组撰写研究报告,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

3、结合科学探究,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方法的核心部分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即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教学中应该结合实例倡导科学探究,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并形成实事求是,善于思考、认真负责,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通过分析课文中科学家们的成功事例,不断的进行渗透教育,引导学生养成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锤炼一丝不苟、永不言弃,不断创新的精神。例如:在学习模块七Unit 1 Projec Are using mobile phones safe?一文时,通过学习英国科学促进会得出报告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一定要进行调查、实验,以事实为基础,靠数据说话,方能得出结论;同时,引导学生探讨手机的利弊问题,使学生建构辩证认识事物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看待问题,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态度。使学生通过思考、推理和概括,不断领悟探究过程,同时学会探究方法,从而提高探究能力,并借此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手机的使用问题。再如:模块七Unit2Two life-saving medicines文中提到Fleming在试图把penicillin提练为一种药物时,开始时没有能够做到,但是“Fleming did not give up”,最终为医学以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从而对学生渗透了一种坚持不懈,永不言弃,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4、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训练学生科学创新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使学生突破思维惯性,改变思维方式,锻炼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想象力。可以说想象和创新是科学素质的要素之一,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课文中的有关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模块五Unit3The perfect copy一文是一篇科学报告,在学生对克隆的优缺点深入了解后,布置他们仿写一篇短文If you have a chance,what will you clone?Why?同学们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提出了很多奇思妙想。又如:在学习模块七U4 Public transport时,在学生学习了buses,coaches,ships,aeroplane,steam trains,underground trains,the maglev train等交通工具及课文The first underground in the world 后,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并撰写有关未来交通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的海报。要求学生大胆想象,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同学们通过分工与合作,制作出了令人耳目一新,图文并茂的精美海报。海报张贴评比的过程中,不断听到师生们发出的惊叹声,为自己或其他同学的想象力及创造力而惊叹不已。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高中英语课程中有很多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教师要注重开发其中的科学教育资源并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 注意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积极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总之,合理开发利用高中英语课程中的科学教育资源,必然会将对学生的科学教育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以适应科技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袁运开,蔡铁权主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70.

[2]《格物入门》在日本的流播-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 第1期 (6)

[3]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01,1-2.

[4]顾志跃.科学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6.

[5]中国科学院.《2001科学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87.

[6] 徐卫东.六步联动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J].上海教育科研, 2010(12):63.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