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莲老师年度个人总结~~
我的教育成长 “助推器”
敔山湾实验学校 陈 莲
在名师工作室的宝贵时光里,我如同搭乘上高效的教育成长 “助推器”,在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同伴们的相互扶持下,我在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等多个层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总结。
一、教学专业精进之路
(一)三年级新教材单元整体教学革新
在教学专业精进方面,我主要的收获有两大块,...
在导师黄慧校长的精心组织下,下半年,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将研究重心聚焦于三年级新教材的单元整体教学。每次新教材培训课程,我和工作室的小伙伴一样,都全身心投入,深度思考,认真撰写每一次的学习感悟。去剖析每个单元的主题脉络、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力求从宏观视角把握教材架构。
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在黄慧校长的带领下,我全程参与了澄江一片三年级上册《Unit5 She is my mother》单元整体教学的磨课活动,从主题的定位、目标的设定,活动的设计以及评价反馈的形式等方面,我都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未来,我将继续带领学校老师深入新教材的研究,在主题定位上更加注重挖掘主题的多元内涵与现实关联,使每一个单元主题都能成为连接学生生活与知识的桥梁。目标设定方面,学会精准剖析学生的现有水平与潜在能力,确保所设目标既能契合课程标准要求,又具有适度的挑战性,激励学生不断突破自我。活动设计时,充分汲取《Unit5》的成功经验,持续创新。尤其是综合板块,体现其活动的趣味性与互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知识,提升综合素养。在评价反馈环节,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增加学生自评与互评比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与合作精神。
(二)跨学科教学融合探索
跨学科教学融合的探索也是我这一年来的重要收获之一。在“江阴市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我带领学校团队教师,在黄校的指导下,共同探寻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致力于打造高效的学科融合课堂。
在磨课过程中,我们遭遇了诸多挑战,如学科融合度的精准把握、教学内容侧重点的确定以及学生学习成果的科学评价等。但通过不断地研讨与实践,我们逐渐攻克难关。我也深刻认识到跨学科教学绝非简单的学科堆砌,而是要挖掘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知识的有机迁移与运用。同时,始终将学生置于课堂中央,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科研能力进阶之旅
在教科研能力进阶方面,主要是论文和课题的收获。
(一)论文写作与发表突破
我系统学习了论文选题与写作的方法技巧。黄校组织了杂志社的编辑对我们的论文进行了“一对一诊断”,从论文结构的搭建、内容的充实到语言表达的优化,都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建议。为我们传授了从教学实践中敏锐发现问题、将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的秘诀,以及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数据分析与论文撰写的全流程要点。
(二)课题研究与实践应用
除论文写作外,黄校还组织我们学习了课题选题与撰写的方法。引领我们洞察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精准确定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在课题撰写过程中,从课题的提出背景、研究目标的设定、研究内容的规划、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步骤的安排到预期成果的展望,工作室的小伙伴们都给予了详尽的指导。
在此基础上,本年度,我深入推进个人专项课题研究工作,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计划于下半学期完成结题。在此过程中,我将研究成果凝练成论文,其中《小学英语单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及《“人与自然”视角下小学英语四季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两篇论文,双双荣获无锡市优秀论文和教科研论文二等奖,充分彰显了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三、多元学习拓展视野
工作室的学习活动丰富多元,除了教学、教研能力水平的提升,在其他方面,黄校同样组织了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让我受益良多。
(一)语音教学理念革新
比如,张晴教授从多方面为我们的语音提升指明方向,如分析元音、辅音受母语负迁移影响的发音问题,让我对自身语音缺陷有了清晰认知。教授强调发音要遵循准确性、流利度、表现力的顺序提升,纠正了我以往的误区。通过前测录音分析及绕口令练习,我在实践中改进了连读、爆破等发音技巧。此次培训让我深知规范语音对教学的关键作用,今后我会利用所学及教授推荐的资源,坚持不懈提升自己,助力学生口语发展。
(二)课内外融合教学实践
还记得来自上海的王劲春老师的示范课堂,以绘本为依托,巧妙解决了中年级学生语言储备不足却要提升素养的难题,其慢节奏、简约设计背后蕴含的深度思维启发了我对教学的新思考。课后交流与沙龙活动,使我明晰了英语教学要挖掘文本育人价值,在语言可控范围内激发学生思维。
未来我校典范阅读的教学中,我会借鉴这种教学模式,以主题为核心整合多学科内容,如在英语阅读课融入美术元素展示故事场景,增强趣味性。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实现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语法教学创新探索
在研讨中,我明晰了主题意义探究对语法教学的关键作用,教师应立足单元整体与学情引导学生,像王老师和刘老师的课例那样,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让我更加明确在今后的语法教学中,我会先深入剖析教材单元主题,整合相关语法知识与主题情境。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情境模拟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运用语法。同时引导学生挖掘主题意义,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提升英语综合素养,努力打造高效且富有深度的语法课堂。
(四)教学主张交流启发
24年的年尾,有幸参加“锡教名家”培养对象的教学主张报告会,让我有机会聆听了各位名家的教育教学主张,深刻领略到了教育理念的多元与深邃。他们的教学主张虽各具特色,但都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核心理念,高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导师黄校 “以儿童为中心,打造绘声绘色的英语世界” 的理念,让我意识到教学要紧扣学生兴趣与需求,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专家的点评更是振聋发聩,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兼具大爱与智慧,不断反思成长。
还记得马维林教授说“教师最崇高的荣誉就是被学生铭记,教师最美的样子是不断向上生长”。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也始终抱着不断向上成长的决心,将积极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努力找出自己的专业所长,努力从教科研入手,
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
2024在黄慧名师工作室的这一年,无疑是我收获满满的一年。未来,我将持续借助这一 “助推器” 的力量,不断学习,将所学知识与技能深度融入教学实践,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更多力量。同时,我也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工作室的各项活动,与其他成员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