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月考卷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生物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中发生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了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B 静脉注射一定量生理盐水后,机体血浆渗透压会上升
C. 血浆和淋巴液都是免疫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D. 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会大量渗出细胞外液,通常需给患者输入红细胞悬浮液来维持内环境稳态
2. 神经系统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使得机体能够保持协调与稳定。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枢神经系统不包括下丘脑和脑干
B. 外周神经系统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
C.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相反
D.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两大类
3.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有促进唾液腺分泌的作用,但刺激交感神经所分泌的唾液,水分少而酶多;刺激副交感神经所分泌的唾液,水分多而酶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交感神经兴奋时,利于消化食物,但不利于吞咽
B.支配唾液腺分泌的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分别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C.自主神经系统促进唾液分泌,此过程同时也受到大脑的控制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配合,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4.当头部受到外力冲击时,脑部组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最终导致脑部组织水肿。医生常通过静脉注射高渗甘露醇溶液,以达到缓解相应症状的效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减肥而长期节食,也可能造成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进而引起脑部组织水肿
B.水、葡萄糖和尿素分子均能在患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进行互相交换
C.向静脉注射高渗甘露醇溶液后,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的副作用
D.头部受到外力冲击时产生的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
5. 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依赖突触,图1所示为多个神经元之间联系示意图,为研究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用同强度的电刺激进行实验:Ⅰ、单次电刺激B,Ⅱ、连续电刺激B,Ⅲ、单次电刺激C,用微电极分别记录A神经元的电位变化表现如图2。(注:阈电位是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由Ⅰ可知,刺激强度过低不能使神经元A产生动作电位
B. 由Ⅱ可知,在同一部位连续给予多个阈下刺激可以产生叠加效应
C. 由Ⅲ可知,神经元A电位的形成与神经元B释放神经递质的量不足有关
D. 静息电位的数值是以细胞膜外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值定义为0mv
6.渐冻人是指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叫运动(传出)神经元病。它是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等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如图为渐冻人的某反射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接受适宜强度的刺激后,产生静息电位
B.以针刺②,渐冻症患者不能感觉到疼痛
C.③的递质与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
D.若刺激S处,渐冻人的M发生轻微收缩,但该过程不是反射
7.“难忘今宵,难忘今宵,不论天涯与海角...”,熟悉的歌声常常让人不由自主地哼唱甚至随之起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听歌时身体会不自觉的跟着音乐律动,该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B.有人喜欢听歌跟唱,这一行为仅受大脑皮层言语中枢S区的控制
C.唱歌时需有意识地控制换气,该过程需要下丘脑对呼吸肌的直接调控
D.歌词能被记住可能与大脑中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
8.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时,可通过反馈调节促进下丘脑分泌TSH
B.血钠含量降低时,醛固酮分泌增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C.寒冷环境下,交感神经支配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素
D.血浆中高浓度葡萄糖与胰岛B细胞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后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9.某人因车祸造成脊髓在胸部折断,出现小便失禁现象,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便失禁说明排尿反射不复存在
B. 脊髓在胸部折断导致脊髓中的排尿中枢被破坏
C. 脊髓在胸部折断导致大脑不能调控脊髓控制的排尿反射
D. 针刺该患者下肢,患者下肢有反应,也有感觉
10.脂肪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蛋白Leptin可使兴奋性递质5-羟色胺的合成和释放减少,阻碍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脂肪细胞通过释放Leptin使5-羟色胺的合成减少属于体液调节
B. Leptin直接影响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静息电位
C. Leptin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影响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D. 5-羟色胺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减少,导致Na+内流减少
11.在激素发现与探究过程中科学家设计了许多巧妙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实验中,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为减法原理
B.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实验发现,在盐酸作用下,胰腺分泌促胰液素,促进胰液分泌
C.班廷从结扎胰管的狗中得到胰腺提取液,注入患糖尿病狗的身上,该实验没有对照
D.沃泰默通过剪下小肠,刮下黏膜,制成提取液来排除神经调节对胰液分泌的影响
12.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厉行禁毒是我国一贯的立场和主张,青少年要掌握毒品致病机理的相关知识并做好禁毒宣传。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使多巴胺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功能,据图示判断,说法错误的是( )
A.服用可卡因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会增多
B.吸食毒品会使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减少
C.图中结构③具有特异性,神经递质通过③进入神经元
D.“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会出现焦虑、失望、抑郁等情绪
13.动物受伤后总会舔舐伤口,是因为其唾液内含有一种叫神经生长因子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以杀死细菌,预防感染并加快伤口愈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脊髓、胸腺、脾脏、淋巴结都属于免疫器官
B.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分泌的
C.神经生长因子杀死细菌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D.与神经生长因子合成、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核
14.如图是健康小鼠从温度为T1的环境进入T2的环境后,机体散热量随时间变化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T2低于T1,低温刺激冷觉感受器并产生兴奋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B.进入温度为T2的环境一段时间后散热量降低与骨骼肌战栗有关
C.进入温度为T2的环境后,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均增加
D.进入温度为T2的环境后,散热量改变的同时会产生冷觉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全对得3分,答对但不全得1分,答错不得分,共15分。
15.篮球队员在比赛中眼睛看准篮筐位置,经脑分析处理信息,传出信号给手臂完成精准投篮,这是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下列关于篮球运动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发生时,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
B.躲避对手进攻时,大脑皮层可接受躯体运动神经传来的兴奋
C.长期训练形成的条件反射使运动员在场上具有更强的预见性和灵活性
D.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不参与调节
16.液体疗法是指通过补充或限制某些液体以维持机体体液平衡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用5%葡萄糖溶液(血浆等渗溶液)、10%葡萄糖溶液、5%NaHCO3溶液等进行输液治疗。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治疗酸中毒时,5%NaHCO3溶液能直接起到改善患者血浆pH作用
B.特殊情况下如低血糖时,使用10%葡萄糖溶液主要为患者提供能量
C.注射5%葡萄糖溶液后,若葡萄糖大量消耗会导致患者的渗透压升高
D.液体疗法的目的是恢复或维持患者正常的体液容量、成分和理化特性
17.科学家以果蝇为实验材料揭示了AC—DN1P—PI神经介导的高温促进夜间觉醒的调控过程,如图所示。高温使阳离子通道蛋白TrpA1被激活,AC神经元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传导最终抑制PI神经元兴奋,从而促进夜间觉醒,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高温引起夜间觉醒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B.神经递质CNMa与其受体结合不会使PI神经元发生电位变化
C.干扰AC神经元中TrpA1的合成会使高温促进夜晚觉醒的作用减弱
D.用药物抑制CNMa的合成和释放,可降低高温环境中的睡眠质量
18.如图为人体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关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切除垂体前叶,则激素①的分泌会增加
B.③、④两种激素都可以促进机体产热
C.饮水量相同,寒冷环境中⑤的分泌量会多于炎热环境
D.图示调节过程中,皮肤分泌的汗液会减少
19. 健康志愿者参与两次血糖调节相关实验。第一次口服葡萄糖,检测其血糖和胰岛素浓度变化;第二次以静脉注射葡萄糖模拟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浓度的改变程度,检测血浆胰岛素浓度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给志愿者注射的葡萄糖总量和口服的葡萄糖总量不相同
B.曲线Ⅰ在 时之后下降的原因是血糖在肾脏中进入尿液排出体外
C.给志愿者口服葡萄糖比注射葡萄糖能更有效地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D.志愿者血糖浓度既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又受到胰岛素作用的调节
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7分,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
20.(12分)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四种体液,①②表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D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 [ ] 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的环境;其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2)B体液经过循环汇入C中。B、C的成分相近,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 。
(3)如果②代表O2,由体外进入到组织细胞需要 (系统)协助完成;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
(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 的液体会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 。
(5)若图示是肝脏组织细胞的内环境,那么肝炎病人化验时,需取图中的[ ]液体进行化验,会发现转氨酶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肝细胞膜的通透性 。
21.(12分)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微素,其分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胰高血糖素分泌异常 可引发II型糖尿病的形成。下图1为正常人体内血糖浓度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机制图,图2为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机制图,图3和图4分别表示甲、乙和丙三名检测者的餐后血糖浓度和膜岛素浓度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健康成年人正常的血糖浓度范围是 。机体血糖浓度较低时,位
于 的血糖调节中枢兴奋, 通过 (选填“交感神经”或“副感神经”)作用于胰岛A细胞,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岛A细胞的表面还具有胰岛素受体,体内胰岛素含量升高时,胰岛素可与之结合,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 。
(2) 据图1可知,当胰岛A细胞中的葡萄糖 (选填“高于”或“低于”)一定数量时,可促进谷氨酸盐的释放。细胞外的谷氨酸盐与膜上的 结合,导致胰岛A细胞细胞膜外的电位发生 的变化,激活Ca2+通道,促进胰高血糖素的释放。
(3) 胰高血糖素经 运输到肝脏,可与肝脏细胞的受体结合,进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提高了cAMP含量,使蛋白激酶A被激活,促进 过程,导致血糖得以上升。
(4) 餐后2h血糖浓度≥11.1mmol/L常被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依据之一,据图3分析可初步判断检测者_ 可能患有糖尿病。进一步检测发现其中一位检测者体内的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值,结合图4数据,试解释其餐后2h血糖较高的原因有 (2分)。
22.(11分) 电压门控钙通道是位于突触小体细胞膜上、通过感受电信号控制Ca2+进入细胞的蛋白质。钙通道可将细胞膜两侧的电信号变化转变为细胞内部的化学信号,引起一系列反应,钙通道是重要的药物作用靶点,与疼痛、心血管系统疾病等都密切相关。请据图回答:
(1)研究发现,病理状态下炎症物质会促进痛觉的形成,痛觉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由图1、2可知,炎症物质可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
(2)研究表明:Ca2+会抑制Na+内流,从而影响神经细胞兴奋性。据此分析低血钙引起肌肉抽搐的原因是低血钙_______(填“增大”或“减少”)对Na+内流的抑制作用,使神经细胞兴奋性_______(填“持续”或“减弱”)。
(3)乙酰胆碱(Ach)是人体内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图3是Ach在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其中①~⑤表示相关的结构或物质。突触前膜通过_______方式释放Ach,Ach通过突触间隙_______(填迁移方式)到③附近,进而与③特异性结合,从而激活_______离子通道,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反应。Ach发挥作用后,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被_______,产生的胆碱会通过⑤进入突触小体内,这种机制既能满足突触小体对胆碱的需要,又能减少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支配心肌的某神经兴奋并释放出Ach后,心肌细胞膜上的K+通道被激活,K+外流增加,对心脏活动产生_____(填“兴奋”或“抑制”)作用。
(4)止痛药(如“杜冷丁”)能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但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同时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也不变,据此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1分)小熊猫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主要分布区年气温一般在0~25℃之间。测定小熊猫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时的体温、皮肤温度(图1),以及代谢率(即产热速率,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见,在环境温度0~30℃范围内,小熊猫的皮肤温度随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而体温却能保持 ,这是因为在 调节方式下,机体实现 的平衡结果。皮肤散热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 方式进行。
(2)图2中,在环境温度由20℃降至 10℃的过程中,小熊猫代谢率 ,支配血管的 (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皮肤和四肢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
(3)图2中,当环境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小熊猫分泌的 (2分,填写激素的名称)增加,提高了细胞 ,使机体产热增加。
(4)通常通过检测尿液中类固醇类激素皮质醇的含量,评估动物园圈养小熊猫的情况。皮质醇的分泌是由 轴调节的。使用尿液而不用血液检测皮质醇,是因为血液中的皮质醇可以通过肾小球的 作用进入尿液,而且还能避免取血对小熊猫的伤害。
24.(11分) 下图1为哺乳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A、B代表激素名称。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所代表的腺体名称是________,激素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①表示______作用,③表示__________作用。
(2)人体在受到低温刺激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___________,此过程中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腺体甲、乙的部分甲状腺激素受体受损,则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大脑海马区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合成。BDNF与突触的连接形式密切相关,可以促进学习记忆。长期高脂膳食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学习能力下降。科研人员为探究从蔬菜中提取的物质X是否可以降低高脂膳食的危害,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下表中的实验目的和简要操作.
实验步骤的目的 |
简要操作过程 |
分组编号 |
将①_________________的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编号甲、乙、丙。 |
进行对照实验 |
甲、乙两组分别给予正常膳食、高脂膳食饲喂,丙组给予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饲喂。 |
测定实验结果 |
培养一段时候后,检测3组小鼠体内BDNFmRNA和BDNF的含量,结果如图2和图3。 |
分析实验结果 |
物质X的作用机理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