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听新蝉叶底声,傍树寻梅终成诵 ——初中英语听说与背诵能力相互促进再审视 2020-10-19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时听新蝉叶底声,傍树寻梅终成诵

——初中英语听说与背诵能力相互促进再审视

江阴市夏港中学   孙建英

【内容摘要】:《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听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英语教学要重视听力训练和口语能力培养。” “起始阶段的教学要从听说入手”。听说能力的提高为发展学生其他各项能力如读、写的能力起到促进作用。而加强学生英语背诵能力,有助于学生汲取文化营养,加深文化底蕴;有助于学生习得自然语言,提高交际能力;有助于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听说能力 背诵能力 互相促进 教学方法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发现默写差的学生基本上都听不懂,不会读,不会说。默写差,导致听力、口语、笔试题得分都很低。但是我又在想:是不是就是因为学生听不懂,不会读说,才导致不会背英语默写差的呢?所以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

仔细观察孩子学习语言,一般孩子从生下来到会整句说话一般至少要经过三年的时间。那么在这三年中孩子都在干什么呢?他们虽不说话,却在用心地观察、静听,大量收入信息。大人耐心地以各种方式让孩子听懂他们说的话,然后反复教孩子说出所听到的东西。外语教学研究表明,学习英语首要的因素是听得懂,如果听不懂,也就谈不上会说,会用,听总是先于说。因为语言的主要功能在于交流——你说我听,交流得多了,很多东西自然而然就在脑子里生根发芽了,在听说的过程中无形地提升了背诵能力。

一、听说能力促进背诵能力的提高

1、听说领先,听得懂,说得好,为背诵英语作好铺垫    

由于汉语与英语在音、形、义、句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时,如果不能听懂,也就不会读说,文字的形义也就不能背会。聆听先行,聆听驱动,聆听为纲,是一切语言学习的不二法门,语言学习是大脑对声音的加工过程,把声音与情感、声音与语义及语法联系起来的过程。学习英语要把听说领先法贯穿于整个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把语法书写、交际应用、语言知识翻译等能力揉合进去,这样才能学好英语。学生初学英语时,有很强的新鲜感,学生很好奇身边的东西用英语应该怎么说,有了想说的强烈愿望,就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从学习英语的一开始就养成一个愿意认真去听别人说英语的好习惯,大胆模仿录音的习惯。比如,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礼貌语言:hello,nice to meet you, how are you today?I’m sorry,thank you,can you help me?Excuse me等。还可以从最简单的课堂教学用语着手, 如:open your books ,turn to Page 1o, hands up, sit down please,look at the blackboard …等组织教学,听习惯了,也就慢慢会说了,好奇心就得到暂时的满足。这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将课堂上的这种机械的听说扩展到生活中去,使学生的好奇心转为说英语的兴趣。

 2、持久反复,听说成习惯,不背也会诵

授新课前,坚持让学生先听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然后根据所听内容来做一些简单的练习。如:判断句子的正误或回答问题等,问些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内容由简到难,这样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同时尽可能地要求学生使用英语来回答,真正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听说英语能力的目的。我平时还坚持课前两分钟讲英语。新课开始前的两分钟定为讲英语的时间,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学生可选择自已感兴趣的话题,如值日生作筒短的值日报告、讲天气、讲班级情况、讲社会新闻等等。底下的学生则可以起来复述,或针对值日生所讲内容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学生既开口讲了英语,训练了听力,又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也为听说训练提供了场所和机会。
       3、“听”着标准音“说”对读音,背会英语可以事半功倍

教材配备了磁带,光盘等音频、视频资料,学生可以反复播放,直到听懂为止,并且可以反复模仿正宗读音。因为很多学生在默写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可以体现出读错的缘故,如:advertisement 写成abvertisement, b—d 一个字母之差,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果读对,岂会写错?其实背诵词组和句子也是,读音对,背起来就轻松很多。因为要应对各种考试,我舍不得让“读,说”占去很多时间,知识点默写抓得比较紧。一般我在新课教完后的第二天默写,但是每天默写十几个学生默得一塌糊涂,让我着急上火,头疼不已,办法想了一个又一个,他们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这次我尝试了新的方法:教完新课后不立即默写,第二天喊学生起来读说第一天教的内容,第三天读说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内容,以此类推,以达到背诵的效果。我发现学生在此过程中不得不把语音语调尽量读对,大约一周后再默写,默写分数提高了。难道果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另外网上的视频资料,如:电影、流行歌曲、新闻时事等,既可以了解世界大事,又可以学习英美国家的标准语音语调。须知,网络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督促。

 4、让听说付诸实践,在运用中内化为张口就会说的能力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运用。现在英语上出现的高分低能、开不了口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重知识、轻交流的结果。从另一方面说,如果只强调语言输入和积累,不展开交流,不进行输出,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当学生发现经过长期学习所积累的语言知识不能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时,他们那种学了也没有用场的失望感是很强烈的。教师要体会到他们强烈的交流和使用语言的愿望,创造运用语言的机会。如:在课堂上建立活动小组,进行问答、对话和表演。课后可组织讲故事,朗诵,学唱英语歌,出英语墙报,英语角等。平时可要求学生之间尽量用英语进行交流,以锻炼听说的能力。这些活动可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可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因为考试朗读和背诵的比分很低,很多老师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朗读背诵这方面。但每年中考考口语那阶段,我发现由于天天背诵,一些基础很差的学生也可以背会很多知识点。我从上学期又开始试着投入多一点的时间让学生背诵,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说不定我们苦苦追求的提高考试成绩就在这所谓的“浪费时间”中提高了呢?

二、背诵能力也促进了听说能力的提高

1、背诵利于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背诵有助于掌握语法、句型,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在我开始教英语的前五年,课文比现在的简单,每篇课文就是一个小故事,我经常让学生背课文。老师们反映我们班的学生表演语音语调到位,句型运用灵活,知识点融会贯通,反应快,自信心强。考试时,他们做题思维很严谨,通常高分率都遥遥领先于其他班级。我发现初一在我们班级的学生,初二,初三分到了其他班级,通常能成为班级的公开课时的“顶梁柱”,专门挑起表演“act out the dialogue”的重任。而近几年,由于教材改变,我怕浪费时间,不让学生背诵课文了,公开课我让学生表演,他们则底气不足,要么句子结构比较单一,僵硬,要么在语法上破绽百出。我这几年一直也在反思,同样是我自己教的,这几年教学中的高分率不如前几年好,会不会跟背诵课文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我重新开始了背诵之旅。我认为英语课文如果被理解,并经常背诵,那么文中所包含的语法、句型自然就印入脑海。而且,同一种语言现象会在不同篇课文中反复出现,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学生通过背诵,很容易在脑子中互相联系起来,通过分析对比,可以融会贯通,从而逐步培养与建立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2、背诵利于提高听力能力

学生在背诵英语文章时,记在心中的不仅是字词发音,还有文章大意、相同或相似或有比较效果的词组、固定搭配、固定句型,通过大量的背诵练习输入脑海,学生在听到相似的词组句型时,会由于“熟”的缘故快速做出反应,分析理解题意,从而正确解题。如果不背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就听不懂,没法理解教师精心设计的用英语组织的教学活动,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教学质量可言,听说能力就没法提高,所以背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先驱者。

3、背诵利于形成语感,提高说的能力
 “语感”是学习者对语言一种直觉。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成败有很大影响。中国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读与背诵的重要性。在朗读的过程中,多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了,自然能取得特殊的效率。同一个班级里的学生,读音正确,语速又快的学生背得又快又好,默写正确率极高,因为他们读得熟到一些句子不假思索就跑到嘴里来了。相反默写极差的学生连朗读都不会,又怎么会背呢?前者事半功倍,后者事倍功半。通过背诵英语课文,学生脑海里就是一个存满知识的U盘,许多词句在口语或书面表达中便会不假思索的跳出来,达到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生掌握背诵英语的方法越多,就会有更多的富有灵活性、选择性的表达方式;就会有很浓厚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就会有更强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听说能力和背诵能力的培养和加强,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在英语教学中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打好坚实的学习英语的基础,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真正掌握好英语这个世界范围内行之有效的沟通工具,让自己迈向国际多一份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2、张思中《教学法与交际法之差异》

3、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

4、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

5、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

6、段冰《对英语教学中学生背诵课文的再思考》

7、邱云峰,冯生瑜.《语言习得理论与英语朗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