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学生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和实践路径 卢楚红 2020-10-29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中出现了一些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人忽视了,劳动教育正在被淡化和弱化。我们需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和时代特征,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并认真探索实践路径。

关键词:中学生 劳动教育 育人价值 实践路径

正文:

今年3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发表了重要讲话,准确阐明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他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什么是劳动教育?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人类在劳动中生产、延续,劳动也创造了现代社会,教育需要从劳动开始,也需要在劳动中认识自然、认知社会,进而认知人类本身。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学生开展劳动教育需遵循该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劳动态度,形成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习惯,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创新精神,了解和懂得生产技术知识,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在劳动中获得幸福,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劳动教育应发挥其该有的育人价值和功能,劳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意志力,也会带给学生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合理构建劳动教育的主题课程、科学评估劳动教育成效,为科学、有效、持续地开展劳动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中学生根据自身年龄特点,主要通过劳动方面的体验性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愉快和完成任务的满足,形成对于劳动的正确态度和职业观念,为今后走入社会做准备。

中学生劳动教育可以从学生身边做起,将劳动与生活关联起来。按照活动地点可以分为校内劳动教育、社区劳动教育和家庭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要结合社区、学校、学生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设计任务活动主题,科学有序开展劳动教育。

校内劳动教育主题

在校园里设计和建立劳动服务岗位,引导学生参与到校园劳动活动之中,在服务过程中体验校园里各种事务性劳动的繁杂性、琐碎性、辛苦性,体验到学校管理之不易,后勤服务劳动之艰辛,培养学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劳动服务意识。在服务性劳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苦,理解和尊重校园内的各类劳动人员,增强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在劳动中让学生懂得责任与担当。根据这一理念,设计劳动模式:1、教室清扫岗位轮流值日打扫,人人参与;2、一班一周大清扫,清除卫生死角,及时总结劳动经验,及时分析问题和分享经验;3、每班值日制清扫校园卫生,全方位巡逻学校大卫生,做好动态保洁;4、安排学生体验食堂后勤员工的工作岗位,了解学校不同岗位的艰辛,懂得珍惜和感恩。

社区劳动教育主题

劳动教育内容不仅是服务自己,还需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这种服务意识和技能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志愿服务,能更好地了解和关注社会,同时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根据社区环境的多样性,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活动。中学生是生活在社区中的小主人,通过参加社区安全志愿者、社区环保志愿者、社区互助志愿者等活动深入了解社区构成,熟悉社区居住环境,通过方式多样的志愿劳动,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感知,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实现“知行合一”,只有从“做”中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有趣、有用、有意义的劳动,达到健脑、健体、益心的教育目的,必然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家庭劳动教育主题

学生的劳动教育阵地不能脱离他们生活的家庭。目前的家庭成员结构多以“2+2+1/2为主”,父母长辈包办了所有的家务劳动,中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堪忧。家长将过多的期待放在了孩子的学业上,往往忽略了劳动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中学生在家庭中必须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孩子才能够体会父母长辈日常的艰辛,这比说服教育更有效,也更有现实价值。学校通过设计家庭劳动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回家劳动,如:厨艺展示大比拼、家务能手谁最行,通过照片、视频等方式,不同层面展示学生的个人风采,既可以活跃家庭气氛,也可以让学生在制作美食、家务实践中体会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

菜单式辅导家长有步骤的引导孩子参与家庭的日常劳动,采取家务劳动积分制,通过劳动换取同等积分,积分可以实现心中所愿。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长期坚持。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家务劳动中可以得到最终实现。

劳动的育人价值体现在中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只有全社会重视,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将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习惯深深根植到学生心中,最终内化成他们的一言一行,这将对他们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真正的劳动实践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高杰. 家庭应成为劳动教育主战场”[N]. 中国教师报,2020-08-26(006).

[2]陈尚宝. 家庭项目式学习为劳动教育探路[N]. 中国教师报,2020-08-26(006).

[3]唐李佩,王波.直面教育本质,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育人导向[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0(Z2):11-13.

[4]储朝晖. 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教育[N]. 中国妇女报,2020-08-31(006).

[5]严倩倩.让劳动成为新时尚——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劳动教育模式实践研究[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0(Z2):25-27.

[6]任丽伟,裴永杰,白俊.试谈中学生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20(32):341-342.

[7]杨春丛.中学生的劳动意识教育策略探寻[J].新课程(中学),2019(07):283.

[8]李帅南. 初中生劳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标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 阅读(60)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