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敏课题结题论文《童心 童语 童画 ——小学低年段日记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1-07-19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童心 童语 童画

——小学低年段日记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江阴市利港实验小学    黄文敏

摘要:日记画又叫美术日记,是用画画的形式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画出来,再加上一些想说的话和日期,就是日记画。儿童日记画是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表现,是儿童心象的自然流淌,它生动、鲜活,也最具有感染力。通过欣赏感悟、体验生活、立足课堂、多元评价等美术活动抓住儿童对日记画的兴趣点,激活他们的表现欲望,开启思维,更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毕加索曾说:“学会像儿童那样画画,花费了我毕生的时间。”那么做一个每天同儿童生活在一起的小学美术老师,我们时刻都记得把画画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引导孩子学习运用各种绘画材料和工具,让他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感受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的故事,并通过美术方式学会欣赏自己,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我们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耐心,看着他们描绘出自己内心的小世界。而儿童日记画就是儿童内心世界的表现,是儿童心象的自然流淌,它生动、鲜活,也最具有感染力。

我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艺术教育工作,美术教育作为启迪人类心智发展最有效的手段,不但能开启儿童思维,更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立足于教育教学理论,深入研究美术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基于美术教材中《想想说说写写画画》一课所提供的空间创编教学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日记画的方式养成一种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良好习惯,增强他们的洞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发挥他们的创作潜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画日记画加强他们对自然、对社会的理解,表达他们的童心童语童画,也是他们获取人生经验的一种途径。

一、探索与实践  体验日记画的乐趣

    我们不认为美术课只是在教孩子们画画,而是在通过这样一种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去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和表达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想让孩子通过美术的学习不断积累造型经验,不断去刺激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发潜在的表达和创新能力。

美术日记可以满足孩子们爱涂画的天性,尽情地享受表达自我感受的乐趣。既有利于养成观察分析事物的良好习惯,又可以自由表露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升华情操,获得身心和谐,还可以为日后进行其他形式的美术创作积累广泛丰富的素材。

(一)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找到日记画的切入点

儿童日记画应该是从涂鸦期开始(1-3岁),他们借助无意识的线条来运行手的肌肉,体会运用时的愉悦。愉快地成长,愉快地玩,这种玩是否会玩出大有希望的“名堂”,儿童是不管的。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理解儿童绘画的心理、生理特征,因为儿童必须经过涂鸦阶段,才能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就如幼儿必须经过爬、站阶段,才能进入走、跑阶段的道理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见闻增多,经验丰富了,日记画的表达也会渐渐充实、热闹起来。儿童自由地、随意地把当天的经历、见闻、感受,以最简单的工具,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在纸上或本子上,它可以使儿童拿上享受到随意表达的快感和乐趣,满足他们爱涂画的天性。因此我在我校低年段的孩子中进行了有关日记画的调查,调查方法主要是对孩子及家长问卷抽样调查和结合访谈调查两种。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爱画画,但是对日记画是什么并不了解,也没有写日记的习惯,更不用说观察、思考、分析等习惯了。有些孩子平时会有随手涂画的行为,但是家长并没有能够及时给予鼓励,导致孩子原有的表现欲望、涂画的乐趣直线下降,只愿意画家长认为好看的内容。也有不少孩子对画画马虎应付,向老师表达“不知道画什么”,更甚至“不愿意画”。这一调查结果表明了大部分的孩子自涂鸦期以来,他们并未真正从生活中获取经验,更多的是被动地参与了画画这个过程。这更坚定了我们在我校低年段中开展日记画教学的信念。

(二)着眼课堂内外,培养日记画的兴趣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有的智力活动都依赖于兴趣”。因此,引导孩子们画日记画时抓住兴趣点,激活表现欲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孩子们一旦对日记画产生了兴趣,注意力往往特别集中,对画日记画充满着激情。

线描因为工具简单,信手拈来,无需太多准备,能很好地顺应孩子们自由表达的愿望和能力,实践中我们运用得比较多。

1、从平常的事物中寻找兴趣点

生活是平凡的,但周遭的一切无不蕴含着画意,作为老师应善于从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发现与众不同的美,激发孩子们的表现欲望。



                       







《绿萝》  江米乐

2、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中寻找兴趣点

其实有感觉了才会想去画,去表现。这个激趣点是需要老师用心去找的,犹如一个宝库,需要用钥匙打开。门打开了,剩下的都是孩子自己的事儿了。我喜欢引导孩子们从有趣、轻松和好玩儿的角度去发现画画的内容,激发孩子画画的兴趣。

一天黄珈玥同学神秘兮兮的对我说:“黄老师,我昨天零距离的跟鹦鹉玩了好久呢!”“哪里来的鹦鹉啊?”“是缪玟灿带来的,有好几只呢,鹦鹉是她妈妈亲自从鸟蛋孵化一直养到这么大……”黄佳玥同学讲得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哎呀,那太可惜了,我没看到呀。”“没关系,没关系,我画下来了,看!是不是很可爱?”





  

                             《鹦鹉》 黄珈玥




3、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寻找兴趣点

小学低年段的孩子已基本脱离幼儿时期具有的象征性、说明性和符号化的绘画特征,大多数孩子已能创造图像描绘事物的具体情节,表现内容更加丰富,绘画时能注意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安排画面更加完整,思维能力发育较快的孩子,空间意识会更有进一步的发展,能创造画面空间形式表现感受,自我意识更加明显。

其实画什么都行,重要的是要有感觉,要有表达的愿望和心情。画生活,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内容,爱生活,有兴趣,就会画得美,画得生动,有活力,令画者开心,观者感动。







《采桂花》崔启豪                   《采桂花》庞奕凡


(三)立足课堂教学,学会日记画的关键点

画日记画主要依靠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可以说视觉是儿童心灵的窗口,因此,在日常教学中着力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观察不同于一般的“看”,观察是用五官认真地察看、感受、体验周围的事物,比较持久而能动地发现客观事物特点和变化的知觉过程。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时刻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积极调动各种感官,用眼睛看,用手触摸,亲口品尝,用耳倾听,去充分感受事物的形与味、声与色、动与静等各方面的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学会日记画的关键点——观察与感受。

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在杨景芝老师美术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多次的实践,发现启发性教学法更合适。通过启发式的谈话与提问,引导儿童进行观察、记忆、体验、联系和创造。日记画的指导教学中我们也没有用过多的技法示范,以尽量避免儿童模仿。而是通过对话、听音乐、看PPT、视频、实景、实物观察、讲故事、游戏、欣赏美术作品等,尽可能多的多种方式对儿童进行感知刺激,诱发孩子潜意识中的艺术想象力,引导儿童触发画画的激情,让孩子自由地把自己的感觉表达出来。以下是日记画《假日》的教学过程:

1、观察与讨论

引导提问:假日里参加了哪些有趣的活动?

启发讨论:学生交流自己的假日活动,如:坐游轮旅行,看表演,农家乐,去游乐园……

引导提问:怎样通过典型情节画出所需要表现的内容呢?

回忆启发:请学生说说自己想要表现的内容。如:远航题材可以画海上的客轮,船上的游客,天空飞翔的海鸥等;画农家乐可以画画采摘的人、树;聚会表演可以画画舞台上表演的人,看表演的人,也可以画画表演场地周围的布置……

引导提问:怎样才能使画面情节一目了然呢?

启发讨论:想好你所要表现的内容里的典型人物是谁?典型环境是怎样的?将它们放在画面中心位置上。

2、作画提示

(1)可以从典型环境中的主体物着手画,如一艘游轮,一个泳池,一片树林……

(2)也可以从人物的活动着手画,如乘坐快艇,学习游泳、打球……

(3)根据主体景物或人物添画细节。

3、教师巡视辅导

(1)巡视的同时与学生个别交谈,帮助其打开思路,确定主题内容。

(2)欣赏典型范例,帮助学生确定情节内容。

(3)引导思考画面布局,针对学生具体问题提出发展画面建议。

4、作业评赏

(1)展示全体学生作业,并讲述自己表现的内容。

(2)互相观摩,指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3)分析画面表现形式,对有创意的画面表现给予充分肯定。

课堂教学采用了最适合的方法后,日记画就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了。当儿童经过启发式教学法的锻炼后,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都有所提高,他们能试着将自己的所知、所想用绘画符号的形式表达出来。









(四)多元评价,抓牢日记画的兴趣点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要保持儿童的兴趣持久性,必须让儿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因而除了课堂教学中的及时评价以外,我们经常会探索多样的作品展示形式,如:主题式展示,立体展示,室外展示,网络展示,举行一些小型的美术作品展或参加一些绘画比赛,让儿童有所收获,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兴趣和信心。只有儿童长期对日记画保持浓厚兴趣,长久坚持,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才能使作品不断“推陈出新”。

在参加各种美术活动时,欣赏他人作品,分析他人的表现方法和构思立意,寻找与自己作品的差异,这是众多参与者的“思维惯性”。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儿童逐渐学会观察、欣赏他人作品,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二、积累经验  形成校本课程教材

教材的出发点是依托课标,服务教学。拟定初步的提纲,并提出每课内容按新课标中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欣赏·评述四个领域进行分类汇编。就教材的格式、内容、评价方式、培养目标以及如何捕捉美术课堂的生命亮点,把生活教育渗透到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达到“教画育人”,让学生获得生活体验。丰富美术教材内容,同时为学校开发更多的校本教材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美术是一门能够给人终身带来愉悦的学科,儿童鲜活的生活是他们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鼓励儿童用图画日记形式记录生活中的视觉印象,是锻炼儿童美术创作能力极好的方法,一幅日记画就是一张很好的美术创作。我们在日记画的教学与探索方面才刚刚迈出了一小步,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怎样让家长积极的参与,如何让日记画题材的丰富,如何最大程度的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个性……我们会努力思考并探索实践的方法。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会继续努力并坚持不懈的鼓励孩子们画他们的所见、所感、所想,表达属于他们特有的童心童语童画。

参考文献:

《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    杨景芝

《绘画给予孩子的爱》      杨景芝

《儿童原创艺术引导》      杨景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