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读《好的教育》有感 2021-08-15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德育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一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读书心得体会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读《好的教育》有感

                                                    吴嘉茜

何谓好的教育?这是关于教育的根本之问,经典之问。省锡中校长唐江澎娓娓道出他的认识: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以赢得未来幸福,造福国家社会。习总书记说,教育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这八个字,深刻揭示了教育的真谛!

做终身运动者,强健了体魄,锻造了意志。做责任担当者,首先必须具备家国情怀。问题解决者,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优雅生活者,需要陶冶高尚情操。“四个者”内涵丰富,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

教以德为先,德为教之首作为教育者不仅要教书育人,更要塑德造人。提到“复旦登山事件”,有人这样评价道:“我们到的竟是对舍命救己的死难者的漠视,如此,复旦了又有何用,即使清华了又有何用?”是啊,近年来全国各地频发的大学生犯罪事件甚至高中生、初中生犯罪事件令人惊愕,人民不敢相信,象牙塔里的国家栋梁怎么会与违法犯罪划上等号。一面是唯分数论、唯考试论,另一面却是人际交往障碍、道德品行缺失,当“高分低能”一再被社会诟病之时,我不免感觉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之艰巨、任重而道远。育人的目标里应该含有分数,没有分数的育人目标是空洞的,是不能够被社会接受的,所以我认为在强化学生课堂学习质量效益的同时,身体素质、礼仪举止、道德情操、良好的习惯更应是我们加以重视和培养的重点。教师要注重行为师表,对传统道德礼仪、社会核心价值、健康的兴趣爱好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口传身教中耳濡目染,接受熏陶。

从某旅游博主在烈士碑前嬉皮笑脸,到某视频博主旅顺博物馆前跳日系宅舞,再到最近某明星在靖国神社前开心留影,我们无法揣测一个人的动机,也许是无心,但我认为:有错。作为公众人物,在期待公众多一些包容的同时,公众人物应该首先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尤其在常识性和原则性问题上,不要怠慢,不要踩雷,更不要试探。受益于自己的影响力,也要警惕和敬重这份影响力。近年来,青少年追星日渐成为普遍现象想。然而,诸如此类的行为无疑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作为教师,我也在反思我们能做什么来让自己的下一代更好地铭记历史,展望未来。除了谩骂和极端的爱国方式,我们能做什么?我们真的足够了解和关心我们的历史吗?我们真的足够尊重我们的英雄先烈吗?我们的国家在不断进步来摆脱历史的屈辱,而我想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应该引导孩子们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把民族文化民族自信心深刻在骨肉里!生活中能够欣赏他人的卓越,热情、幽默、平和、从容,有很优雅的生活姿态,有品位感,品质感。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孩子们将以大国国民的身份走向世界,他们应该以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者,自信从容的优雅生活者的姿态发出中国之声

东京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最让我感到振奋的是没站上领奖台的奥运顶流苏炳添。百米半决赛跑出9秒83,突破了黄种人的新极限。有人问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是种怎样的体验?苏炳添是这样回答的:说实在的很枯燥,有时候会想太累了,怎么坚持啊……人也不是机器。但是我会通过其他的一些方式来调整自己,比如想想自己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就又走回正轨,还是想要追求自己的梦想。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妥协,不断找到最佳平衡点的过程。奥运会的赛场上,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少年,还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无论是独自上场,还是团队拼搏,他们身上都闪耀着永不放弃、为梦想坚持,为祖国拼搏的豪情和信念。他们不正是我们所想培养的如唐江澎校长所提出的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吗?我想我们的孩子们就应该追这样的星,为伟大祖国的百年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作为教育者,要不断追问教育的本质与终极价值,并将“成全人”确立为坚定不移的教育追求、教育信条,确立为坚守的方向;同时,不断省察,拿出智慧与定力,让教育离人近些,再近些!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让孩子们成为全面发展的明德之人、仁爱之人、至善之人、美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