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班集体建设之核心价值观培养
江阴市要塞中学 梅莉娜
【内容摘要】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对班内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建立一个优秀班集体,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我把感恩、责任、自信、进取四个要素融入到班级管理中,针对学生实际组织开展了多项特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愉快的学习生活,并不断的成长、完善自我,成为一个完整的、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班集体建设 感恩 责任 自信 进取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领班级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舒心的、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集体中愉快的学习生活并不断的成长。而要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为重中之重,根据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加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理解,我从“感恩、责任、自信、进取”八个字入手,慢慢摸索出了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接下来就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感恩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道:“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他们都是家庭的中心,而有些孩子只知有自己,却不知爱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首要一点就是要学会感恩父母。我在班内带领学生学习《弟子规》,第一篇讲的就是“入则孝”,我们逐句学习,逐条实践。同时,我还给学生讲“父母的十大恩德”,每天讲一条,晚上小结里谈感受,讲完后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有了新的认识,不再认为父母的爱是理所当然,他们也开始学着去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在我的提议下,孩子们践行“每日一孝”,每天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轻父母的劳动负担。每一届的学生我都会开展“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并邀请家长参与,展示孩子在家的“孝行图片”,有端茶递水的,有买菜做饭的,有敲背洗脚的等等,孩子们分享学习心得体会,家长谈孩子的成长变化,场面温馨感人。学会理解,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在家感恩父母长辈,在校感恩老师同学,在外感恩社会大众,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二)责任
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教育,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小的方面来讲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集体尽责。认真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我和学生针对班级现状提出了班级核心价值观:感恩、责任、自信、进取。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从组建班集体开始,我们就实施了值日班长制,每天由值日班长总结班内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每周末再进行一周总结。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
每一届的学生我都会送给他们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年历,由几张合照组成,把学生第一天进校门时的陌生新奇,外出社会实践活动时愉快的场面、大合唱比赛时专注紧张的表情都记录了下来,令人难以忘怀。另外我们还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如“he文化”、“jing文化”,根据班级文化特点,我鼓励学生大胆设计班徽,全班投票选出最终方案,最后网上定制,每人一个;我们还开办班刊,在我的指导下由学生主编完成,内容为班级常规工作,班中开展的各项活动及学生的近期表现,家长寄语等,一月一期。学生们勠力同心,以班为家,做好分内之事为班争光,自觉维护班级荣誉。学生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强化升华,形成了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优良班风。
(三)自信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接手一个班级,我发现班级里总有一些学生好表现,能力较强,但也有一些学生不善于表达自己,有的甚至连课堂上的提问即使知道答案都不敢大声的回答,他们内向、自卑,缺少自信。于是我根据学生能力和特点把他们分成了四人小组,之后又策划了2个活动,其一是每个小组轮流主持主题班会,这一活动要起到好的效果,必须做到每一次让学生主持班会课前,一定要给予充分的指导,另外还要根据学生能力差异分配不同的任务,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力;其二是“一分钟演讲”,利用放学前的一些边角料的时间,让学生上台演讲。提前一周确定好演讲的人员与内容,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准备,小组成员先听再提出改进意见,正式演讲的时候又提供麦克风,将音量放大,即使声音小的学生演讲也能让其余人听的清楚明白。通过这两个活动锻炼学生组织语言和在公共场合大声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自信,锻炼了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了同学,班内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四)进取
习总书记曾说过:“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一个人一生有多大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进取心的强烈程度。为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在每个开学初,我和全体学生都会一起制定本学期班级总目标,然后每个学生再确定本学期的个人成长目标,贴在桌角上,并把目标分化成月目标、周目标,每周结合自身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再修订下阶段目标,放入“成长驿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还进行每周评星。每组每周评选出学习之星、默写之星、作业之星、进步之星(不限量)、学习积子、劳动之星等。每人发一张红纸,贴上照片,每次评星结束后,在上面写上日期和所得星,到学习结束时再进行汇总比较,并作为校级先进评选的重要依据。王同学在小结中写到:“我们班级开展了演讲的活动,这个活动,锻炼并提高了我的胆量。我们每周都评星,鼓励成绩差的同学,让他们在学习习惯上努力做好,我也为了评星而努力,这个活动让我增加了学习的动力,也让我在各方面都有了提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而我则要求学生进行 “每日小结”。可以是对当天的学习情况的小结,或是行为处事的小结,或是对班内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结。并从中选出部分写的好的在教室内宣读共享。通过每日小结,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长处,为以后的学习生活积累经验,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李同学在小结中这样写到:“这段时间我也有了些进步。①我开始的目标就是要细心。我常将不确定的题目反复做上几遍,小心的做每一道题,尽量不使会做的题目因粗心而做错。②我变得虚心了,老师教育我们不能“娇”,不能“脾气败”,我现在听从老师的教导,不与老师争吵顶撞了;③我完成作业的速度提高了,我挤出空余时间来背书,写作业,回家不用花许多时间做作业,学习变得轻松了许多,成绩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有了目标的引领,加上星级评比的制度,学生们努力奋斗着,他们学会了勤勉,因为他们知道: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他们学会了坚忍,因为他们明白:“耐得住寂寞才撑得住繁华”!正是有了这样不断进取的意识,孩子们勤奋刻苦,好学善思,在班内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在班集体创建中,学会感恩,使学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帮助他人;敢于担当,承担责任,点燃了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拥有自信,让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积极进取,促使他们不断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班集体不可能自发地产生,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地形成;通过对学生进行“感恩、责任、自信、进取”这八个字的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班内形成了互帮互助、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所带班级也多次被评为校级、市级优秀班集体。我和学生始终坚信:优秀的个人能成就优秀的班集体,优秀的班集体将铸就更优秀的个人。
【参考文献】
[1]陈宇,《学生可以这样教育》
[2]万玮,《班主任兵法》
推荐理由:
梅老师的《优秀班集体建设之核心价值观培养》这篇论文荣获江阴市中小学优秀德育论文一等奖。文章从“感恩、责任、自信、进取”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活动中愉快的学习生活,并不断的成长、完善自我。最终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班内形成了互帮互助、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