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一盏的灯》读书心得 2022-04-09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英语 资源类别:读书心得 资源年级:一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已选用 资源内容:

用明灯照亮成才大道

有位诗人写道:“我们在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后发现自己还在床上。”人生常梦,如果不付诸行动,人生总在原点徘徊。寒假期间,我认真拜读了吴非老师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经过学习,我感悟到我的工作内涵:不仅要做一名教师,更要做一名如一盏明灯般的教师,能够永久地照亮学生的成才大道——不仅在事业上成才,更要在人生的道路上成才。

一、 “师爱”明灯点燃孩子的希望之火

对于教师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是:“热爱儿童”。爱,是人类情感的最高形式,更应该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朱小蔓教授说;“有了教师的爱,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情感,教师的人格和学生的人格就开始互动、影响和沟通,在潜移默化中教师的人格转化成了学生的人格,教师也就完成了人格化教育的任务”。

在本书中,第一个故事《我想听你把话说完》就给了我深深的感动。教师为了保护孩子的自信,宁愿在赛课中拖堂,也要听孩子把话说完。此时,她把超时有可能导致淘汰的后果丢在脑后,她的心中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学习,孩子的自信心。她把爱放在了第一位。

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得好:“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冰心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本书——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作者用平凡而细腻的笔触描绘着各种爱,书中处处洋溢着爱,向我们揭示: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教育使爱在升华。

作为教师,一定要爱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所谓的“后进生”,这才是真正的教师之爱。孩子们来到学校,都是带着希望来的,希望看到老师美丽的爱与微笑,这会给予他们莫大的鼓舞与力量。让我们用“师爱”的明灯点燃孩子的希望之火,升腾起光明的未来。

二、 “师德”明灯照亮孩子的成才大道——“为了人”

基础教育的目标首先是立人,成才不仅要学业进步,事业有成,更重要的是会做人。教育应当以人为本,人只能通过教育而成其为人。

本书中另一个故事《你能撑起谁的天》,反映了当下教育的可怕缺失,家长包括教师都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撑起一片天。殊不知,撑起一片天空远不是那么容易的。教师应该改变这种错误的教育观,教育孩子要志存高远,但也要懂得面对现实。从小事做起,只有把小事做好了,才能做大事。

《不一样的“阿慢” 》这个故事把主人公阿慢那个凡事比别人慢一拍的慢性子刻画得非常鲜明,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慢一点,但他总是能做得最好。从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要经历必需的过程,欲速则不达。作为教师,不能违背教育教学的规律,拔苗助长,而是要尊重、发展、保护学生的学习个性并启迪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教育的某种意义,就是一种正向的传递,传递给别人温暖,也温暖自己。教师要对学生传递正能量,传递正知正见,而不要讲太多负面的东西。要让他们懂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首先要有师德,立德为先。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学生的成才首先是要学会做人。让我们立德树人,用“师德”的明灯照亮孩子的成才大道,浇筑起不倒的未来。

三、 “师勤”明灯点亮自己的教育之路——“先照亮自己”

教师要想照亮学生,首先就要给自己充满电,才能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学生成才的大道。否则,如果连自己都不能照亮,又如何能够照亮学生呢?

《我直立在讲台前》中的教师,十几年来用一条腿直立在讲台前,这份坚持多么难能可贵,只因为她觉得教师是天底下最幸福的职业。《我一直不停地学》中的教师,在学校度过的五十二年时光中,一直在不停地学,读书不断,笔耕不辍,通过日积月累的积淀,达到专业发展的新高度。

作为教师,首先要有一份坚持心,坚持把自己的教育工作做好。同时,要不断地勤奋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库,提升自我修养。另外,勤于反思也是教师的必备精神。作为教师,如果一味遵循自己以往的套路,钻进“教学”的死角,而从不懂得反思的话,那么无疑是失败的。一定要学会反思,从而获得进步。“每日三省吾身”,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你离名师不远了。让我们先从自己做起,用“师勤”的明灯点亮自己的教育之路,铺就起梦想的未来。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让我们教师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怀着阳光般灿烂的心态走进课堂,以师爱为根,以师德为本,以师勤为基,像明灯般照亮孩子的成才大道吧!

  • 阅读(53)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