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华在规律探究中蕴积学习生长的力量 ——以《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为例 2022-04-09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数学 资源类别:案例分析 资源年级:五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案例分析

在规律探究中蕴积学习生长的力量

—以《25的倍数的特征》为例

摘要:在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这样具有明显规律性知识的内容时,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对数学知识本质的探究。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多元表征的方法促进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以此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并能在后续的探索和练习时深化应用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学习的“动力” “张力”  “活力”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对数学规律的本质探究为目标的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主动性地探究与钻研,进而有效促进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生要动脑,动手,动口,全身心地参与,并在观察,比较,猜想和验证等活动中,形成对数学知识全面正确的认知,科学缜密的数学思维方式和使用创新的数学应用能力。

25的倍数的特征》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倍数》单元的内容,是在因数和倍数之后,3的倍数的特征之前,是在概念性知识学习后呈现的规律性知识,本身就带有探索与总结的意味。平时教学中,经常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在百数表中得出25的倍数特征后就进行大量的判断,学生对25的倍数特征达到“既快又准”的认识。但形如25的倍数的特征这样明显具有规律性知识的内容,正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本质理解的最佳样本。

一、从表象到本质,蕴积学习的“动力”

美国著名数学家赫兹认为,数学教学的问题并不在于寻找最好的教学方式。而在于明白数学是什么数学知识的本质即体现为隐藏在客观事物背后的本质属性。

学生由对百数表中5的倍数的表象规律归纳概括出发现后,产生对表象结论探究本质的意愿,是与生俱来的。从小时候询问生活现象中的“为什么”到数学学习中的“为什么”,从表象发现到对本质的探究,经历的不仅是对知识的理解,更是思维的深层递进。从观察到的现象,到总结出规律,再由表象规律到产生对知识本质产生更深入地思考和疑问,而疑问的产生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1.从表象上直观感知


小学阶段规律性知识的获得,大部分是通过对一定量的研究样本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并总结得出的。《25的倍数的特征》这部分教材的编写非常简洁,也是通过在百数表中圈一圈,看一看,在100以内非0自然数中发现52的倍数的规律后直接呈现结论。这种停留在由直观的表象归纳出结论的方式,学生喜闻乐见且易于接受。但很多学生也会在发现表象规律的短暂愉悦之后,产生疑问:在一定范围的样本中发现的规律,能运用到所有的数中吗?

2.用数形结合理解本质

对数学产生疑问的好奇心,能促使学生调动一切可能的工具对问题产生研究,这些工具包括数学经验,几何直观,辨析讨论……不断思考,不断说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获得新的生长。

利用图形表征数学事实、描述数学问题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除法的意义实际是平均分,借助方格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5的倍数是55个数正好数完,2的倍数是两个两个数正好数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除法算式的“数”与方格图的“形”建立了关联。研究一个数的倍数特征,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能够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25的倍数的本质特征。数形结合既是数学思想,又是数学方法,它的介入为学生对倍数本质特征的理解搭建了桥梁,让学生的理解感性形象,促成表象生长,利于抽象本质。

二、从碎片到结构,蕴积学习的的“张力”

数学活动经验是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积累的,是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交流等多种方法和途径实现的。五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更深层次的探究和完整推理的主观意愿和客观可能。学生由一些样本数据的观察中得到对规律表象的感知,由此产生出相应的疑问和猜想,并由验证猜想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在运用多种方式验证和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获得的并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习得,更重要的是在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积累的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的是数学学习的各项能力。

 1.发现:自然而然的合情推理 

在数学活动中观察一些现象或实验得到的事实往往是提出猜想的前提,这里的观察往往是一种直观能力------直觉数学关系的能力。百数表中有序的数字排列,让学生能非常迅速且准确地发现5的倍数个位上的特征。

2.猜想:渐渐萌发的问题意识

从深度教学的角度看,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能力的提升,对于他们学会学习,显然也有特别的重要性,因为这时他们就可主要依靠自我引领很好的实现成长。这就可被看成学生能否很好地抓住了数学学习关键环节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否经常的自问“为什么”,并围绕这样一个问题深入进行思考,从而真正做到理解性学习。

100以内5的倍数的个位上都是50100以外的其他自然数呢?”“在我们举例的大于100的数中5的倍数的个位上是50,没举到的数字呢?”“所有的5的倍数的个位上都是50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提出以上问题时,显得迟疑和小心翼翼,不是因为问题意识的欠缺,而是在学生产生疑问和主动提出问题之间,需要一个心理内驱,而教师及时的引导、鼓励和评价则是帮助学生产生提问内驱的重要推动力。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努力促成学生由单纯的学习转为更自觉的状态,不仅能够做到“敢问”,也能逐步做到“爱问”“善问”。

3.验证:循序渐进的演绎推理 

学生在用合情推理获得猜想之后,会尝试用演绎推理验证猜想。《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指出学生基于既定的数学事实或已有的数学经验总结出某些数学猜测后,一般会举例进行验证,发现没有反例之后就确认猜测是成立的。但也有更多的学生,并不仅仅满足于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数学规律,他们需要或想更深入探究这些表象背后隐藏的真正的数学规律。

(1)举例验证 首先引导学生发现并认识到在一定范围的样本中发现的规律,能否运用到所有的数中,只能作为一种猜想,这种猜想能否成立,就需要进一步验证。在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时全部举例并不可能,但举例的要全面,不但要举例一些其他的三位数,也要举例一些更大的数;不但要举一些个位上是50的数,也需要一些个位上不是50的数,这样才能使整个举例验证更完整,也能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举例的验证作用。

(2)格子图验证 五年级的学生由于受思维发展水平和所掌握的知识限制,通常不会有主动的意愿和独立的能力进行严格的数学演绎推理论证,但教师需要让学生意识到这并不意味着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或规律一定可靠的。教师仍然需要引导学生利用计算,画图,实验等多种方式增加结论的可靠性。

100以内的5的倍数个位上是50,其他的数不行,100以外的更大的数中,5的倍数个位上也是50,其他的数不行。为什么个位上一定要是50呢?这里面藏着什么道理吗?

7为什么不是5的倍数?     

17呢? 27呢?

37、4757.....呢?

107总可以了吧?

9997呢?

再大一点呢?

个位上是8呢?个位上是几都不会是5的倍数?

怎样才能变成5的倍数?

首先,让学生结合方格图解释一个数什么时候是另一个数的倍数,什么时候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在小格子不断累加变化中自然感受、理解无论十位、百位、千位上数字如何变化,但余数没有发生变化的原理。其次,在这个过程中渗透从小的数到大的数,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角度到多重角度的的研究方法。在探索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学习的方法的指导,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4.回顾:水到渠成的模型思想

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深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里说“尽管我们应当充分肯定问题解决的重要性,但数学教学又不应局限于问题解决,而应清楚地认识抽象分析的重要性,这里不仅指我们应由各个具体的问题上升到普遍性的问题模式和解题策略,也是指数学建模必须以概念的生成,分析与组织作为必要的基础。”

1)回顾过程

在引导学生完成关于5的倍数顺畅、严谨的推理过程后及时地回顾总结、提炼步骤,不但可以巩固对于推理的感性认识,也为接下来的内化、应用铺平了道路。对于这样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我们在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经历,在此过程中提炼出更精简的数学语言,让学习经历升级为学习经验。

2)反思学习

在全课小结后提问:“我们通过采用举例—猜想—验证—结论的研究方法,得出了关于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你来说获得的知识和采用的方法哪个更重要?为什么?”“如果在用这样的研究方法研究其他规律,验证时发现最初的猜想是错误的,该怎么办?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炼出探究的方法,积累了基本数学活动的经验,但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也需要让学生意识到,规律性知识的总结甚至其他知识的研究不可能每次都顺风顺水一蹴而就,都需要在尝试—推翻—修改—再尝试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虽然小学数学建模不需要让学生完整经历这样的过程,但可以给学生渗透这样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从举一到反三,蕴积学习的“活力”

课堂中的运用与拓展不仅仅“向外”,即表现为与同学老师分享自己的想法,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对类似研究方法进行迁移,并运用学习到的新知识能够解决问题,还要“向内”即在运用和拓展的过程中促使自己生成新的想法,促使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认知经历从“原来我是这么做的”到“现在我可以这样做”,从而深度构建对新内容的理解,和对学习方法的运用。

1.方法的迁移

方法迁移是方法层面上的应用拓展,在研究5的倍数特征时,学生经历了举例-猜想-验证-结论的过程,使得学习的逻辑顺序清晰可见。在研究2的倍数特征时,放手让学生自主研究。经历过独立和团队合作研究后,在归纳总结成数学语言交流说理的过程中,学生对特征本质的理解进一步内化。

2.练习的融合

1)用今天学过的知识介绍下面各数  练习不再停留在简单判断是或不是25的倍数,而是意图让学生能在巩固知识点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全面性和完整性。将各知识点融于“介绍”中,开放式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综合运用、灵活应用所学概念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的丰富性。

2)按要求组数 学生会在无序思考直接报出答案的过程中发现不重复不遗漏的关键是确定个位上的数。而思考方式的从无序到有序,从无规律报数到有规律填写,不但是表现出学生能对所学知识的精准运用,更是学生思维水平的一次有效提升。

喻平教授说过:“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若干年后,忘却了数学知识之后还能留下的那些东西。”在日常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不仅能够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还能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深入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即便多年后抛开数学学习,也能使最后留下的东西更丰富。

参考文献:

1]马徐仪.借助数形结合 促进深度学习. J.教学月刊小学版,20211.2.

2]王林 等.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3]郑毓信.数学深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