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资源:传承,是最好的缅怀 (沈枞枞) 2022-04-12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德育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一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已选用 资源内容:

传承,是最好的缅怀

——谈传统节日文化

【活动背景】

    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的自信,本质上是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寄托着中华儿女的希望和祝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越来越多的外国节日为人们所熟知,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却逐渐被人忘却,一些过节的传统文化习俗也不再被人提起。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要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民族尊严感和民族责任感是他们的责任,也是他们的使命。

对于许多高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未成型。他们喜欢追逐潮流,期待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却不知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的内涵缘由,不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立足于此,本次主题班会旨在唤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缅怀追忆先人,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根植于心。


【活动目标】

1、通过与西方节日对比,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传统节日,知道它们对于我们中国人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探索传统节日背后蕴藏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3、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在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并落实到行动中。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设计调查问卷表;将学生分成“春节组”、“圣诞节组”、“清明节组”三个小组;PPT制作。

学生准备:分小组搜集传统节日的资料,并以视频、照片等方式呈现。

物质准备:照片、视频、问卷调查表。

【活动对象】

五年级学生


【活动过程】

一、小剧场:“节日”撞车怎么办

1、情景剧导入

放学后,同学A与同学B两人手中都拿着苹果与贺卡,正凑在一起窃窃私语,讨论着该怎样策划即将到来的圣诞节party。此时,同学C正好背着书包路过,两人叫住了他,邀请他一起参与。同学C表示今天是冬至,需要早些回家和家人一起吃饺子。不料,A和B两位同学却嘲笑他:“过圣诞节多洋气,冬至是什么节日?太老土了吧……”

2、老师提问:同学们,如果你是小品中的主人公,当两个节日“撞”上了,你会怎么办?

【预设观点】:可能会选择过圣诞节。因为比较符合潮流,大家都过这个节日,而且还可以互相交换礼物等。

【设计意图】:用情景剧的方式导入,首先引起学生兴趣。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对话会让他们有很好的代入感,从而能够引发思索。

二、小调查:想说爱你不容易

1、说一说你平时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为什么?

预设:圣诞节,可以收到礼物;万圣节,会举办许多活动;感恩节……

2、出示课前学生节日调查的结果。

人数统计

喜欢西方节日

喜欢传统节日

60.3%

39.7%


喜欢节日

圣诞节

感恩节

愚人节

春节

中秋节

重阳节

42%

16%

20%

12%

6%

4%


师总结:同学们,看到这样的调查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预设:大家比较喜欢过西方节日;对我们的传统节日了解不多;我们好像不太重视自己的节日……

【设计意图】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的展示,引起学生们对于节日文化的关注,初步引导他们发现西方节日为大众所熟知热爱,而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却被冷落,从而引起学生们的反思,也为后面的活动开展做铺垫。


三、小对比:“洋年”还是“中国年”

(一)春节——回家!

“春节”小组负责

1、“春运”纪录片播放:每到过年期间,大大小小的车站、火车站、机场总是挤满了人。人们背着大包小包,满脸疲惫,行色匆匆,不顾天寒地冻,雨雪交加,彻夜排队买票……只为了能够按时回家。

2、结合照片,介绍全国各地过年习俗,展示来自班中学生过年时的家庭大合照。

3、穿插央视的“回家”公益广告。

4、畅所欲言: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想法: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年三十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感觉很开心,很热闹。

      听说春运时的票特别难买,但还是有人坚持排队,他们可能一整年都没有回过家了,就期盼着过年。

      过年时一家团聚,照片上的人都笑得特别幸福。

      ……

师总结:再恶劣的天气,再遥远的路途,再难买的车票都抵挡不住一颗火热的迫切的心。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家”。过春节,是“回家”。涌动在其中的,正是浓浓的亲情。

(二)“洋”节——涨价?

“圣诞节”小组负责

1、出示几组照片

A. 圣诞节前各大商场和小店铺挂出的大幅宣传标语和商品促销海报

B. 平安夜时卖到50元一只的“天价”苹果,餐厅里的涨价菜单

C.情人节前花店的大肆宣传,过节时满街叫卖玫瑰花的商贩

2、畅所欲言:小组讨论并发表看法

预设想法:这些“洋节”成了商家赚钱的好时机,充满了浓浓的商业味。

          许多人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过这个节,就是跟着凑热闹。

          这么看来,这些节日就是商家为了引人消费,过着没什么意思。

          ……

师总结:天下熙熙攘攘,为名为利者居多。西方节日之所以会被我们熟知,皆是因为其有利可图,因而进行了过度的宣传和美化。然而没有情感底蕴支撑,终究不会长久。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在思辨中明白,同样是过年,我们的春节习俗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浸润在灵魂里,是我们最重要的传统文化,蕴含着国人最深厚的情感。而西方节日的盛行无非是别有用心的商家大肆宣扬的结果,没有情感支撑,显得空洞无力。


四、小总结:相伴相惜共传承

(一)缅怀英烈——国家的骄傲

“清明节”小组负责

师:同学们,除了春节,还有一个传统节日对咱们中华儿女有着特殊的含义,那就是清明节。清明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同时,清明还是我们缅怀那些英雄先烈们的日子。

1、播放纪录片“英雄回家”,并作简单介绍。

2、出示美国轰炸叙利亚的照片和视频资料。

3、学生对比谈感想。

教师总结: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正因为有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断努力奋斗,才有了今日之中国。

(二)新闻速递——身边的骄傲

1、大学生在外国街头快闪“茉莉花”,引来无数人围观叫好。

2、中国学生书法作品获国际奖项,在国外展出的新闻。

3、世界各地建起孔子学院,掀起儒学风的新闻。

4、学生自由交流收获。

预设想法:无论身在何方,都要记得自己是中国人,传承中国文化。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中华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我们自己也绝不能丢。

          要将我们国家的文化发扬光大。

教师总结:跟随先人脚步,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三)从小立志——我能创造的骄傲

1、师: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文化,继承并发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学生集体讨论,自由发言,师归纳总结。

分小组制定好计划表,分条列好目标,如:

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宣扬优秀传统文化。

每日诵读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等,提升文化内涵。

写好中国字,班中成立书法兴趣小组,定期组织活动。

认真学好文化课程,为将来报效祖国做好充分准备。

2、情景反转:重新排练、演绎之前的小品。

班主任总结:同学们,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国家的小公民,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要学习先人的良好品德,心怀感恩,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厚植于心,并发扬光大。

3、齐唱《龙的传人》

【设计意图】通过之前的铺垫,让同学们通过对比发现我们国家的强大,激起民族自豪感。通过民众的爱国行为感受大家对中国优秀传统的维护和热爱。深刻认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然后将理论落于实践,激起同学们的行动热情。


  • 阅读(54)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