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语文作业?建议从这5个方面入手 2022-06-12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如何设计语文作业?建议从这5个方面入手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作业与教学相伴相生,相辅相成。“双减”政策并不是否定作业的积极意义,而是对作业机械繁杂、功能异化等负面现象的综合治理。因为作业的价值不在于“量”的多少,而在于“质”的优劣。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齐鲁名师张敏认为应该将学生从读抄背写、习题操练等应试指向的作业中解脱出来,为学生呈现多维的作业设计和多元的作业选择,使他们真正在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中习得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养。

一、前后贯通,达成教学评一致性

“逆向教学设计”以终为始,将评价任务前置,“以最终的输出倒推输入内容和输入方法”,然后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受此启发,将基于教学目标设计的作业前置,就是明确地告诉学生“我们要到哪里去”,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得知他们“到了哪里”,以学生“在哪里”作为我们教学的起点,使教、学、评达成一致,让学习真实发生。作业前置让教师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教学设计的合理化、层次化、个性化提供了依据,使作业设计从“课后强化”走向“课堂优化”,生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生态。

二、统分结合,关注学生差异性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其独特性,个体在学习方式与方法上存在差异。教师应该从关注个体差异的维度,明确作业梯度,丰富作业类型,对作业进行层级设计,给予学生在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方式等方面的选择权。需要注意的是,分层作业摒弃的是尺度和模式的统一,而不是知识的统一。为了确保教育的公平,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基于一定的设计目标,指向统一的具体知识内容,为学生提供同样的课程知识与教学资源,使不同水平、不同能力、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

三、师生共建,凸显学生自主性

在传统教学中,布置作业的主体通常是教师,而作业的主体——学生始终是被动接受的“他者”。让教师为每位学生量身设计作业是不现实的,还是学生自己最清楚自身的弱项和兴趣点在哪里。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是优化作业设计的有效路径。想要真正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就要改变教师设计作业的单向度思维,真正落实教育教学中的“学生立场”,吸纳学生共同参与。自主布置作业让学生有了“主人翁”意识,我的作业我做主,真正让“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并在自我规划中达成“学会学习”。

四、智趣共生,激活学生内驱力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很多知识还处于未知状态,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作业设计时增强趣味性,让学生始终带着愉悦的心情和探索的动力去完成作业,能很好地提升学生作业的效能。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们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要注重形式上的多样化,将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

五、内外联动,实现作业的简而丰

语文教学是我们的母语教育,语文与生活同在,它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与关注针对性的日作业不同,项目式作业周期长,链接生活,内容丰富,立足真实情境,以项目任务为驱动,更具探究性和体验性,达成了作业形式的整合与精简,作业内容的丰富与高效,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以上几种作业类型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互融合,共同存在。一种作业类型再好,如果单一使用,依然会陷入机械重复的窠臼,引发学生的厌烦和抗拒。只有根据学生需求和教学实际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多维设计,才会让学生持续感受到作业的吸引力,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内驱力和效能感,从而真正实现语文作业的育人价值。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有滋有味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