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楠《非暴力沟通》以及《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 2024-09-20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拒绝内耗,找准目标

每一个寒假是春节,是休养生息,更是自我救赎。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消耗,我们自身的能量开始减弱,需要“奖金”来证明我们一年的努力;更需要“读书”来强大我们的精神力。

这个寒假,看着学校为我们推荐的几本书,看到第一本时,我就有点兴奋,诶,这本书我有诶,回家一看,哎呀妈呀,这么厚,算了吧,一个寒假肯定啃不完,而其他推荐书目我又没来得及去孙老师那里借阅。最后就选择继续阅读了黄老师借我的《非暴力沟通》以及《学与教的心理学》。

“拒绝内耗”是今年的热词,我们不断提醒自己拒绝内耗,可却躲不开他人的评价,自我的否定,所以在一遍遍的怀疑自己,找不到自己的价值。《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让我开始跟自己和解,当然前提是我还有理智的情况下,当陷入问题时,可能需要有人让自己冷静下来。

从这本书里,我学到了:1.当自己痛苦的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体会自己的需求。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反问自己,现在感觉到的是什么情绪,自己需要什么,在这其中什么样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2.当我们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时,我们就越能听到别人的声音。3.改变抱怨句式:“因为是……所以我不得不……”。比如,因为学校布置的任务,所以我寒假不得不读书。因为不点开学习强国会被扣钱,所以我不得不每天学习强国。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这样得句式,让我们心不甘情不愿的做着我们不开心的事。

我们可以换成“我选择做……因为我想要……”。比如“我选择写论文,因为我认同‘教科研可以让课堂更高效’这句话,我想要我自己的课堂更高效,更精彩。”“我选择点开学习强国”,我们不讲什么情怀,了解国家大事什么的,就是因为我需要我不被扣钱,这就是我很现实的需求。可能有人会说那不是跟上面一个意思吗?可是,这么说真的会让自己更甘愿一点呀,也更开心一点,相当于点开一次我就赚了3块钱。当我们坦诚面对自己需求,不要让自己那么拧巴,那么我们会更欣赏自己,也会更乐意为之付出努力。

这本书不仅仅让我更注重自己的需求,也让我慢慢地看到了家人的需求,以及怎么跟她们沟通更好,虽然还是会气急败坏,但在慢慢改变。

第二本书《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是一本纯理论书,要看下去真的是太难了,所以我把它变成了摘抄专用书,希望抄多了能有点印象。不断的略过,终于在《教学目标》的那一章节停下,因为在这一张产生了共鸣,我平时设定教学目标的不足就如书中所说,虽然学校已经要求过重新设定教学目标了,要求我们和新课标、新教材挂钩。但是我的教学目标还是有其中所说的“含糊”这一个特点。比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这一点上,就很含糊,怎样算分析能力呢?怎样算我们培养他的分析能力了呢?书中告诉我可以改成行为术语陈述的目标:“提供一道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将题目中的条件问题相联系,并分析出数量关系,至少90%的意思正确。”也就是说,行为陈述性目标指的是通过什么条件(刺激)和学生能做什么行为。

当然这一类目标也存在局限性,过分看重行为目标就会忽视内在能力和情感的变化,所以在设定行为目标的前提还要先明确内在的心理变化,概括为“知识+认识过程+对象”。

虽然后续的内容还是很生涩难懂,运用于实践可能也需要进一步的内化,但敢于尝试才会有所改变。新的一年,希望自己能够做到拒绝内耗,找准新的目标。

 

江阴市城西中心小学

张燕楠

2024年2月8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