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研讨
江阴市顾海英德育名师工作室第二十一次研修活动:深耕德育共研育,跨域协同向未来 2025-08-24
网站类目:在线研讨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在草木葳蕤的四月,江阴市顾海英德育名师工作室以“深耕班会设计·共话跨域协同”为主线,精心组织了工作室第二十一次研修活动,活动通过两场本土实践与一次云端对话,打造多维立体的德育研讨生态。

魅力班会设计 点亮成长灯塔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节魅力班会让教育如春雨般自然浸润,悄然潜入学生心灵,在体验与互动中滋养学生成长,于无声处塑造正确价值观、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助力学生精神拔节。

4月9日、4月16日,工作室主持人顾海英先后走进长山中心小学、南闸中心小学,给全体班主任带来《魅力班会的设计——让教育在活动中生长》专题讲座。讲座围绕“魅力班会”意蕴,阐述其意义价值,以“三个唤醒”点明核心目标,对比传统班会,突出本质差异。她提出“七步设计法”,涵盖活动题目、背景分析、教育目标等环节,指导班会从“说教”走向“育人”,碰撞出“生活化、趣味化、序列化”的班会新思路,构建“沉浸式、生长性”班级教育生态。

讲座现场设置了20分钟班会设计环节,老师们打破校际界限,按年级围绕给定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与设计。大家各抒己见,思维碰撞,将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实践创意。

随后,工作室学员无锡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能手徐敏、无锡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秀寇仙霞、刘金花、朱江英老师担任点评嘉宾,她们从专业视角开展案例互评,肯定亮点,指出不足并给予建议。老师们在交流中明晰班会设计六大原则,对魅力班会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更为今后的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


跨域携手同行 共绘德育蓝图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4月18日,江阴市顾海英德育名师工作室与新疆自治州“天山英才”袁梅名师工作室云端连线。围绕工作室开展的江苏省教育学会课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行动研究》,工作室主持人顾海英为新疆、江阴两地骨干教师带来了《让“习语” 金句照亮童心:基于项目化学习的 “三维浸润” 教学范式探索》讲座。讲座“三重叩问”开篇,呼应“三全育人”到“全维育人”转变,剖析传统课堂症结,探寻教育突破路径。她结合工作室成员耿佳秀老师的项目化教学设计实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了“三维融合”项目化教学模式框架,并对阶段成果进行复盘反思。在深化研究方向上,提出学科融合、家校协同、数字赋能等路径,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这场跨越地域的“双向奔赴”,落实了“资源共享、课题共研、成长共促”的目标,为德育创新提供思路与方法。

这场跨越地域的“双向奔赴”,落实了“资源共享、课题共研、成长共促”的目标,为德育创新提供思路与方法。

 作为自治区天山英才教育教学培养项目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有幸与江阴市德育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顾海英导师在霍城结缘。此次联合教研活动中,我们跨越千里的情谊绽放出新的光彩。顾老师带来了题为《让习语金句照亮童心:基于项目化学习的三维浸润教学范式探索》的讲座,从政策导向、现实困境等多维度深入剖析,提出的三维浸润模型极具创新性。内容浸润贴合学生认知,教法浸润生动有效,师资浸润扎实有力。通过丰富案例,展现了项目化学习在思政课堂的独特魅力。这场线上交流,不仅是专业的学习,更是两地德育工作者心灵的碰撞。期待未来继续携手,打破地域界限,共同探索德育新路径,让德育之花在各地绚丽绽放,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且行且思且悟 共赴育人新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主持人顾海英的讲座如春风化雨,每一处讲解都直击德育教学的核心,滋润了每一位老师的教育心田。老师们不仅拓宽了教育视野,更是深刻认识到跨域联动教研的魅力。大家纷纷表示,将带着这份满满的收获回归教学。


学员感悟

黄丽娟

犹记得十多年前就在导师顾海英的指导下,和小伙伴们一起开展了多堂魅力班会,积极浓郁的研讨氛围、群策群力的昂扬斗志、痛并快乐的满满收获,一直都在老师们的记忆深处。班会活动是唤醒,更是自我反思与成长。从问题中来,让孩子们发现、研究问题在哪?今后怎么做?在活动中看到孩子们活泼泼、自信地生长就是班会最大的意义所在,也是教育者的最大满足。


  徐敏

      今日,我以顾海英德育名师工作室成员身份,沉浸式参与《魅力班队的设计》讲座,并担任点评嘉宾。这场知识盛宴让我收获颇丰。 

      讲座中,顾海英导师凭借深厚专业素养,深入剖析魅力班队在塑造学生价值观、引发情感共鸣上的关键作用,其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班队建设意义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在方案设计指导环节,她结合鲜活案例,从标题构思到环节编排,将理论转化为实操经验,还总结出评价标准,为班队设计提供科学指引。

       互动时,我与成员围绕“梦想”主题分组设计,在思维碰撞中深化了对班队设计理念的认识。作为点评嘉宾,我从创意性和延展性出发,既肯定亮点,也提出优化建议,在交流中实现自我提升。此次讲座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为班队活动设计指明方向,也让我更有信心做好班级建设工作。


刘金花

     有幸参加本次培训,让我对魅力班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魅力班会是学生体验感悟、心灵成长的重要平台,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更能激发个体与集体发展,激活教育本质。通过对比,认识到常规班会在灵魂成长关注、情感共鸣及实践过程上的不足。而培训中详细的设计框架(活动题目、教育目标、实施过程等)与多元评价标准(针对性、适切性、创新性等),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清晰且全面的指导。未来,我会将所学融入实践,精心设计每一次班会,注重学生心灵滋养与成长,提升班会的教育实效,让班会真正成为凝聚集体、助力学生发展的魅力课堂。


陆敏芝

     传统课堂常因内容枯燥、脱离生活而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项目化学习以真实问题为起点,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案例中,学生通过探究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习语”金句转化为可触摸的实践。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更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本质是激发思考,而非填鸭记忆。当知识从“答案”变成“探索的起点”,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才能真正释放。


高晓涵

     最触动我的是“三维浸润”对隐性育人的重视。学生在项目中不仅学习知识,更通过实践感悟家国情怀、生态责任等核心价值观。例如,生态长江主题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的意义,这种“做中学”的方式比空洞的说教更具感染力。教育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塑造人格。当课堂与生活、实践与价值观紧密结合时,教育才能真正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耿佳秀

    听完顾校讲座,我收获颇丰。认识到将习近平总书记金句融入小学思政课堂意义重大,既能助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又能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顾校指出当前小学思政课堂存在教学内容脱节、教法失衡、师资不足等问题。“习语”金句浸润式教学三维模型给出解决办法,从内容转化、教法创新、师资锻造三方面着手,助力金句更好融入思政课堂。“三维浸润”教学范式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教育创新的无限可能。


        人间四月,是播种,也是生长的时节。本次活动构建了“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文化育人-跨域联动”四维育人格局,打造“专业引领-实践创新-成果转化-辐射推广”发展闭环。未来,顾海英德育名师工作室将持续深耕,让每一次研修都成为拔节生长的起点,用德育温暖照亮孩子的成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