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白鸽》海报创作课
教学设计及反思
沈献华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通过圈画重要语句把握文章内容,梳理作者和白鸽相处的经历,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2. 理解“白鸽”的象征意义,品味文章的艺术手法,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感受作者与白鸽之间的深厚情谊,体会作者对美好生命的尊重和追求,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流程】
情境任务:
师:江阴市图书馆公众号的《经典朗读》栏目决定新增一期“人与动物”的主题阅读,向广大读者征集作品。投稿要求:一张电子宣传海报、一段配乐朗读的音频。小华认为《我的白鸽》这篇文章非常符合主题要求,想要投稿。
屏显:
师:除了题目和作者,一张好的宣传海报可以有一段简要的故事介绍、一副符合主题的图画,还可以适当摘录文中的优美语句。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华进行创作,完成本次投稿。
屏显:
一、我和白鸽
师:首先请大家圈点勾画课文中的重要词句,完成以下导图,理一理文章的内容完成内容简介,思考这篇文章到底讲述了一个我和白鸽怎样的故事。
屏显:
(5分钟默读后)
生:第一个空应该是等待白鸽,我圈画了文章第3小节第一句话。
师:“我等待着,虽然并不焦急,但是早已生出寂寞的我来说,一想到能有一对白色的鸽子,心里便生出一缕温情一方圣洁。”如果结合这句话,能否把“等待”换一个字更能表达“我”的心情?
生:我觉得期待白鸽更好。
师:期待就是期盼加等待,自带情感倾向。
生:我圈画了第八段的第一、第二句话,第二空是“白鸽产卵”,第三空是“欣喜和某种神秘感”。
师:你抓住了“又是一个堪称美丽的清晨”这个时间标志,直接就找到了答案。
生:第四空是“急切地期盼”。
生:第五空是“幼鸽长成”。
生:第六空是“心灵震颤、畏怯”。
生:最后一空应该是“白鸽飞翔”。
师:大家的回答都很精准,默读的时候,我们可以抓住标志着时间和事件变化的关键词、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来帮助我们梳理文章的内容。下面请大家根据思维导图,用几句话完整地概括一下文章的内容。
生:课文讲述了“我”从老舅那要来两只白鸽,日常喂养它们,直至小白鸽出生。白鸽陪伴“我”写作,丰富了“我”的生活。文章表达了“我”对白鸽的喜爱。
师:概括简洁。这篇文章以时间为序,回忆了一位作家与四只(两代)白鸽相遇、相熟、相知的故事,鸽子的数量不仅发生了变化,我的情感体验也在逐步递进。
二、我的白鸽
师:我们初步完成了内容简介,下面我们一起来设计这份海报最核心的部分——主题画。你们告诉我,这张画上面应该要有什么?
生(齐答):鸽子。
师:文章里有很多的描写鸽子的画面,你打算画的是怎样的鸽子呢?请你找一处你喜欢的与鸽子相处的细节来读一读,说说你读到了怎样的鸽子?
生:第二小节“那一对老白鸽你养不住,咱们两家原上原下几里路,它一放开就飞回老窝里去了”,我从这句话读到了白鸽的认家、忠诚。
师:老舅的话强调白鸽对故巢执着的依恋。
生:“扑啦啦一声响,一只白鸽落在我的手臂上,迫不及待地抢夺手心里的玉米粒儿。接着又是扑啦啦一声响,另一只白鸽飞落到我的肩头,旋即又跳弹到手臂上,挤着抢着啄食我手心里的玉米粒儿。”从“飞落”“跳弹”“挤着抢着”这些动词,能看出白鸽对“我”很信赖,很亲近。
师:这种信赖关系一开始就亲密美好吗?
生:不是的,“,两只白鸽大约听到玉米粒儿落地时特异的声响,挤在纸箱四方洞口探头探脑,像是在辨别我投撒食物的举动是真诚的爱意抑或是诱饵”,从“探头探脑”可以看出白鸽的谨慎小心。
师:这两句话中都有“挤”,一个谨慎,一个活泼。从这里特别能看出白鸽与我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感情逐步加深。
生:“那是两只多么丑陋的小鸽,硕大的脑袋光溜溜的,又长又粗的喙尤其难看,眼睛刚刚睁开,两只肉翅同样光秃秃的。”这里写出了幼鸽初生时的丑陋。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幼鸽的丑陋呢?
生: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下文写幼鸽长大后的美丽作铺垫,更能突出长大后白鸽的漂亮。
师:欲扬先抑的手法可以让文章更有波澜,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白鸽长大后的美丽。
屏显:
两只幼鸽在墙头上转来转去,瞅瞅我又瞅瞅在地上啄食的老白鸽,胆怯的眼光如此显明,我不禁笑了。从脑袋到尾巴,一色纯白,没有一根杂毛,牛乳似的柔嫩的白色,像是天宫降临的仙女。是的,那种对世界对自然对人类的陌生和新奇而表现出的胆怯和羞涩,使人顿时生出诸多的联想:刚刚绽开的荷花,含珠带露的梨花,养在深山人未识的俏妹子……最美好最纯净最圣洁的比喻仍然不过是比喻,仍然不及幼鸽自身的本真之美。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从哪里读到了白鸽的美?
生:“两只幼鸽在墙头上转来转去,从脑袋到尾巴一色纯白,没有一根杂毛,牛乳似的柔嫩的白色像是天宫降临的仙女。”这句话把长大的幼鸽比作天宫降临的仙女,写出了白鸽羽毛的洁白、柔嫩,特别美丽。
师:这个比喻用得很妙,让白鸽的本真之美跃然纸上,美好、纯净、圣洁。作者面对幼鸽的“本真之美”,心灵受到了怎样的触动?
生:作者心灵震颤,甚至畏怯。
师:震颤可以理解,为何会“畏怯”?
生:因为幼鸽很完美,这是作者前所未有的体验。
师:是啊,幼鸽的完美让作者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自卑感,不敢逼视,感到畏怯。对鸽子还有补充吗?
生:我十二、十三小节中白鸽喂食幼鸽的场景中还读到了鸽子的爱子,它很有灵性。
师:爱子、尽责、美丽、和人亲密的纯洁白鸽,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本真之美,确实需要放在主题画里。老师这里有两幅《我的白鸽》散文集的封面,上面都有白鸽,请你说说你喜欢哪一幅。
屏显:
生:我喜欢图2,白色能够体现白鸽纯净圣洁的本真之美。
师:你紧紧抓住了白鸽的特点。
生:我更喜欢图1,因为封面里还有“作者”,这篇文章本就是讲我和白鸽的故事,而且封面暖色调更符合文章的温情。
师:你的回答很全面,也就是说记叙与动物相处的文章时,不能仅仅只从动物一方面来写,而要扣住人和动物这两个方面,写出人的感受和情感。所以这篇文章的题目是——
生(齐答):我的白鸽。
师:那“白鸽”给“我”的世界,带来了哪些深远的改变?请你以“我的白鸽,因为你,我 ”的句式来代作者陈忠实抒情。比如:我的白鸽,因为你,我原本沉寂的老屋焕发了生机与灵气。
生:我的白鸽,因为你,我的情绪由亢奋渐渐归于冷静和清醒。
生:我的白鸽,因为你,我原本枯燥、单调、寂寞的写作生活变得充满乐趣与期待。
生:我的白鸽,因为你,我的文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温度。
师:大家都能敏锐地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来整合。
屏显:
作者介绍:陈忠实(1942—2016),陕西西安人。他著有短篇小说集《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长篇小说《白鹿原》,散文集《告别白鸽》等。本文就是在《告别白鸽》的基础中改编的。
写作背景:1986年开始,陈忠实把妻儿和长辈安置在城里,只身来到乡下的祖屋,潜心写作,四年的艰苦写作,每天都要经受着各种人物在脑海中的较量,纠结的心情让他额头上的皱纹如同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一般深刻。长期困于创作的泥淖中,历时六年,1992年,他终于完成了《白鹿原》这部巨著。1997年,凭借《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
师:结合了背景,让我们带着感情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
屏显:
我便在写作的间隙里来到后院。写得拗【ǎo】手时到后院,那哺食的温情和欢乐的声浪会使人的心绪归于清澈和平静,然后重新回到摊着书稿的桌前;写得太顺时我也有意强迫自己停下笔来,到后院里瞅着飞来又飞去的两只忙碌的白鸽,聆听那纸箱里日渐一日愈加喧腾的争夺食物的欢闹,于是我的情绪由亢奋渐渐归于冷静和清醒,自觉调整到最佳写作心态。
说来挺怪的,我按自己每天三餐的时间给鸽子撒上三次玉米粒儿,然后坐在书桌前与我正在交缠着的作品里的人物对话,心里竟有一种尤为沉静的感觉,白鸽哺育幼鸽的动人的情景,有形无形地渗透到我对作品人物的气性的把握和描述着的文字之中。
师:我的白鸽,因为你,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本真之美,我见证了生命的信赖、诞生、蜕变,我的生命体验也在丰富、蜕变。所以题目为何是我的白鸽,而不是我和白鸽。这里包含了作者对白鸽的深情。相信你的心里一定已经有了一副带着你对文章理解的海报主题画的样子,你的简介也一定可以优化得更加完美了。
三、世界就是白鸽
师:最后,如果需要你用文章中的一句话来作为海报的摘录的引用语,你会选择哪一句?
生(齐读):这一刻,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
师:是啊,这句话是全文情感的爆发点!在夕阳绚烂下,作者站在家乡山原河川上看到四只翱翔的白鸽,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深情地喊出——
生(齐读):这一刻,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
师:老师把最后一小节变形成了几个诗节,请大家补写,小组合作分工,最后进行配乐朗读小组展示,并进行小组点评。
屏显:
我走出屋院站在街道上
走向村庄背靠的原坡
我的白鸽正从东边飞翔过来
沐浴着晚霞的橘红。
沿着河水流动的方向
翼下是蜿蜒着的河流
如烟如带的杨柳
正在吐穗扬花的麦田
四只白鸽突然折转方向
向北飞去
那儿是骊山的南麓
两代白鸽掠过气象万千的那一道道山岭
又折回来了,掠过河川
从我的头顶飞过
直飞上白鹿原顶更为开阔的天空
原坡是绿的
梯田和荒沟有麦子和青草覆盖
这是我的家园一年四季中
最迷人最令我陶醉的季节
四只白鸽在山原河川上空飞翔
我的内心澎湃
涌动着 ;
涌动着 ;
涌动着 ;
涌动着 ;
这一刻, 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
小组展示、互评。
师:最后请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配乐)。
屏显:
我的内心澎湃
涌动着对鸽子成长的自豪、激动;
涌动着对生命蜕变的感动、赞叹;
涌动着对故园的热爱与依恋;
涌动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这一刻, 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
师:大家的朗读非常有感情,相信我们的朗读视频也一定会完成得非常棒。
课堂小结:
师:有人说,你在世间得到的爱,总有一种来自于动物。白鸽给作者带来生命的律动、心灵的平静、写作的灵感;白鸽给作者带来美的享受,生命的本真之美,感知生命的美好。白鸽让作者感受到盎然生机和生命的活力。白鸽让作者感受到家乡的美丽、自然的美妙、人生的温度。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生命与生命的相处中救赎与爱都是互相的。
四、作业布置
1.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我的白鸽》的推荐宣传海报,并录制好音频,尝试投稿;
2.本课原题为《告别白鸽》,选入课本后进行了删改,请同学们课后搜索原作进行阅读,对比“告别白鸽”与“我的白鸽”所传达的不同的情感意蕴,进而思考编者为何未选入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