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数字媒体在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 2025-09-04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数字媒体在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

江阴市长寿实验小学  许凯星

【摘要】乡土美术是指能够体现出地方特色乡土文化的通俗美术。数字媒体是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不同于传统媒介,多借助于计算机来存储、传输和显示。数字媒体融入农村乡土美术教学,丰富小学美术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字媒体等现代工具,感受乡土文化,激发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眼界。

【关键词】数字媒体,农村小学、乡土美术、实践研究

目前,数字媒体作为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的必备元素之一,它的传播的及时性和高质性为小学媒体课堂添砖加瓦。在农村小学的课堂中,将富有科技含量的数字媒体技术融入乡土美术教学,补充农村小学中数字媒体运用的不足,促进乡土美术教学的发展,引导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从中感受乡土文化。

一、感受数字媒体之“趣”

(一)借助数字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农村小学教学资源匮乏,数字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学生对其有着极高的好奇心和热情,学习兴趣高涨,更能在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发现自然、感受自然。

在苏教版小学美术低年段《秋天来了》这一课中,我们就可以借助数字媒体来展开教学,这样更利于课堂氛围的创设。去年秋天,我曾组织过学生来到我校的特色农业基地米娃农学院,参加了一场隆重的“庆丰收,迎国庆,感恩党”开镰仪式。在此期间,我开了直播方便家长在线观看学生们下田割稻,让家长也有一定的参与感,以便学生能够对这个秋天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我就借助直播回放,画面里金黄色的稻穗田和挥洒的劳动汗水给学生极强的视觉冲击,让学生身临其境般的回想起对那个秋天的珍贵记忆,渲染出热烈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数字媒体,提升教学效率

农村学校缺乏美术教学资源,绘画内容多以学生的想象为主,教学内容多以书本知识为主,无法突破创新。我们可以借助富有科技含量的数字媒体技术,将网络上大量的数字媒体直接运用于美术课堂中,缩短学生与美术作品的距离,提升了教学效率,促进农村美术教学的发展。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包的世界》的教师示范环节中,我选择将废旧的纸袋制作一个特色包包的过程提前录制下来,再随着课堂的节奏自主调整视频的快慢,不仅节约出学生自己创作的时间,还可以在播放制作难点的时候同步讲述制作包的关键技巧,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制作包的方法,留出更多自由时间让学生设计出更有特色的包。将视频、图片、制图软件、定格动画等多种多样的数字媒体巧妙地融入课堂,不仅可以充实课堂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还可以尽可能节约示范时间,留出更多的创作时间,化难为易,提升教学效率。

二、感悟数字媒体之“韵”

(一)运用数字媒体,丰富教学方式

目前,我国农村学校美术教学资源不足,很多课外教学无法有效开展,教学形式也非常单一,教师多数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不具备多样性,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缺乏感性认识,无法养成独立的审美意识。为了适应新课改,倡导新理念,我们跳过了传统的“讲授法”,让学生自主体验数字媒体,从中感受数字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丰富了单一的教学方式,让乡村美术教学更具活力。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我设计的动漫形象》一课中,我就借助了数字媒体设计导入部分,尝试让学生自己使用平板上的“脸萌APP”为自己定制一款动漫形象,APP中设计形象包括五官,表情,服装,动作,背景等等方面,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借助数字媒体找出与自己相匹配的人物形象特点,在调动课堂氛围的同时,也与接下来学习的手绘动漫形式作出对比,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字媒体的便捷和速度,感受到数字美术的趣味性,感受到科技的魅力。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数字媒体巧妙融入农村乡土美术教学,丰富小学美术的教学方式,开拓学生的眼界。

(二)结合数字媒体,感受乡土文化

教师可以将数字媒体融入到美术课堂中,让学生进行数字媒体的实践活动,深入浅出,注重过程。同时,大胆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从中感受到家乡独特的情调与韵味,以此创作出有乡土气息和极强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我校是苏南地区的农村小学,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人文资源丰富,而我校所属乡镇更是有着千百年的农家文化,民俗民风自成一派,集场作为联系各个乡镇的重要活动,每年都会办的如火如荼,赶集更是成为了每个孩子都盼望的娱乐活动。因此,在一年级上册《画声音》这一课中,我就设计“集场”这一情境,让学生体验一把赶集,唤起学生的美好记忆,通过聆听各种集场上的声音,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合适的线条来描绘不同的声音,并用数位板来绘制出每个人心中的“乡音”。

线条是由人来创作的,会根据人的心情产生不同的情感变化。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赶农村大集,高音喇叭里里声嘶力竭的叫卖声,你来我往的讨价声,极具夸张、反复风格吆喝声……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番自然,一番诱惑,一番风味。因此,对于这些让人产生不同情感的声音,代表着不同类型的线条,如我们可以用曲线来表示轻柔的声音,用折线来表示节奏快的声音,用直线来表示平缓的声音,音用长尖角来表现尖锐的声等等。数位板作为新型的数字绘画工具,可以让绘画过程更加便捷,将绘画数字化,极具趣味性。以数位板为载体,让学生体验丰富的民俗民风,产生不同的情感变化,提高学生运用线条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字媒体,从中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文化,进而创作出有感情的作品。

三、创造数字艺术之“活”

(一)数字媒体“活”文物,虚实结合拓视野

近些年,数字媒体不断被运用到教育领域,极大程度地增强了课外的互动,一是师生之间的距离被缩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获取的知识也不够充实全面,而数字媒体能充分提供课外的网络互助交流,增进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二是能够跳出课堂,加大与历史文物之间互动联系,农村学生资源匮乏,参观文博场馆的机会非常少,借助数字媒体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艺术品的机会,让学生能够不受空间地域的影响学习各项美术知识,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创造更多的艺术作品。

例如,我就在南京德基美术馆中看到过这样一件艺术展品,它是互动类的展品,名为《真爱至上》,作者就利用了数字媒“虚”“实”结合让文物活起来。此展品的作品实物通过扫描二维码和做出面部表情来激活装置,就可以实时控制远在纽约的实物展品,这样就算是身处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参观到纽约的实际展品,给受地域限制的农村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去年春天,我校就组织教师参观了位于江苏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其中,“运河上的舟楫”特色互动体验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飞船是实体的,我们能体验到真实坐船的摇晃感,而船舱外运河两岸的城市景观是由数字媒体投射在白色幕布而成。以此为灵感,在五年级上册《船》一课中,我就制作了一个简易的互动体验船,几张椅子拼接在一起成为一艘实体船,将沿岸的景色制作成滚屏的形式投在空白的墙面上,让学生也能从中感受到船文化的魅力。数字媒体作为一种形式上的创新,能够让人“虚”感“实”,以全新的多元体验来拓展视野,提高艺术素养。

(二)融合数字媒体创造更具“活性”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绘画有着独特价值和丰富内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绚丽的传统文化,将数字媒体融合在传统绘画中,可以让传统笔墨更具“活性”,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例如,江苏大剧院举办了一场以长江文化为主题的数字大展,就是以数字艺术诠释长江文化,将艺术与科技巧妙融合,让滔滔江水与传统绘画交相辉映,为观众带来多感官的艺术享受,从中感受艺术与科技的别样魅力。而在农村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字媒体与传统文化相互结合,例如剪窗花,刻版画,捏泥人等等传统手工艺术,都可以将数字媒体融合到美术创作中,以此提升美术作品的感染力,增强学生的美术高度。

在乡土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运用数字媒体,将富有科技含量的数字媒体融入到传统的乡土美术教学中,促进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教学的发展,让农村小学生学会运用数字媒体等现代工具,开拓他们的眼界,并在家乡独特的情调与韵味中感受数字艺术的美。

【参考文献】

[1]陈洁.以数为臂,挽起遥远的过去与未来[N].新华日报,2022-08-19(05)

[2]周振盈.数字化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93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