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峰工作室 2025 年度工作计划
2025-09-07
网站类目:制度规划
以 “功能性读写:涵养言语生命品质” 为核心研修主题,依据 2024 学年研修计划的方向,持续深入探索功能性读写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助力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 完成功能性读写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
- 工作室成员每人研读至少 2 本与功能性读写相关的教育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与心得。
- 每位成员打造 1 节以上高质量的功能性读写教学展示课,在区域内起到示范作用。
- 发表多篇与功能性读写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分享工作室教学研究的成果与经验。
- 组织工作室成员围绕文本、知识、单元功能视角,继续开展小组专题研修,每小组在 2025 年上、下学期各选择 1 个单元,完成从文本解读、教学设计到教学实践、反思的完整流程,在实践中进一步优化功能性读写教学路径与策略。
- 定期举办小组研讨交流会,要求成员分享实践中的经验、问题与解决思路,促进组内和组间的思想碰撞。
- 针对功能语言学派相关理论以及荣维东、周子房等专家的观点,开展 2-3 次专题理论学习会,深入理解语言学、课程论领域与功能性读写的关联,促进理论到教学实践理念的转化。
- 以于永正、薛法根等名师的教学案例为研究对象,组织 1-2 次案例剖析活动,从功能性读写视角解读教学过程,提炼、梳理成熟教学理论与策略,丰富工作室的教学指导理论体系。
- 每学期至少前往江阴市第三实验小学和江阴市西石桥中心小学开展 1 次联合教研活动,共同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讨,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和单元整体建构理念,协助结对学校优化语文教学方案,提升其教学品质。
- 与结对学校教师共同开展功能性读写教学实践研究,共享工作室的学习资料、教学资源等,推动结对学校在功能性读写教学方面的探索。
- 与无锡市梁昌辉、孙琴芬等工作室,江阴市季勇、钱军伟等工作室共同策划 2-3 次跨学科、跨年段的联合教研活动,围绕功能性读写开展主题研讨、同课异构等活动,拓宽研究视野。
- 参与市域内外其他相关工作室组织的功能性读写或语文教学研究活动,学习先进经验,并积极分享本工作室阶段性研究成果。
- 上半年,进一步完善功能性读写学习单的研制工作,形成体系化的学习单模板与案例集。
- 下半年,在广西桂林象山区、雁山区等合作区域开展 1-2 次功能性读写学习单应用培训与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了解当地教学应用情况,收集反馈信息,持续优化功能性读写教学模式与资源。
- 建立严格的考勤与考核制度,对成员参与工作室活动的情况进行记录与评价,将活动参与度和成果产出作为成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 合理安排工作室经费,用于购买书籍资料、开展培训交流、课题研究、成果出版等工作,保障各项计划活动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