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理解将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可用几分之一表示。
能正确找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并能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交流讨论,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概念形成过程。
培养类比迁移和归纳概括能力,体会分数的量率双重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体验分数知识的发展与应用。
二、温故引新
(1)复习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媒体出示1/4)这个数认识吗?
生:1/4。
师:对,这是前面我们刚刚学习的几分之一的分数。想一想,1/4可以表示什么
意思呢?
预设一
师:(停顿,观察学生举手)有的同学一下子就想起来了,没事老师带大家一起来回忆。1/4可以表示把一个圆(贴圆)?
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师:来了吧,还可以表示?
生:……
预设二
生:把一个饼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
师:不错!你分饼,老师分圆(贴)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圆的
1/4。还可以表示?
生:……
(2)揭题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继续深入认识几分之一。
三、探索知新
1.操作感悟,建构一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1)问题驱动
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圆的1/4。同学们,如果有一些圆,
你能不能也把它们平均分一分,找到1/4呢?
生:能。
师:有的同学说能,有的同学不大肯定,要不动手试试。每个小组的信封袋里都
有一些圆,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动手分一分,画一画,找出1/4来。
(巡视)
(2)操作建构
师:哪一小组的先来交流?
生:……
师:同学们听明白没有?(明白)我们一起再来梳理一下这个小组找到的1/4。
他们分的是几个圆?(8个)我们就说把8个圆看成一个整体(板书:整体),
圈起来,整体就有感觉了。平均分成几份?(4份)老师帮个忙,平均分得
清楚些(师动笔分一分),那每一份就是这些圆的1/4。
师:接下来交流的有要求了,可不可以既把你们找到的1/4说清楚,还能圈圈画
画。
生:(交流4个圆的1/4,12个圆的1/4)。
师:同学们果真厉害。仔细观察,明明这几个小组分圆的总数都是不一样的,为
什么每一份都可以用1/4来表示呢?
生:不管分多少个圆片,只要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都是这
一堆圆片的1/4。
师:如果圆的数量再多些,把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能用1/4来表
示吗?(能)同学们是不是这个意思,一份能不能用1/4来表示,重要的不是
这个整体里有多少个圆对不对,重要的是?
(3)外延拓展
师:对今天学习的1/4又有感觉了吗?(有)有点了啊,继续!下面图中的每一
份都能用1/4来表示吗?认真观察,好好思考。
生:①②③都能的。
师:那就随便挑一个,③为什么能用1/4来表示?
生: 因为它是把12个小正方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1/4。
师:看来一些圆可以看成一个整体,一些小正方体也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推开来
想,还能把一些什么也看做一个整体来平均分呢?
生:……
(4)新旧沟通
师:回头看,今天认识的1/4和前面学习的1/4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又有什么相
同的地方呢?
生:(一个物体,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都是平均分成4份。)
师:无论是一个物体,还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只要平均分成4
份,每份就是它的1/4。
2.类比迁移,认识“几分之一”
师:④为什么不能用1/4来表示呢?
生:它是把12个小正方体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1/3。
师: 不错,同学们找出1/3来了。那就12个圆片把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一分,
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几分之一吗?试试看。
生:(交流)
师:都是12个圆片,怎么每一份还能用不同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呢?
生: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
师: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它的1/3,…
一句话,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懂了?(懂了)拿出来
练练。
生:(练习)
3.深入对比,区分量率
师:给你们点赞!看来在学分数时,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一点都不难,是吧?
但是有一个和它相关的内容有点儿难,需要大家动脑思考,行吗?(行)
(1)量率关系正向辨
师:最喜欢同学们这样了,看
分一分、涂一涂、填一填
6个○的1/2是( )个○。
请位同学把题读一读。
生:(读题)
师:难吗?(不难)口气大了,试试。
生:(尝试解决)
师:可以交流吗?6个○的1/2是( )个○?
生:3个。
师:猜,老师会问什么?对,为什么?
生:把6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
师:其他同学也是分成2份吗?你们怎么都知道是平均分成2份呢?
生:根据1/2的意义。
师:梳理一下,根据6个○的1/2,这个1/2的意义,把6个圆平均分成2份,
每份3个,看(电脑分,涂色,填数)刚才想错的迅速改一下。接着来。
6个○的1/3是( )个○。
生:2个圆。
师:这么快!谁来说说怎么想的?
生:把12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个。
师:配合你。(电脑分、涂、填)有方法了吗?独立完成第2大题的后两题。
12个○的1/2是( )个○。
10个△ 的1/5是( )个 △ 。
(2)量率关系反向辨
师:同学们掌握得真不错,加大点难度了。现在反过来,你能不能表示出分数来。
(出示)
先分一分,再填数。
2个○是8个○的1/( )。
师:再请一个同学把题目读一读。咱们都来想一想怎么分?
生:把2个圆看成1份,8个圆可以分成4份,所以2个圆是8个圆的1/4。
师:(边说边动态呈现分法)
师:掌声送给他。这样的问题会思考了吗?独立完成第3大题。
4个○是8个○的1/( )。
1个○是6个○的1/( )。
师生互动交流。
(3)量率关系综合辨
师:真没想到同学们这么会思考,再来辨一辨。(出示)
分一分、涂一涂、填一填
6个桃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得( )个桃,每只猴子分得这些
桃的1/( )
师生交流讲述。
四、总结延伸
灵活作业
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 温故引新,衔接自然:通过复习一个物体的四分之一,自然引出对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四分之一的探究,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前后联系,降低学习难度。
2. 动手操作,建构概念: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分圆片,通过亲身操作体验将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的过程,直观感受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含义,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概念的建构。
3. 注重对比,突破难点: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让学生明确一个物体和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异同,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通过量率关系的正向、反向和综合辨析,帮助学生区分分数的量和率的意义,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4. 类比迁移,拓展思维:在认识四分之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类比迁移到其他几分之一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拓展思维空间。
(二)不足之处
1. 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在小组交流环节,部分学生可能由于性格内向或表达能力有限,参与度不高,教师应加强引导和鼓励,让更多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2. 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操作建构环节,学生动手操作和交流的时间可能过长,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相对紧张,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合理安排各环节的时间。
3. 练习设计可更具层次性:虽然设计了不同类型的练习题,但在层次性上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改进措施
1. 加强个别指导:在小组活动和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优化时间管理: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合理分配各教学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过程流畅高效。
3. 完善练习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有梯度的练习题,从基础题到提高题再到拓展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习中有所收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