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花:评启智,呵护低段数学学习的萌芽 ——读《读懂每一个学生》学习心得 2025-09-17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以评启智,呵护低段数学学习的萌芽

——读《读懂每一个学生》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初读《读懂每一个学生:课堂评估的目的、设计、分析和使用策略》,便觉书中智慧如清泉,恰好浇灌低年级孩子数学学习的萌芽。

一、重识评估目的:看见“小萌芽”的生长起点

低年级孩子的数学学习,如同刚破土的幼苗,每一点认知都是独特的生长印记。书中强调课堂评估“了解起点”的目的,在低年级教学中尤为关键。教“1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曾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会数数就懂了数的意义,直到用了书中的评估思路——让孩子用学具摆出“5”并说说含义,才发现有的孩子把5个木块堆成一团,有的能按顺序排成一排,还有的会分成2和3。这细微的差异,正是他们数感发展的不同起点。原来评估不是为了挑错,而是为了看见每个孩子数学思维的“萌芽状态”,进而呵护他们的好奇心。

二、巧设评估设计:搭建“玩中学”的成长阶梯

    低年级孩子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书中“评估任务贴近生活、引发深度思考”的理念,在低年级可转化为“玩中学”的评估设计。教“认识图形”时,我设计了“图形寻宝大挑战”:让孩子在教室或家里找圆形、正方形的物品,画下来并说说为什么它是这个形状。有的孩子找了圆圆的饼干,说“它没有角,滚一滚不会停”;有的找了正方形的手帕,说“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都是方方的”。这种游戏化的评估任务,既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又能让我清晰看到他们对图形特征的理解程度,远比单纯的“认图形、选图形”练习题更有温度。

三、善用评估分析:聆听“童言里”的思维声音

低年级孩子的表达稚嫩却充满思维的真实。书中教我们从错误中挖掘价值,在低年级,“错误”有时是思维天真的体现。计算“7+2”时,有孩子会伸出7根手指,再数2根,得出9;还有孩子会说“7往后数2个数,8、9,所以是9”。这些不同的方法,是他们在构建加法运算的逻辑。哪怕是算错的时候,比如把“3+4”算成8,我也会耐心问问“你是怎么想的呀”,从他们的童言童语中,找到思维卡壳的地方,再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引导,比如用小棒摆一摆。这种基于评估分析的教学,让低年级的数学课堂充满了对儿童思维的尊重。

读完这本书,我愈发明白,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课堂评估,是一场“看见萌芽、呵护成长”的旅程。我们要做的,是用科学的评估去读懂每一个孩子数学思维的“小秘密”,然后用温暖的教学,助力他们在数学的天地里,从萌芽长成小树,始终保持对数学的热爱与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