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名师工作室2025-2026学年工作计划 2025-09-18
网站类目:制度规划

张蕾名师工作室2025-2026学年工作计划

为持续推动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深化新课标落实与跨学科教学实践,重点突破 “实践成果理论转化” 与 “AI 赋能初中地理课堂” 两大核心任务,结合上一学年研修成效与不足,特修订本学年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与路径,保障研修活动高效开展。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为指引,聚焦 “教师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优化”“理论成果沉淀”“AI 技术赋能” 四大核心,通过 “专题培训 + 实践研讨 + 理论提炼 + 技术融合” 的模式,深化跨学科教学研究,强化个性化指导,打造 “实践 - 理论 - 技术” 三位一体的优质团队,为区域初中地理教学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二、核心目标

深化新课标实践:推动成员将新课标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实效,打造 3-5 节新课标示范公开课;

强化跨学科研究:完善跨学科教学体系,形成 2-3 个可推广的跨学科教学案例;

突出理论转化:将教学实践、跨学科活动成果转化为 1-2 篇教学论文或研究报告,形成可复制的理论成果;

推进 AI 赋能:开发 2-3 个 AI 赋能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工具或资源包,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与实效性;

优化教师培养:通过个性化指导,助力 2-3 名青年教师成长为校级及以上骨干教师;

扩大成果辐射:搭建成果推广平台,实现优质教研资源与 AI 教学经验的区域共享。

 

三、重点任务与实施步骤

新课标深化实践工程

专题培训:9 月邀请学科专家开展 “新课标课堂落地策略” 专题讲座,结合典型课例解析教学难点;

实践研讨:10-11 月组织 “新课标示范公开课” 活动,每位成员至少参与 1 次听课、评课,形成课堂改进方案;

成果梳理与理论初构:12 月汇总公开课案例与反思,形成 3-5 篇教学反思或微型论文,为理论转化奠定基础。

(二)跨学科教学攻坚与理论转化计划

主题研究:确定个跨学科研究主题,分组开展教学设计,同步明确各小组理论转化方向(如跨学科教学模式、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等);

实践展示:举办跨学科教学展示活动,邀请校外专家点评;

案例提炼与理论升华:梳理优秀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更需围绕预设方向,结合实践数据与学生反馈,撰写 1-2 篇跨学科教学研究论文,完成 “实践 - 理论” 转化闭环。

(三)AI 赋能初中地理课堂专项行动

AI 技术培训:邀请 AI 教育技术专家,开展 “AI 工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专题培训,涵盖虚拟仿真实验、地理数据可视化等内容;

AI 教学资源开发:分组开发 AI 赋能教学资源,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虚拟漫游”(辅助 “气候与植被” 教学)、“等高线地形图 AI 互动练习”(提升空间思维)等 2-3 个资源包;

AI 课堂实践与优化:组织“AI 赋能地理公开课”,成员运用开发的资源开展教学,收集课堂效果数据,邀请技术专家与学科专家共同优化资源,形成可推广的 AI 教学模式。

(四)成果辐射与交流

区域联动:与周边学校教研团队开展联合研修,重点分享跨学科理论成果与 AI 赋能教学经验

线上传播利用学校公众号、区域教研平台,定期推送 AI 教学资源使用指南、理论研究论文摘要等内容,扩大成果影响力。

附件:

  • 阅读(7)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