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跨学科实践活动
探究影响扦插月季成活的因素
(第1课时)
蔡新祥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扦插月季的技术要领和操作规范,尝试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解释,认同扦插月季成活受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响。
2.按照单一变量的原则,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扦插月季成活的因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习扦插月季的技术要领和操作规范,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扦插月季成活的因素。
(2)探究影响扦插月季成活的因素。
2.教学难点
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扦插月季的技术要领和操作规范。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新课引入
展示校园里的月季的花、果实和种子。
提出问题:“人们可以利用月季的有性生殖繁殖后代,也可以用扦插等无性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扦插的优势是什么?”引导学生比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理解扦插对保持花卉优良性状的意义。
提出问题:“影响月季扦插成活的因素有哪些?” 引导学生从外因和内因两个角度猜测影响月季扦插成活的因素。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扦插的兴趣,为问题的讨论和实验设计作铺垫,为第2课时的实践活动储备必要的经验。
2.新课教学
课前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了解扦插月季的枝条选择与处理,基质的选择与准备,以及扦插后的管理等技术要领和操作规范。
(1)活动一 扦插月季的枝条选择与处理
分析可能影响月季扦插成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引导学生从插条的年龄、长短、带芽的数量、带叶片的数量、下端是否斜切等方面,思考如何选择与处理月季的枝条。
设计意图:综合运用学科内和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辩证地认识植物自身因素对扦插成活的影响,尝试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认识事物的发展并调和其中的矛盾。通过分析插条的年龄,理解细胞年龄与分化程度对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影响;同时,探究有机物和水分的来源与去向等因素如何影响插条的存活,进而解释插条的长短、带芽的数量、带叶片的数量,以及下端是否斜切等技术要领和操作规范,认同稳态对扦插成活的重要性。
(2)活动二 基质的选择与准备
播放土壤为基质及水为基质的月季扦插过程视频,并配以解说。引导学生从能否固定枝条、植株生长所需的条件等多个维度分析比较土壤基质与水基质对月季扦插成活率和观察便捷性的影响。
设计意图:综合运用学科内和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辩证地认识外界因素对月季扦插成活率的影响。依据植物的根能固着植物体,提出水基质扦插时植株的固定方案;依据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根系的呼吸需要空气,提出土基质的透气性解决方案和水基质的溶氧方案;依据微生物对切口的影响,提出土基质的类型选择和水基质及切口消毒方案;依据能否直观观察和方便测量,说出基质选择的依据。
(3)活动三 扦插后管理
引导学生分析月季扦插后,要浇透水和遮阴的原因,确定观察的指标,以及插条的异常处理预案。
设计意图:依据水分的来源和去路解释以土为基质扦插时为什么需要浇透水和遮阴;根据插条的结构确定芽、叶、愈伤组织、根的长度和数量为观察指标,说出以水为基质的优势;利用学科内的知识,建立插条出现萎蔫、烂根、黄化等问题的预案。
(4)活动四 设计实验方案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研究主题,初步拟定探究方案。依据单一变量等科学探究的原则,对学生的探究方案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拟定探究方案和评价,提高学生对单一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控制能力,并渗透随机选择和重复实验能减少实验偶然性的观念。通过方案设计和评价,提高学生合作、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原则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