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度江阴市王俊蓉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2025-09-23
网站类目:制度规划

2024—2025年度江阴市王俊蓉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本工作室依据年度工作计划,紧扣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专业成长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扎实开展各项研修活动,有效促进了成员专业素养提升,推动了区域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氛围的形成。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组织建设,明确发展规划

作室于年初顺利召开启动仪式,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与要求。领衔人制定了详实的年度工作计划,全体成员结合自身实际,均完成了个人年度成长规划,为后续学习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工作室依托分组机制,有效开展了轮值、研讨等协作任务,确保了各项活动的有序组织与宣传(微信推送、摄影、报道等),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共同体。

二、深化理论学习,夯实专业根基

本年度,工作室将理论研修作为重要基础。组织成员深入研读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教育教学理论专著,通过集中讲授、个人自读、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交流学习心得,撰写读书笔记与体会。这些活动有效提升了成员的理论水平,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坚实支撑。

三、聚焦课堂教学,提升实践能力

工作室致力于提升成员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1. 专题研讨:围绕初中数学新授课、实验课、复习课的有效性教学、教学设计规范、作业设计、核心素养培养及教学评价等专题,开展了多次深度研讨。通过专家讲授、课例观摩、同课异构、学员实践、研讨交流等形式,成员们对课堂教学各环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磨课赛课:积极组织成员参加区、市级公开教学展示及评优课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反复磨课、赛后反思,不仅参赛教师取得了优异成绩,全体参与教师在观摩、研讨中也获得了显著成长。

3. 观评课活动: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校内及工作室组织的听课、评课活动,提交了多篇高质量的评课记录,并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四、拓宽研训视野,促进交流辐射

1. 专家引领:本年度累计邀请市内外专家、名师进行专题讲座、课堂展示达6次,内容涵盖课标解读、教学理论、论文写作、专业发展路径等,极大地开阔了成员的教育视野。

2. 对外交流:成功通过同课异构、专题交流等形式,促进了教师间的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扩大了工作室的影响力。工作室成员作为市级骨干教师,共举行各级各类专题讲座9人次,4人次参与全市教学调研活动。

五、强化教育科研,收获初步成果

工作室积极鼓励成员将教学实践转化为研究成果。

1. 中考研究:组织全体成员对2024年江苏省中考试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形成了集体研究成果并进行交流,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备考与研究能力。卞焕清、刘茜、钱嘉蓉均参与了全市命题工作。

2. 论文写作:开展了教学论文及案例反思撰写的专题培训。成员们积极总结提炼,本年度多位成员的论文在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或在正式刊物上发表,基本实现了年度论文发表或获奖的目标。姚菁菁参与省级教育规划课题1项并结题;主持无锡市级课题1项并结题;参与无锡市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并结项;主持无锡市课题1项并结题;江阴市教科研专项资金项目获二等奖。卞焕清参与了《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行为表现及教学案例研究——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编写工作。工作室成员的多篇论文发表或参与评比。

3.专业发展:部分成员在各级学术称号评选中实现进阶,或在省级、市级课堂教学、基本功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实现了个人专业成长的重要突破。刘静、钱嘉蓉双双荣获江苏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成囡荣获无锡市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一等奖。卞焕清荣获江阴市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朱莉、添彩琴获得2025年江阴市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回顾本年度工作,工作室计划得到有效落实,成员凝聚力强,活动开展扎实,成效显著。然而,仍存在一些可提升的空间,例如:课题研究的系统性与深度有待加强;成果的提炼与辐射推广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展望下一学年,工作室将继续秉持初心,在深化课堂教学研究的同时,着力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鼓励成员形成更具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并进一步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为助推江阴市初中数学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贡献更大力量。

20259

  • 阅读(3)
上一篇: 王俊蓉名师工作室2025-2026学年度工作计划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