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萍:《教海漫记》读后感 2025-09-23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这个学期,我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这本书分为“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其他篇”,从中我感受到于永正老师教学的智慧,教育的伟大,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宽容。

在于老师的课堂中是这样一番景象: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语言是丰富的。课堂是轻松有趣的。回想自己的数学的课堂确:学生坐姿是端正的,回答的语言是匮乏的,我的课堂教学是用力而缺乏效率的。这样的对比,让我深思:为什么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是轻松而有趣?

一、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于老师对学生是有深刻的研究的,在他课堂中大多的时间是交给学生的,学生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想法、有自由表达想法的权利。于老师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课堂上老师的作用是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引导,激发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用催人奋进的话语激励他们。用你的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对于我再课堂的表现,更多关注地是我对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的突破,对教材的理解。而忽略了我对学生的了解。我没有更多地从学生角度去理解,去思考:对于自己提问的细节,学生是否已经有基础了呢?是否由学生自己解决更好呢?学生更愿意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该问题呢?与于老师相比,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一点上,我还差的很远,我还得多下功夫,努力地“吃透学生”。

二、善于思考,做一个思考型教师

 于正于老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与它善于思考不无关系。正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像于正永老师一样善于思考,要学会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而不是做知识的搬运工。可惜,自己很多地时候却是让时间淹没在教学的忙碌中,淹没在各类检查中,以至于自己的教学水平总是在一个水平上徘徊。最近几年一直教学六年级学生,对教材的熟悉,更是给了自己不再深入研读教材的一个很好地“理由”。

    总之,拜读《教海漫记》后我被于老师对教育的热爱之情所感动,也被他对于问题处理方式的精妙所折服。在之后的教学中,我要做一个平凡而思考型的教师,思考学生、思考教学。通过思,让曾经的失误变成之后的财富,在思考中走向成熟型的教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的教学道路还很长,我会一如既往地吸取于老师的教育教学精华,做一位时刻为学生着想、爱学生一切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