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辅助的的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
——以《制作2026年年历》为例
【课前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数学跨学科主题活动中学生应面对现实的背景发现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新课标倡导让学生经历真实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同时提倡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这将数学知识的学习置于更广阔的情境中,不仅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制作2026年的年历”是综合与实践领域第二学段“年、月、日的秘密”这一主题活动其中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现实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年月日的相关知识,独立设计和制作2026年的年历卡。 在制作年历卡的过程中,经历观察、分析、推理、想象等数学活动,提高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创造思维以及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谈话:课开始前,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他是谁呢?
AI自我介绍:嗨,大家好,我是你们专属的AI学习伙伴“小历”,今天要带大家打开日历的魔法盒,一起继续探索年月日的秘密!
师:今天是小历第一次和咱们小朋友们见面,还要一起上有趣的数学课呢!真是令人难忘的一天,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今天是哪一年的几月几日呀?指名一生回答。
师:其实,重要的日子有很多,比如我们自己的生日。现在老师就来调查一下,今年已经过生日的小朋友请举手。
师选取一名学生:采访你一下:你今年的生日是几月几日,星期几?你知道明年你的生日是星期几吗?学生回答出今年的生日是星期几,对明年的生日是星期几表示疑惑。
设疑:那怎么办呢?
生:可以查一查2026年的年历。
引出课题:是呀,要是有2026年的年历就好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年月日的知识,一起来制作一份2026年的年历卡。(揭示课题)
二、制定规划,主动尝试
1.观察交流,链接旧知
师:你打算怎样制作2026年的年历卡?小朋友们可以借助自己带来的年历卡看一看,想一想,再和小组里的同学商量一下。
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年历卡,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分享后汇报。
生:我想分成12个月,12个月里有大月、小月还有2月
师:分别是哪12个月呢?随着学生的回答贴出相应的月份。这些月都是连续的,我们称作月月相连(板书)
追问:这12个月中大月有哪些?小月有哪些?分别有多少天?
生: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它们都有31天。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它们都有30天。2月很特殊,有28天或者29天。(板书)
追问:2026年一共多少天?(学生口答并板书)
生:2026年是平年,所以2月有28天。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每个月都是1行写7天,这七天分别是周日到周六,正好是一周(板书:7日一排)
师:你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
生:一个月中有很多的休息日和节假日,我们除了休息以外还可以好好的规划好时间。
……
2.自主尝试,推理演算
(1)尝试制作,解决首日是周几
提出要求:以2026年的1月为例,一起尝试制作月历卡。
设疑:2016年的1月1日要写在星期几下面呢?同学们可以借助自己的年历卡想一想,说一说。
师: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你能带着自己的年历卡上来说一说,指一指吗?
学生带着2025年年历卡上台边指边说。
师:是呀,要知道2026年1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几,我们只要查一查上个月的最后一天是星期几。2025年12月31日是星期三,所以2026年1月1日是星期四。
提问:如果要知道2026年2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几怎么办?
生:我们只要查一查上一个月,也就是1月的最后一天是星期几就行了。
(2)推理演算,解决最后一日是周几
师:1月的最后一天又是星期几?你能想到哪些不同的方法?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相互交流一下。
生1:我们可以一天一天往后排一排就知道了。
生2:7天一排,1日是星期四,8日也是星期四,还有15日、22日和29日都是星期四,那么30日是星期五,31日就是星期六了。
师:像这样7天7天地推算也很方便。有没有其他方法?
生3:可以列式算一算,用31÷7=4(个)……3(天)刚好经过4个7天,还多3天,那么从星期四开始往后数3天,所以最后一天是星期六。(借助多媒体带着学生一起数一数)
师:要知道最后一天是星期几,除了排一排、推一推、我们还可用算一算的方法得到某一天是星期几,这个方法可真棒。
小结:2月第一天是星期日,要知道3月的第一天呢?4月呢?看来,不仅年年相连,月月相连,日日也相连。
(3)激发兴趣,完善月历
师:除了写上日期,月历卡还可以怎么完善?
生1:我想在月历卡上标上我的生日,再涂上我喜欢的颜色。
生2:我们还可以在月历卡上标上一些节日。
生3:我们还可以写一写节日的祝福
生4:我还可以写一下我的生日愿望。
……
三、实践创作,展示交流
师: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份年历卡?(想!)
介绍:2026年的年历卡由12张月历组成,老师将大家也分成了12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其中一个月的月历制作。
AI“小历”读活动要求:
①写一写:动笔写出月历中的日期。
②标一标:标出这个月中的重要节日或纪念日,用一句话简单描述。
③画一画:根据这个月的特点,设计美化月历。
温馨提醒:如果制作时遇到问题,可以打开我为小朋友们准备的小锦囊,或者直接提问我哦。
教师巡视指导,实时投屏学生制作过程留下精彩瞬间,捕捉学生的问题并现场提问智能AI,增加课堂的生成性。学生完成后按序上台贴好月历卡。
师:月历卡里面还藏着很多故事呢,谁来介绍下你们小组制作的这个月有哪些重要的日子?(随机采访几个小组)
生:我们小组制作的是4月,4月1日是愚人节,它是起源于西方国家的一个节日。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个节日倡导我们要多读书,多思考。4月24日是中国航空日,这是我问了小历才知道的。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而设立的,。
师:是啊,中国航天人从神州一号到神州二十,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腾飞!希望小朋友们未来也能为国家的航天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我们组制作的是6月份,这个月最让我激动的就是6月1日的儿童节啦,这一天是我们自己的节日,我们一组把这一天标注好后贴了很多气球和礼物!除了儿童节,“小历”告诉我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对了,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我打算在那一天送给我爸爸一个神秘礼物呢。
……
四、激发内需,知识拓展
1、阴历的由来
师:刚刚小朋友们一起制作完善了2026年的年历,现在知道自己明年生日是星期几了吗?除了我们自己做的年历卡,生活中还有丰富多彩的年历,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播放生活中的年历并定格其中一张年历表)
提问: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1:这张年历表上除了有数字,下面还有初一、初二这样的中文。
生2:还有立秋、处暑这样的节气。
生3:我还发现这张年历表上有我们国家的一些传统节日呢。比如春节、端午节、清明节。
师:是啊,月历上的中文又是什么呢?怎么会有两种日期呢?这是怎么回事呢?既然我们有这么疑问,那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AI“小历”视频解说“阴历(农历)是怎么回事儿”(略)
生1:我们学过的年月日的产生和地球的运动有关,原来阴历的产生和月亮的运动有关。
生2:阴历的发明有助于农业生产,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真了不起!。
生3:原来我们熟悉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阴历的节日啊。
……
2、阳历的发展与演变
师:现在你知道年历卡上为什么有两种日期了吧,小朋友过的是阳历生日,爷爷奶奶可能会过阴历生日。年历在生活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查找日期,还能作为规划学习和生活的工具。
师:年历在生活中的用处这么大,那它又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AI“小历”视频介绍太阳历的发展历程。(略)
生1:古埃及的人很了不起,能根据星座和太阳升起的规律创造了太阳历。
生2:阳历的发展经历了从古埃及的太阳历到古罗马时期的儒略历,再到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格里高利历,也就是阳历。
生3:从古代到现在,年历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师:是啊,我们人类对时间的探索从未停止。从古埃及太阳历到儒略历到格里高利历,历法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从原始观察到科学计算不断演变的过程。随着科学的发展,历法还会进一步优化完善,等待同学们继续探索年月日的秘密。
五、回顾反思,自我评价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大家收获都不少 可以在评价表上填一填……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