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型 |
新授课 |
时间安排 |
一课时 |
学习体验活动过程 |
教学内容安排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
课前准备,预习导航
1、复习回顾圆的定义以及相关知识
2、查找资料,学会类比思想
|
生:以小组为单位网上查阅资料并且进行整理 |
既锻炼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又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 回顾已学的新知识,为后面椭圆的定义以及标准方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
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动手操作: ①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两端都固定在图板的同一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轨迹是什么?(圆)
②如果把细绳的两端拉开一段距离,分别固定在图板的两点处, 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轨迹是什么曲线? 如果把细绳换成皮筋会怎么样呢?
思考: 1.为什么有人画出椭圆,有人画出直线 2.画出椭圆过程中,椭圆有什么特征 (对称性、点到定点距离和不变) |
师:动手操作,利用细绳画出圆
生:根据操作,复习回顾圆的定义
师: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画出椭圆或者直线
生:积极开动脑筋在老师引导下思考相关问题.
生:类比圆的定义,试着归纳椭圆的定义
|
通过对圆的知识回忆,运用类比法给学生创造最佳思维环境,可以使学生猜想出椭圆的研究思想与方法,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学会椭圆的特征,并尝试加以总结.
为下面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做铺垫 |
归纳概括,形成概念 探索椭圆的概念 椭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是常数(大于间距离)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
注:1.若距离之和等于两定点间距离,轨迹是线段 2.若距离之和小于两定点间距离,这样的点不存在
|
由学生归纳和概括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是常数(大于间距离)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相关概念,找出关键字.学生试着不看课本口述,教师板书.板书时关键字用红色粉笔写出来. |
通过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找出关键字,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思维概括能力,学会抓重点.
以抢答题形式出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课堂的活力.适当照顾后进生,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
层层递进,探索性质 能否像以前学过的直线和圆一样,用方程来表示椭圆呢?如果可以,又适合用哪种求曲线方程的方法呢 ?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1、建系设点:根据实验中发现的椭圆对称性和简单、优化的建系原则。 设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设M(x,y)是椭圆上任意一点,焦距为2c, M与的距离之和为2a 。 |
F1(-c,0) |
F2(c,0) |
2、找出几何关系:
3、列方程:
4、化简为了方程的简洁和对称,令,于是得到了焦点在x轴上时椭圆的标准方程 (a>b>0)(其中b的明确的几何意义下节课学习) 它表示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焦点坐标为(-c,0)(c,0),其中,叫做椭圆的焦距
利用对称性,得到焦点在y轴上时椭圆的标准方程 (a>b>0)
师:类比圆的研究过程,引导学生将几何问题转化成代数问题
生:1)建系设点
2)找出几何关系
3)列出方程
4)化简
5)证明(可以省略)
生:学习建立适当坐标系的原则,尝试在椭圆上建系
师:巡视引导.个别指导
师:从圆的标准方程出发,引导学生记忆椭圆的标准方程
1. 运用类比法,能够有效的将知识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由此达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利用学习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3.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学会解决部分几何问题代数化的题目
师生探究,初步运用
例1、(1)已知椭圆的方程是,椭圆的焦距是___________,标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_;
(2)已知椭圆的标准方程是,椭圆的焦距是____________,标点坐标是____________;
小组交流讨论:在焦点x轴与y轴上两个方程有什么区别
1、这两个方程都是椭圆的标准方程
2、区别焦点位置的方法:在X^2的分母大,焦点在x轴;若y^2的分母大,焦点在y轴
例2、已知椭圆的焦点坐标为(0,-4),(0,4),a=5,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解: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由题意知:a=5,c=4,所以:=9,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例3:椭圆的焦距是12,焦点在x轴上且a=10,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解: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由题目可知a=10,c=6,所以:=64
所以:
师: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根据椭圆的标准方程,判断是焦距在x 轴还是y轴
生:学会比较a,b,c三者的关系以及大小
生:确定焦点所在的坐标轴后设定椭圆的标准方程,求出参数a,b,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师:引导学生确定焦点所在的坐标轴
生:利用公式,找出对应的a,c,求出b
师:适当点评与解题要点
通过教师关键点拨,提高学生对关键问题的认知水平.
反复强调公式,增强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活用公式能力,提高学生归纳能力
例4、用CAD绘制椭圆
.
师:将椭圆应用到专业中
生:上台利用CAD绘制椭圆
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生活中去,初步增强建模意识.
用专业中的情境设置了应用题,既结合与专业,又能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
总结归纳,形成系统
1.知识方面:椭圆的概念以及标准方程
2.数学思想方面:数形结合,类比的思想.
生:由小组代表总结归纳.
师:归纳、总结、提升
在小结中让学生体会到椭圆与圆的关系,渗透数形结合以及类比思想.
课堂拓展,巩固提高
【数学日志】学莫贵于自得.请你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存在的不足.
【书面作业】
必做题: 练习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a=4,b=2,焦点在x轴上
(2)b=2,焦距为6,焦点在y轴上
选做题:(1)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2,0),(2,0),并且经过(2.5,-1.5),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已知椭圆a=4,b=2,写出满足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生:当堂课自主独立完成书面作业.
师:巡回于小组间,及时发现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纠正.
作业是课堂内容的检测,让学生在更大的深度与广度之间进行思考.将作业进行分层,满足各个层次学生需要.
板书设计,突出要点
多媒体
投影屏幕 |
§6.2 等差数列——概念与通项公式
引例 一、概念 例1
二、标准方程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