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025-10-09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国家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教育局 执教时间:2025-10-09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4.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年级

年级

  授课时间

1课时

课题

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材分析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这一节选自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本节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系统的调节是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方式之一,与第一章内环境稳态、第二章章神经调节和第三章体液调节紧密联系,共同完成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本节内容是学习免疫调节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系统的功能。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如图所示是我们在医院里常见的情景。

 

【问题探讨】:

1.生病时医生为什么要检查患者的扁桃体? 扁桃体肿大意味着什么?

 扁桃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可抵御经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扁桃体肿大意味着扁桃体有炎症,可能有病菌感染。

2.扁桃体肿大对机体的健康是有利还是有害?

一方面扁桃体具有免疫功能,可以提示机体是否被病菌感染作用,利于判断疾病状况。另一方面,扁桃体肿大后易形成脓肿,吞咽食物时有疼痛感,同时引起其他并发症。

【引导分析】扁桃体是人体对抗病毒或细菌的重要部位,淋巴结也是,他们都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但其本身也会发生感染导致扁桃体炎或淋巴结肿大。

要知道免疫系统如何调节我们机体维持稳态,首先要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安全保卫部”,它拥有强大的“部队”,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又由哪些组成?

阅读相关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和之前学习的知识,思考讨论并回答有关问题。

 

知探究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一)免疫器官

(1)组成: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作用: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3)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

结合ppt依次讲解扁桃体、淋巴结、脾、胸腺、骨髓等免疫器官的分布、功能、构成。

 

(二)免疫细胞

 

 (1)概念: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它们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2)种类:各种白细胞。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结合ppt讲解免疫细胞的种类

 

引导分析除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外,还有一些物质在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免疫细胞可分泌产生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免疫活性物质,它们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

(三)免疫活性物质

(1)概念: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2)来源: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

(3)种类:

 抗体: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能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到达全身各处。

 细胞因子: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

 溶菌酶:多种细胞如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都能合成。

结合ppt讲解

 

阅读教材4-1相关内容,梳理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

 

 

 

 

 

 

 

 

 

 

 

 

 

 

 

 

 

 

阅读课本知识,观察图4-3,分别陈述各种免疫细胞的形态结构、分布、来源和功能。

 

 

 

 

 

 

 

 

 

 

 

 

 

 

 

 

阅读p68相应内容,初步认识免疫活性物质的概念、特征、分布。

 

 

 

 

 

 

 

 

 

 

 

 

免疫系统的功能

 

 

引导分析这些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活性物质共同构成免疫系统。为什么我们时刻处在被病原体的包围中,但并不会经常感到不适?

因为人体有三道防线抵抗病原体的攻击。

(一)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结合ppt讲解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归纳总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比较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判断

1.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

2.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

3.吞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

4.只要涉及抗体、记忆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等均属特异性免疫。

设疑】三道防线说明免疫系统有什么功能?

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防御:

   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这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能抵抗病原体的入侵;

   异常时,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缺失,可能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等问题。

2)免疫自稳:

    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的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若该功能异常,则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3)免疫监视:

     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

    正常时,可识别突变的肿瘤细胞,然后调动一切免疫因素将其消除。

 若此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根据PPT内容和课本内容,小结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与功能,理解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功能和作用。

 

 

 

 

 

 

 

 

 

 

 

 

 

 

 

 

 

 

 

 

 

 

 

 

 

思考回答相应问题,自主归纳概括免疫三大基本功能的内容、作用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4.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1.三道防线的组成

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3.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课后作业

1.下列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巨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能发挥作用

B.第二道防线的杀菌物质是指抗体

C.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强大

D.感染发生时,病原体已经突破了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

2.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免疫器官包括脊髓、脾和扁桃体等免疫细胞产生和成熟的场所

B.溶菌酶由淋巴细胞产生,可分布于内环境和消化液

C.树突状细胞分布于皮肤等上皮组织,可特异性识别抗原

D.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导致的

3.研究发现NAT8L基因表达的产物通过代谢产生N-乙酰天冬氨酸(NAA),从而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发挥作用。NAT8L主要在大脑中表达,可避免免疫细胞攻击神经细胞,而NAA是神经元损伤的标志物。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ANAA的含量与NAT8L基因的含量呈正相关

B.当神经元受到免疫细胞攻击时,NAA的含量会增加

CNAT8L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DNAA可以作为免疫抑制剂进行免疫治疗

4.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神经元的凋亡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B.衰老细胞被免疫系统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自稳功能

C.衰老细胞的呼吸速率变慢,细胞核体积变小,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D.细胞凋亡受基因调控,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5.利用病毒样颗粒递送调控细胞死亡的执行蛋白可控制细胞的死亡方式。细胞接收执行蛋白后,若激活蛋白P,则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细胞膜突起形成小泡,染色质固缩;若激活蛋白Q,则诱导细胞发生焦亡,细胞肿涨破裂,释放大量细胞因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细胞焦亡可能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

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程序性细胞死亡

C.细胞凋亡和细胞焦亡受不同蛋白活性变化的影响

D.通过细胞自噬清除衰老线粒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6.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机体进行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都在核糖体合成

B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摄取具有特异性

C.机体识别和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监视功能

D.脾能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并清除衰老的血细胞

教学反思

通过问题链将抽象机制具象化,用计算、绘图等活动深化理解;注重从实例中归纳一般规律,避免机械记忆;关联真实情境,强化知识的应用价值。

 

  •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