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学案 2025-10-10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生物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高二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

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课时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课前案

1.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形式是?


2.什么是静息电位?形成原因?


3.什么是动作电位?形成原因?


4.神经细胞胞内K+浓度高于胞外,胞外Na+高于胞内,如何来实现这一离子梯度呢?


5.什么是局部电流?


6.兴奋传导方向和电流方向一致吗?

课中案

资料:研究人员制备出了直径小于0.5μm的玻璃微电极,这种极细的玻璃微电极可以横向插入高等动物的神经纤维,测量其膜电位。研究人员将两个玻璃微电极都置于神经纤维的外表面时,没有测量到电位差;将一个玻璃微电极置于神经纤维外表面,另一个横向插入神经纤维时,测量到了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电位差(如图)。一般将细胞膜外的电位定位零电位,静息电位用负的数值来表示。

 



 

 

 

 

 



活动一:构建静息电位模型

 

 

 

 

据视频及教材内容,分析静息电位形成原因,并完善上述模型

1、神经细胞内外Na+K+分布特点:      浓度细胞外高于细胞内,       浓度细胞外低于细胞内。

2、静息时,膜主要对       有通透性,表现为            ,运输方式:            

活动二:构建动作电位模型

资料:如果对神经纤维施以适宜的电刺激,则膜电位发生急剧倒转,然后又很快恢复到初始水平,并且在神经纤维的不同部位均可记录到同样的电位变化。

根据教材内容分析动作电位形成原因,并构建模型

1、神经细胞膜外      浓度细胞外高于细胞内,       浓度细胞外低于细胞内。

2、神经纤维某部位收到刺激时,细胞膜对      的通透性增加,即           开放,表现为         ,运输方式:          

 

 

 

 

 

活动三:构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模型

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发生            ,形成                        刺激相近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              ,如此进行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恢复          

 

 

 

 

 

 

 

【课后案】

一、右图是动作电位产生示意图,刺激之前是       电位,

表现为             ,形成原因             

①为         电位形成中,此时        大量开放,

②是恢复         电位中,此时        关闭,         开放。

由于膜内Na+和膜外K+的聚集,钠钾泵的活动增强,将     泵出膜外,同时将     泵入膜内。

积极思维

1、决定静息电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不同强度的刺激都能产生动作电位吗?

3、神经细胞内K+浓度高,细胞外Na+浓度高,这一状态是由钠钾泵维持的,钠钾泵运输Na+K+的方式:         ,特点:                                     

 

二、有人做过如下实验:在蛙的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微电极,并将它们连接到一个电表上。静息时,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变化(图①)。当在图示神经的左侧一端给予刺激时,电流计指针先迅速向左偏转一次,然后迅速向右偏转一次,最后指针停在中央,如下图②~④所示。(本实验中,电流方向与电流计指针偏转方

向一致)

(1)静息时,电流计的指针为何指向中央?试从神经细胞膜电位分布的角度进行解释。

 

(2)在神经纤维的a处左侧给予刺激时,为什么电流计指针先向左偏转一次,再向右偏转一次?

 

(3)结合神经纤维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并预测在神经纤维的右端给予刺激时,电流计的指针将如何偏转。如果在b、c两点的中间点给予刺激,电流计的指针如何偏转呢?

  • 阅读(1)
上一篇: 非选择题限时训练 | 下一篇: 高二生物月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