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猫》的教学反思(蔡成德) 2019-01-02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语文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七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已选用 资源内容: 郑振铎《猫》的教学反思

用教材教,按标准教,为学生教

——《猫》的公开课反思及教学设计反思

南菁实验 蔡成德

一、设计这堂课,心里有三个意图

1.训练学生的联系思维。

由于本班学生习惯于孤立阅读,容易浅尝辄止,甚至断章取义。所以,本人将训练学生的联系思维,作为本学期阅读教学的主要着力点。设计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去进行联系性训练,不断强化学生的联系,提升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教学《猫》,就是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思维读猫,读出词句之间的联系,读每一只猫各内容要素之间的联系,读各只猫之间的联系,读猫与鸟的联系;读猫与人的联系;读美好与丑陋的联系等等。

2.体现教材的教学价值。

用好教材思维,就是尽量尊重教材编者的意图,同时又不唯教材是尊。具体来说,就是郑振铎的《猫》是部编版七上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而不只是郑振铎文集中的一篇作品。它除了原文,还有导语,注释,思考探究等助学系统。对于课文相关这些内容,我们老师也要高度重视,努力让学生学会使用助学系统,充分利用助学系统进行语文学习。例如对思考探究中的图表题的使用,以及对赏析句子与图表内容的整合等。同时又让学生意识到图表内容内部的因果联系(即作者为什么写的是这些内容,少了行不行,能不能还有其他?)

3.落实课标及单元的要求。

所谓课标和单元要求,就是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单元要求来确定单篇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来选择教学方式和确定文本内容的终点。本单元是动物,自然就是要教学生如何读动物类作品(动物小说怎么读,动物散文怎么读,动物诗歌怎么读)。其次语文能力方面是默读,学生必须用快速扫描的方式,有效提取核心信息(朗读就不会成为首选)。

二、课堂推进简述

从“几只猫”导入,结果出现了缠绕——“舅舅家的猫”和“妈妈带回的猫”混淆。

“这是一只( )的猫”,学生在回答时习惯于提炼性的词语,而不习惯于具体化描述的词语。图示教材表格,引导学生思考纵横坐标的内部联系。

三只猫之间的联系,或者说是四只猫之间的联系,以学生板书“画三角形”的方式形成结构图,但由于空间限制,没有能充分展开。

每一只猫内部五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过渡到“猫与人之间的因果关系”。

PPT呈现:

要求在“人 猫”填动词,理解动作背后的情感的复杂性。

养、逗(爱)、找(爱、恨)、拾、打(恨)

再到能否将标题改为“养猫”?

本文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养猫的问题,还是一个 的问题。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就是我永不

在这个板块,课堂的推进明显加快,原因有二:第一是一部分学生已经跟不上,无法进行深度思考;第二是一部分学生习惯于揣摩老师,从老师已有的铺垫中暗示的答案,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

最后一个板块,纯粹是为了做一个收束,建立起“阳光”与“美好”的联系,

通过朗读,冲淡这篇文章对初中生可能形成的阴影,焕发孩子内心的阳光。因为时间关系,这一部分基本没有转化为学习活动,而是一种感受性的认知,了解文章中“阳光”要素的主旨价值 。

三、整体课上下来,对照意图有三个明显的弱点:

1.学生回答问题时彼此之间是线性的,没有交锋,异质度不够。这也许与学习活动方式选择有关。由于没有学生板书,课堂教学的推动就不再直观明了,学生思维展开的过程就失去了支撑。学生无法一次性独立呈现丰富的答案,而是拿着话筒依次回答,这样前面答案对后续答案的影响是难免,尤其是会遮蔽部分学生的阅读初感,也会遮蔽学生思考的答案中可能存在的细微差别(前面有人说了,后面的人自以为是一样的,就没说,其实未必真的一样,大多数情况都会有细微差别,而这些差别是极好的教学资源。)所以来自学生的课堂教学资源不够丰富。

启示:今后所有教学不能过于拘泥于某一种教学凭借。

2.教师用教材教的思维,太直接,缺乏艺术性。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安排偏多,容量有些大,学生的活动就不够充分,教师也无法耐心等待、细心引导,出现了不少语文知识的直接呈现现象,就使得教学过程显得简单粗暴,过于生硬,学生的学习难以深入,学得也就不可能扎实。

启示:公开课教学,教学内容宜少不宜多。

3.课堂教学的起承转合不明显。

分课时教学设计,对第一课时自身的教学节奏考虑不周,缺乏基本的起承转合,结构的完整性不足。教学艺术性弱,观赏性不足。

启示:公开课教学,教学的节奏感很重要,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观赏性。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