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宝林老师的《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2020-10-20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语文 资源类别:教学设计 资源年级:九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已选用 资源内容:《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江阴市临港实验学校  徐宝林

教学目标:

l  发挥想象,在尊重诗歌内容不改变的前提下,把诗歌《商山早行》改成散文。

l  多角度描写意象、适当增添意象来丰富画面。

l  描写画面过程中适时融入诗人的经历和感受。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学写一篇文章,和以往不同,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把一首诗改写成散文。

      读材料:诗+解释    对背景、季节、槲叶枳花作必要的介绍

一、写文章首先得有一个题目,如果把这一首诗改成散文,你会拟个什么题目?

        内容角度:早行 、远行(板书)    

        主题角度:漂、思归、归梦、孤独的流浪

启发:拟标题的角度——内容、主题、写作对象、线索等

        对象:天涯客、游子

        比一比,哪一个好?  早行//远行

 

二、刚才拟题目的过程中,我们大致明白了我们本次写作的内容和主题:

找一生说:游子初春在山林早行的画面,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

1.         苏轼曾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这首《商山早行》的画面感也非常强,你觉得有哪些画面可以写?

晨起图     具体说说图画

       师引导:诗人落脚点在哪里?(客栈)

       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起行的人影、铃铎声、马蹄声、长叹声)

       诗人在干嘛?当时环境怎样?心境怎样?(如:心似乎也落上一层厚厚的霜花,在月下闪着寒光,冷得没有一丝温度。)

 

   概说图画:不必太细 月下板桥图(月下清霜图)

山路图 (槲叶枳花图)

梦回图

 

2.         刚才我们在说第一幅图画时,说得很详细,相当于口头作文,谁来总结一下,我们可以哪些方面来拓展诗句,想象成文?

诗人在哪里,环境、所见、所闻、所做、所思、所感。

按照刚才的方法,来写写第二联。

5分钟创作

 

交流:先自由说,然后聚焦写景。

和刚才画面不同,刚才重在写事,而第二联重在写景。景写得好不好?

A、 景尽量全,写景要有一定的顺序(由上而下  月——茅屋——板桥、人迹、霜)、多角度

B、 平均用墨就没重点,选择一两个景物聚焦,写出丰富的层次,多角度写具体。

C、 适当补充别的景,山影、人影、路、店门前轻扬的“酒”旗(注意:选景要符合环境、心境)

 

3.         修改画面,选用一两种方式来丰富画面。(3分钟)

   再交流——自己评价、别人评价等方式来点评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

 

三、追问:散文重在抒情,刚才的画面有没有表现诗人的心境,或者表现主题?

生交流    两个角度谈别人的优点或给建议:景中寓情、直接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如何打上作者的情感烙印?(以景烘托、渲染;选景、修饰词带着鲜明情感色彩)  最常用,将景拟人化,让景抒情。

如: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直接抒情:写诗人的行为、心理感受。(直接心理描写和间接心理描写,动作神态等也可表现心理)

选一两处补写。

 

四、我们说写第一联,重点写了第二联的画面,后两幅画面我们不在一一指导来写,我相信大家有能力写好。

写文章要有一条线,本文的四幅画面可用什么来串起来。(直白点,画面之间怎么过渡?怎么由晨起图写到月下板桥图,再到枳花槲叶图,最后梦回故乡。)

行踪变化:客栈——出发——行路——池塘鸭引发梦回

时间变化:天还暗,东方微白——天渐亮,月倚西山——天明,枳花明艳——梦回

 

五.开头,老师觉得,可以环境开头(一生说),

如:叮——当,叮——当,铃铎声划破了夜的寂静。

也可以直接入事:

你们讨论一下,可以怎么结尾:

    情境结尾,或情境+诗人脱口吟到  齐背诗歌

今天的作文就上到这里,下课!

 

 .作业:完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