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师德修养和专业成长并重为基本原则,以团队研讨和个人研修互补为基本策略,以听、说、写为基本路径,以课程开发、课题研究能力提升为主要任务,积极贯彻江阴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意见》,努力建设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的共同体。
二、定位及目标
1.定位:
本工作室是有激情有才情有思想的德育工作者活动的中心,成员以三年内的德育工作者为主,是热爱、探索和发现开始的地方,是优秀班集体的建设、分享和研究平台,是创新德育工作理念、感受和分享教育幸福的德育工作者家园。
2.目标:
(1)努力拓展德育工作者的视野,树立“生本”理念,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体验交流来提高大家对德育工作的价值定位和认识;
(2)从常规教育契机的梳理和总结中探索中学生成长规律,与时俱进,创新方法,推动德育人专业素养的提高,感受学生的成长、感受教育带来的幸福;
(3)通过经典活动的设计打造教育品牌,全力推进德育工作的反思与提炼,锻造一支在全市有影响力的德育团队,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教育特色。
三、成员培养
1.对招聘的工作室成员的要求和期望
(1)认同工作室定位及目标的老师;
(2)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优先考虑:
班主任岗位上工作未满三年;
对学生的成长保持极大的关注,有个性有创意,比较受学生欢迎;
在德育工作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或有效解决方法;
善于学习,视野开阔,具有一定的思想张力;
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有教育理性和智慧,具有改革创新的勇气和精神。
2.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
(1)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尤其注重打造优良班集体和优秀的教育品牌;积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体验,突出个案分析,总结教育规律;
(2)储备班主任基本功比赛的后备力量,以比赛的几大项目为重要抓手。
(3)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发挥优秀德育工作者的辐射作用。
3.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专家引领:组织专家讲座,创造条件与全国优秀德育工作者的交流,以实现教育理念上的提升;
(2)工作室内部的交流和分享:确定主题,定期组织交流和汇报活动,就德育工作进行充分而有效的讨论,并能集中形成指导性意见;
(3)自我学习、更新观念:不断学习国内外最新教育理论等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不断积累和记录真实具体的教育案例,进行全面反思和提炼;探索德育活动的模式、形式,形成德育活动的品牌。
(4)课题研究:集思广益,拟订有价值的课题,由工作室成员分工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室成员应形成一定的文字材料和成果,工作室遴选部分优秀成果制作专辑,将优秀作品推荐发表。
(5)现场观摩:到相关学校进行调查、考察、交流,组织观摩班级文化建设、主题班会等,举办现场交流会等。
(6)网络平台:开辟论坛,开通微信公众号,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提供展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7)制度保障:工作室成员一旦确定,就应明确工作室的存在价值和使命,要共同思考工作室的发展。
四、具体要求
(一)工作室主持人
1.组织制定工作室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完善工作室运行各项制度。
2.负责工作室日常运行,搭建工作室成员交流、研讨的平台,负责相关研讨、研修活动的策划,负责工作室集体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实施。
3.以专题讲座、个别辅导、线上研讨等多种形式,为工作室成员的个人规划制定、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工作提供咨询和指导。
4.每学期邀请相关专家名师来工作室进行专业化的指导,或组织工作室成员外出考察、交流活动。
5.向教育教学刊物推荐工作室成员的优秀研究成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