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今年我继续担任初一班主任,接手新的初一班级。面对一张张满怀欣喜又略显稚气的脸庞,我的内心也是踌躇满志。
新的班级里有一名小李同学,开学不久我就发现他的种种行为表现有“与众不同”之处。相较于其他同学逐步形成的规范,他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比如,在中午大家埋头认真自习时,他会自己走出教室去上卫生间;在其他同学都每天仪表整齐,戴好胸卡和红领巾时,他的胸前却是空空如也见不到那抹温暖的红色。我有些疑惑,也有些替他着急。所以在某天早上出操时,我特意走到他身边提醒他,要戴好胸卡和红领巾。然而小李同学却是有些茫然地回答我:“我不会系红领巾,以前小学的时候没有戴过。”我有些惊讶,但仍然告诉他,让他带着红领巾到学校,我可以教他系红领巾。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我查看了他的入学信息,才了解到小李同学是从外市的双语国际学校升入到本校学习的,想来校园的氛围是不同的。随即,我打电话给小李同学的妈妈进一步了解情况。果然,小李妈妈反映,小李同学小学就读的国际学校,管理相当宽松,在很多细节方面都不做具体要求,所以小李同学在很多细节和常规方面就往往容易“不拘小节”,进入初中之后,也确实出现了不是很能适应的现象。了解了相关情况,我又将小李同学开学以来的表现和学校相关的规范要求告知了小李妈妈,希望争得小李妈妈的支持,来帮助小李同学养成好的行为规范,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节奏。小李妈妈很爽快地答应了,表示回家之后会多跟小李提规范要求,督促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得到了家长的支持,课间我继续去给小李同学做工作。我请他自己展开观察,看看周围的同学是怎么做的,自己的行为跟同学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经过观察与思考小李同学勉为其难地说:“我没有戴好红领巾和胸卡,自修课纪律也做得不怎么好。”我又拿出学校的中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告诉他没有关系,我会和他一起学习,我们一起逐步适应做好就可以了。接着我帮助小李同学整理佩戴好胸卡,拿出专门准备好新的红领巾帮他戴上,一边教他系红领巾的方法一边告诉他,红领巾是由烈士们的鲜血染成的,戴好红领巾是提醒我们秉承革命先辈们的遗志,时刻记住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这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小李同学有些别扭地自己又整理了仪容仪表后上课去了。虽然小李同学还有点不适应,但我相信他能够逐步适应并融入到这个新集体之中的。
果然,经过开学三周的不断适应以及家校之间的共同督促,现在每天都能看见小李同学胸前那飘扬着那抹鲜艳的红色,脸上茫然的神色有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笑脸,他拥有了新的朋友,他正在逐步适应融入这个班集体。
感谢那抹红色,小李同学正在努力成为集体中不可或缺的那一份,我为他高兴!希望能进一步见证他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