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荐】统编教材:从知识观到教学观 (林忠港) 2021-07-25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推荐理由】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中一个独特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说它独特,是因为语文教学经历了“记知识”“去知识”和“用知识”的不同阶段。也就是对于语文知识,在语文学界是充满着完全不同的声音。说它无法回避,就是这种矛盾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很大,会让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出现各种摇摆。本文从古知识观到教学观的角度,较好第分析了语文知识的破与立,语文教学的常与变,对一线教师有很强的借鉴价值。


统编教材:从知识观到教学观

作者丨林忠港

单位丨浙江省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一、语文知识的破与立

四十年来,语文教育经历了“记知识”“去知识”“用知识”等阶段,矫枉过正之后是理性反思,现在对语文知识的普遍共识是知识不能缺席,因为“合宜的能力要有适当的知识来建构”[1]。没有语文知识,语文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谓知识观,就是对知识的总的态度与看法。以前,我们对语文知识的看法是比较保守的,以为语文知识是静态的、显性的存在;现在,我们认为语文知识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是显性的,也是缄默的。这就是知识观的变化。从语文知识的角度观照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可以发现语文知识的更新力度是很大的。从知识的功能来看,语文知识大体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先看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指语文活动的事实、概念、原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生字新词、文言词语、名句名篇等语言材料属于事实,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等属于概念、原理。其中,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等知识,长期以来含混不清。笔者以为修辞手法主要着眼于句子,如比喻、比拟、借代、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段落,如烘托、映衬、悬念、伏笔等;写作手法主要着眼于篇章,如开门见山、卒章显志、首尾照应、先抑后扬等。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对比”,既是修辞手法,也是表现手法,还是写作手法。

统编教材编者十分重视陈述性知识。且不说知识系统里关于语法的陈述性知识,单是作业系统和导学系统就呈现了很多陈述性知识。一是修辞手法,如《济南的冬天》中的“比拟”、《纪念白求恩》中的“对比”等;二是表现手法,如《植树的牧羊人》中的“照应”、《带上她的眼睛》中的“悬念”等;三是写作手法,如《白杨礼赞》中的“托物言志”、《列夫·托尔斯泰》中的“欲扬先抑”等。此外,统编教材还呈现了言语形式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如《散步》中的“对称句”、《时间的脚印》中的“独立成段的单句”等。这些知识,有破有立,为选择教学内容打开了一扇门。

再看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语文活动的操作步骤,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在七年级教材的作业系统里体现得最为充分。如七下第五单元《紫藤萝瀑布》“积累拓展”第五题:“宗璞有不少写景状物的散文,如《丁香结》《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等,课外找来读一读并进行比较,看看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个任务设计,通过“找作品”“做比较”“说特点”三个步骤,共同指向“比较阅读”的策略。当然,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之处,还可以细分为若干步骤。这些程序性知识明显带上了学习步骤的特征。

最后看策略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知识,虽然从大类上属于程序性知识的范畴,但是它是如何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智慧,我们往往予以单列。在统编教材中,作业系统重视策略性知识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指示。如九上第五单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思考探究”第二题:“驳论文一般是先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树立自己的观点。反驳错误观点时,可以针对错误观点,也可以针对论据和论证过程。读课文第3—5段,看看本文运用了怎样的批驳方式,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反驳的三种策略,明示在此,学生一目了然。很显然,“做批注”和“批驳方式”起到了学习支架的作用。

不仅如此,统编教材还十分重视学习调控,尤其是依据文体知识进行阅读的引导。如七下第六单元《伟大的悲剧》“思考探究”第三题:“作者在创作时,参考了大量的原始文件资料,力求真实、细致地再现历史;同时,在叙述和描写中,又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传记文学这一特点的理解。”再如九上第四单元《我的叔叔于勒》“思考探究”第三题:“这篇小说是以约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妨试着变换一下叙事视角,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教学思维主要是文体思维,把传记当传记读,把小说当小说读,“不仅是阅读取向,而且预示着各自不同的阅读方法”[2]。

更为重要的是,统编教材还根据“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选文类型,对教学做出导引。如九下第三单元《词四首》“思考探究”第二题:“《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它们与贯穿全词的‘狂’有什么关联?”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先疏通字词,整体把握内容,读懂三个典故的意思,接着补充写作背景,才能回答出三个典故与“狂”的关联。像这样“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学习经典的丰厚内蕴,就是“定篇”的导引。再如七下第五单元《一棵小桃树》“阅读提示”:“作者在这篇散文里,一共用了多少次‘我的小桃树’这一称呼?作者为什么如此执着地用这个称呼?因为在他看来,这株‘野’的、‘没出息’的、不美的小桃树,与自己有着特殊的情感联系。这深厚的情感从何而来呢?”这篇散文的学习内容很多,但教材只要求学习这篇散文的一个侧面——托物言志,学习生动显现的知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是“例文”的导引。又如九上第二单元《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积累拓展”第五题:“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站在正义和良知的立场上揭露和批判了这次‘胜利’。他这样是不是不够‘爱国’?谈谈你的看法。”学习了课文,直面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就学到了批判性思维的方法,由于讨论的落脚点最后要回到“正义和良知”,因此题干中的“站在正义和良知的立场上”纯属多余,在教学的时候完全可以省去,但这并不妨碍它作为“样本”的示范。“‘用’这一篇文里的东西,或者借选文所讲的那东西,或者由选文所讲的那东西触发,去从事一些与该选文或多或少有些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3],这是“用件”的导引。

由此,我们发现语文知识变化的趋势:第一,语文知识的含义已经从静态的知识向动态的知识转变;第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已经从碎片化向主题化、任务化转变;第三,语文知识的落实已经从工具性向实践性、综合性转变。


二、语文教学的常与变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更多地从统编教材的知识现状中发掘语文教学方式的变化。因为语文知识的更新意味着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内容的变化意味着学习方式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意味着教学方式的变化,新的“知识观”必然催生新的“教学观”。

所谓教学观,就是对教学所持的观念与态度。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对“教学”大致有四种理解:一是把“教学”看作“教”与“学”的叠加;二是把“教学”视为偏义复词,偏重于“教”;三是把“教学”看成偏义复词,但偏于“学”;四是把“教学”理解成教师“教”学生“学”。相比之下,前两种教学观相对保守,后两种教学观相对先进。由于教学是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即便要体现“学”为中心的理念,也离不开教师的“教”,因此从学理上说,第四种理解较为合理。

从新的教学观出发,我们除了依“三位一体”来教、依文章体式来教、依选文类型来教之外,尚须实现教学转型。

1.从知识教学走向情境教学

在传统教学思想主导下,学生的学习以记知识、背知识为主,课堂教学也是以灌输知识为主。从小学到高中,“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少数的陈旧知识来回倒腾,烦琐重复,初中阶段更是成了重灾区,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这就是生硬僵化的知识教学。

而在建构主义理论影响下,知识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运用中。知识的意义不是由外部信息决定,而是学生新旧知识经验经过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建构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收者,而是对外部信息有选择的接收者和加工者。退一步说,即使把知识视为一种可传递的东西,教师在课堂里也应该把重点放在“在什么条件下传递以及传递中会发生什么”[4]。实际上,在课堂上,学生所学的知识未必都是显性知识,还有大量的缄默知识。而“缄默知识的获得总是与一定特殊的问题或任务‘情景’联系在一起,是对这种问题或任务情景的一种直觉综合或把握”[5]。

譬如执教七下《古代诗歌五首》,在学习了“课外古诗词诵读”后,可以对“思考探究”中的第三题进行改造:

古诗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解释下列诗句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

甲: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乙: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丁: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这个任务意在理解古代诗句的深刻哲理,体会诗句的现实意义,使得诗句从特殊走向一般,这是语用学意义上的知识传递。要完成诗句的传递,单靠记忆是不够的,还要提供诗句传递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为此,不妨创设一个情境:

夜深了,小涵还在为解决一个难题苦思冥想,刚找出一条解题线索,却发现还缺少一个条件,正可谓

这时要求学生从以上“甲乙丙丁”四个选项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在横线上,并说明理由。为了操作的便利,可设计进阶式教学。如果学生选丙,则不能进阶。如果选甲,可进一阶,“夜半”与深夜相匹配,小涵深夜依然为解决难题冥思苦想,萌生出问鬼神的想法。如果选乙,可进二阶,因为小涵冥思苦想而不得解,觉得自己才思已尽,只想让思绪化作雪花漫天飞舞。在这里,“无才思”是一种自我解嘲。如果选丁,可进三阶,因为小涵冥思苦想,终于有了解题思路,本以为自己能够顺利解决问题,没想到又跳出一只拦路虎。“万山”比喻困难,“一山放出一山拦”比喻解决了一个问题又遭遇了另一个困难,这与小涵当时的境况很吻合。

在情境的感染下,知识就柔化了。既然能说出理由,自然能理解诗句的意思。这个情境在古代和现代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实现诗句原义和衍生义的转换。诚如叶圣陶所言:“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能够到‘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6]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逐渐生活化。

2从单篇教学走向群文教学

单篇教学的价值自不待言,在可预见的未来,单篇教学可能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体,但是光有单篇教学是不够的。由于信息的相对封闭,单篇教学往往琐碎、单调与重复,最后沦为模式化的反复操练。在这种背景下,群文教学应运而生。

群文阅读是群文教学的前提,群文组建是群文阅读的基础。统编教材主要由同一作者的若干作品、同一题材的若干作品、同一主题的若干作品、同一母题的若干作品、同一话题的若干作品、同一对象的若干作品、同一本书的若干作品等类型来组建群文。群文教学增大了信息量,使语文教学更具开放性,应该而且必须成为语文教学必要而有益的补充。

与单篇教学不同,群文教学的关键是找到联结点。譬如执教九下《词四首》(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秋瑾《小住京华》)时,可以“问君能有几多愁”为主题进行整合教学:首先,以“愁”为标准进行分类,对四首词作整体感知;其次,细读《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体会“须眉之愁”,谁的愁最重,谁的愁稍轻;再次,细读《小住京华》,感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巾帼之愁;复次,诵读四首词,比较“须眉之愁”与“巾帼之愁”在表现上的不同之处,感悟“巾帼不让须眉”;最后,背诵四首词,感受“词别是一家”,体会“诗庄词媚”的美学风格。同为言“愁”之作,但“愁”的内涵却不尽相同,经由“问君能有几多愁”这个主题,群文教学发挥了独特的功能。

群文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群文在教学中的地位也是不同的。对群文中的不同文本,教师在教学上的力道与用时也不尽相同。如果说“1+X”表现出鲜明的主次之分,那么对比阅读则显示了相对的并列关系。不管是文本间的投射,还是互文式的比照,群文教学都十分关注信息的交互。群文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在不同文本中建立信息的联结点,进而架起信息互通的网络,在教学场的对话中发展思维,进而启迪智慧。怀特海说:“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径是在知识面前享有绝对的自由;但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方面的训练。”[7]群文教学就是一种“自由”“有条理”的言语智慧实践。

3从目标教学走向项目教学

在目标教学的语境里,教室是教师主宰的场所,教学行为退化为重复性、同质性的实践,教学程序表现为“传递—讲解—评价”的线性态势,学生学习呈现出“记忆—复述—遗忘”的被动接受,师生都丧失了教与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说目标教学是一种给予性教学,那么项目教学就是一种发现性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8]。

统编教材的作业系统,也静悄悄地透露出项目学习的讯息。请看八上第五单元《苏州园林》“思考探究”中的第五题:

从下面两项活动中任选其一,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

1.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被认为“是一个南北名园的综合”(陈从周语)。读一读《红楼梦》的第十七回,注意其中描写楼台轩榭、假山池沼和花草树木的内容,看看大观园有哪些特点,与课文所写的苏州园林有什么异同。

2.园林在人类历史中出现得很早,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园林体系。它们风格各异,“表现着美感的民族特点”(宗白华语)。查找资料,了解并比较中国、西亚和欧洲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你的认识。

尽管这是一组选择性的任务,但并不能遮蔽其共性:任务的项目化。要完成任何一个任务,都不是坐在教室用一节课就可以完成的。第1个任务,至少需要这几个步骤:第一步要读《红楼梦》第十七回,第二步要归纳出大观园的特点,第三步要与苏州园林比较,第四步要拿出物化成果。第2个任务,起码需要如下步骤:第一步是搜寻有关园林的材料,比如观看纪录片《园林》;第二步是阅读书籍,如安怀起的《中国园林史》,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第三步是继续阅读书籍,如特纳的《世界园林史》,了解世界古典园林的特点;第四步是列表或绘图进行比较;第五步是揭示中国、西亚和欧洲古典园林差异的原因。在任务驱动下,学生会遇到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并在情境中生成项目,然后提出假设和解决路径,展开研究,探究推测,分析概况,得出结论。如果说围绕目标学习追求的是问题的最终答案,那么项目学习重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的学习任务,融合了语文、建筑、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知识,体现了跨学科的特征。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必须做“事”,这些“事”可以分解出一系列具体主动的语文实践活动,如阅读、批注、访谈、讨论等。在亲历的、体验的、活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切切实实地提高判断、提问、探究等能力。项目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正契合语文学习的特点。为此,我们必须关注学习任务,实现教学转型,将教学指向学生的言语实践行为表现,追求问题发现、思维交织、意义共享,使每个人的细腻思考得到细致的交流。因为“任何学科的一般原理,大家可以足不出户,通过书本而知之,可是细节、色彩、口吻、氛围、生气,使得一门学科融入我们血脉的那股生机,凡此种种都要从师长那里把捉,因为学科已经在他们身上获得了生命”[9]。即使跨出项目教学的一小步,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步。

每一次语文教材的更替都是一次教学改革的浪潮,即便不当弄潮儿,也应做赶潮人。


参考文献:

[1][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68-358.

[2]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要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19.

[4]季苹.教什么知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34.

[5]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9.

[6]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44.

[7]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1.

[8]赵传兵.由“目标教学”走向“项目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2).

[9]刘长铭.什么是好的课堂教学[J].中小学管理,2018(9).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21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