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参与,促使表达“言之有序”
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缪晔敏
【问题排查】
学生虽然看似每天都在表达,但是表达能力其实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课堂上你是否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在表达想法时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段话,他说的每个字都能听得懂,然而组合在一起,却并不清楚他想说什么。这是因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他脑子里的想法会不断地涌现出来,看似有很多,却杂乱无章。但有的时候,表达看似有条有理,说清了一点两点三点却让人失去了听下去的耐心。
【案例呈现】
案例1:某一天,数学课上正在讨论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单元中的一道习题:李大伯家有一块等腰三角形的菜园,其中两条边的长分别是10米和20米。要在菜园的边上围篱笆,篱笆的长是多少米?
短暂的思考之后,一位男孩子举手发言了:因为题目告诉我们这个三角形两条边的长是10米和20米,所以这个三角形的边可能是10米和20米,另一条边也可能是20米和10米,篱笆的长就是要把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加起来,现在还缺少一条边。因为是等腰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所以不可能每边都是10,也不可能每边都是20米,如果要想两边短一点的话就是10+10+20=40,如果两边长一点的话是20+20+10=50,但是不可能两种都行,因为它是等腰三角形,所以有两条边要一样长。但是呢,两边是10,一边是20的话,就围不成三角形了,因为10+10=20,如果两边是20的那种就可以。
讲完,全班一片沉静,很多学生一脸懵圈,有点傻傻分不清的感觉。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同学,他的表达或许代表了一种典型的现象:把所有想要表达的东西都包裹在一起,重点不突出,听起来模糊一片,从而使其他同学很难理解他的表达意图。这类表达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有可表达的内容,但缺少对内容进行整理和排序。
案例2: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为例,还原一幕大家非常熟悉的课堂情景:
教师出示了一道题目:78×45=
如何说竖式的计算过程,学生们往往会这样表达:先用5×8=40,写0进4,5×7=35,35+4=39,写9进3,3写在百位上;再用4×8=32,写2进3,四七二十八,28+3=31,写1进3,3再写在前一位上;最后算个位上是0,十位上9+2=11,写1进1,百位上3+1=4,4再加进上来的1等于5,千位上没有进位,就直接写3,所以答案是3510。
接下来的乘法算式也延续了这样的模式表达计算过程,表达者非常“细致”地讲解了计算过程中每一个步骤的环节。然而,坐在台下的倾听者却表情木然,渐渐失去了听的耐心。
不难发现,这样的表述过程,虽然详细地呈现了“先、再、最后”的操作步骤顺序,比案例1中的表达条理要清楚得多,但又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那就是:表达太琐碎,纠缠于操作层面的细枝末节,缺少提炼和概括。
【策略工具】
1. 使表达模式化
像案例1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想说的话先分一分类,一条一条的描述,使听得人印象深刻,可以按照“首先……然后……最后……”来表达,或者按照“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来表达,避免杂乱无章,使语言更具有条理性,重点突出。
再比如计算混合运算时,按照先算……,再算……,最后算……的过程说说运算顺序后再进行计算;学习解决问题时,强调学生对解题思路的理解,可以按照“已知……和……,可以求出……”,或者按照“要求……,必须先求出……”的句式来训练学生,逐步使学生的表达条理化、模式化。
如果出现仅用语言还不够说明问题时,还能配上图或动作辅助表达,使意思更加明确清晰。
2. 使表达结构化
像案例2中老师在学生表达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建议他们这样叙述:先用个位上的5×78得390个一,再用十位上的4×78得312个十,最后把两次乘积相加。这样的表达不仅简洁有序,而且突出了计算的本质和算理,学生的思维也从“表象”深入“内里”,实现从表达的进阶到思维的进阶。
在能达到有序表达的时候,对于涉及的要素比较多,或步骤比较多的内容,要让学生从部分看到整体,将零散的内容凝聚起来,学会从许多要素中看到相同和不同,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结构化的有序表达。